找不到文档

请联系客服

一、找不到需要的文档,请联系客服

各种述职自查等报告、工作学习计划总结、表扬信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申请报告、发言稿、新闻稿

活动策划方案、演讲稿、推荐信、保证书、读后感

合同协议、倡议书、等各种条据书信

二、微信客服

欢迎收藏本站,按 Ctrl+D 即可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祈祷工作报告网qdbeian.com > 规章制度 > 财务制度

浅谈责任会计制度在公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_会计管理体制论文十篇

2022-04-20

浅谈责任会计制度在公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_会计管理体制论文十篇

财务制度】导语,您眼前所阅读的这篇共有37352文字,由马荣庚详细改进后,发表在祈祷工作报告网(qdbeian.com)!收入,会计学术语,会计要素之一,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浅谈责任会计制度在公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_会计管理体制论文十篇感谢借鉴,希望能分享给用的到的朋友!

浅谈责任会计制度在公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_会计管理体制论文 篇一

责任会计是一项将经济责任同会计方法有机地、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行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反馈的会计制度。文章首先概述了责任会计的有关理论,然后对公路施工企业的成本进行了,最后探讨了责任会计在公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责任会计;公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

一、责任会计理论概述

(一)责任会计的概念

责任会计就是把企业各个实施预算管理和成本管理的责任实体所承担的各项经济责任同会计方法有机地、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行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反馈的一种会计制度。责任会计的本质是以企业内部各单位、各部门和各环节所承担的经济责任为对象,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为目的,以反馈企业经济信息为手段,为搞活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微观会计管理活动。

(二)责任会计理论的发展

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逐步向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经济发展较快,小企业竞争逐步变成大企业竞争,于是资本家不断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以加强企业内部经济管理和对市场进行科学预测,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美国管理工程师泰罗首先提出和制定一套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即所谓的“泰罗制”,到上世纪20年代初,美国少数会计学者提出了“供管理上用的会计”这个概念,1920年,美国会计学家麦金西在芝加哥主讲“管理会计”,1924年正式出版世界上第一部《管理会计》书籍。

20世纪3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深刻的经济危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处于困难境地,在这种情况下,单纯地运用泰罗理论己经不够了,于是企业在管理体制上逐步将成本控制责任、利润管理责任和资本利润率紧密结合起来,以明确划分责任中心和责任范围,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责任会计体系。WWW.meiword.COm到了20世纪5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跨国公司大量涌现,企业的经营和生产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环境,泰罗制管理理论在好多方面越来越不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需要,因为企业既要考虑微观经济的发展,又要考虑宏观经济的制约,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现代管理科学——运筹学和行为科学便应运而生,把责任会计提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公路施工企业的成本

(一)成本构成

施工项目成本是指项目施工过程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和劳动者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形式,是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的总和,包括消耗的主、辅材料、构配件、周转材料的摊销费或租赁费,施工机械的费或租赁费,支付给生产工人的工资、奖金以及项目经理部为组织和管理施工所发生的全部费用支出,施工项目成本不包括劳动者为社会所创造的价值,入税金和计划利润,不包括不构成施工项目价值的一切非生产性支出。按成本管理的要求分类,成本分为预算成本、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工程预算成本反映施工企业的平均生产水平,是确定工程造价的基础,是编制计划成本的依据和评价实际成本的依据;计划成本是施工项目经理部根据计划期的有关资料,在实际成本发生前预先计算的成本,是考虑降低成本措施后成本计划数,反映在计划期内应达到的水平。

(二)影响成本的因素

要做好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工作,必须对影响成本的诸因素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一般而言,影响施工项目成本的因素主要有以下7个方面:

1.人员技能,项目部人员的水平、工作效率、团队适应性、沟通能力等都会对施工项目的内外产生影响,其中技术水平是关键的因素。

2.施工方案,具体包括了施工方法、施工进度计划、材料机具需求计划、现场布置图、劳动力组织以及安全组织措施等。

3.机械设备状况,机械设备状况主要考虑其设备状况、功率以及设备能否在施工过程中正常运作。

4.材料供应,材料供应在工程施工中,由于材料供应不及时,就会造成工期拖延,也会因为个别专业材料供应不好,造成交叉作业的专业被迫停工等待,进而影响整个工期。

5.施工质量,质量在建筑施工管理中,质量要求等级越高,必然会增大成本。

6.组织管理,项目部人员配置是否与项目的规模、进度等相互吻合,都会影响项目部的管理费用的变化,从而对项目成本有影响。

7.施工进度,在施工中,要充分考虑进度与成本的关系,使工程在合理的成本范围内,顺利完成施工工期。

三、责任会计在公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一)划分责任中心

构建合理的责任成本管理体系的首要问题就是科学地划分责任中心,以分清各部门的责任,克服各责任中心之间权责划分不清的弊端,避免推责争权的现象,责任中心的设置应按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和单位现有机构编制及内部管理层次、劳动组织来确定,根据公路施工工艺及特点,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本文认为其责任中心可划分为项目部责任中心、工程队责任中心和施工工段责任中心。工程项目部既是本级的责任中心,又是下一级施工队的汇总部门和管理部门,该中心实际是以项目经理为最高领导者、组织者和责任人项目管理班子协同进行管理,负责整项工程的施工;工程队责任中心实际上是工程队队长负责的中心,同样体现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其中心是责任,以责定权,以尽责定利;施工工段责任中心是在工程队领导下对其所负责工程段进行直接施工管理,可以根据其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分为多个工段责任中心。

(二)责任成本的预算和分解

责任成本预算是保证工程工期、质量、安全的情况下,核定给项目部的成本限额,它既是各成本中心的努力目标和控制依据,又是考核责任中心业绩的依据。对工程预算价进行分解对工程预算价进行分解,主要是企业将构成工程总成本的各项成本要素根据市场经济及项目施工的客观规律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开,为成本管理及控制、考核提供客观依据,是成本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根据施工总成本的构成,可把它分成两大部分,一部分为项目部责任成本即项目部无额定利润的工程成本,包括项目部本级开支和项目部所属施工队的各项直接费,另一部分为项目部上级机构成本包括上缴税金、间接费、以及财务费用,对分解开的这两部分费用,可分别由项目经理部和项目经理部的上级机构(企业)来掌握控制,项目经理部在责任成本限额内组织施工队实施项目施工,企业对项目部进行全过程成本控制管理,指导项目部在成本限额内完成项目施工任务。

(三)责任控制与考核

公路施工工程项目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施工难度大等特点,成本控制与工程进度、工程质量以及施工过程的材料、机械、人工的合理利用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所以,责任指标下达后,要想在施工过程中较好地执行目标责任成本,不能光靠指标约束施工主体,还必须配以切实可靠的管理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对责任成本进行控制,这些措施应当是配合责任成本的完成而进行的。比如,项目部对大宗材料统一采购,以免采购权分散成本难以控制,在实施目标成本管理过程中,采购部门根据月度、季度或年度的施工计划,对施工所需材料的质量、价格、规格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及时认真材料价格趋势,严格按照材料消耗定额和工程进度灵活安排,保质保量地完成采购任务。

【参考文献】

姚巧英.浅谈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责任会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xx,(2).

[2]刘红.试谈对责任会计的认识及推广应用[j].理论界,20xx,(4).

[3]张春芳.责任会计推行的难点与对策[j].山东税务纵横,20xx,(9).

[4]李公杰.浅谈责任会计的推广应用[j].齐鲁珠坛,20xx,(4).

[5]脱威.试论责任会计及其在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应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xx,(9).

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_会计管理体制论文 篇二

摘要:就 企业 内部 会计 控制制度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是 现代 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企业为了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工作质量,检查各项 经济 运行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和可靠性,促进生产经营管理各部门协调工作,保证国家 法律 政策的执行,保护企业财产安全完整,达到预定的经营目标而建立的一种对企业生产经营、财务和财产管理等所进行的控制活动,是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是会计控制,《xxx》所要求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执行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指标的真实与否及国家经济运行指数,建立内部会计制度,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加强会计人员素质控制

内部会计制度采取的一切措施方法和程序,最终要由人来执行,所以最首要的是会计人员素质的控制,包括以下内容:制定有效的用人政策;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对会计人员进行轮训或继续 教育 ,不断提高其业务技术能力;岗位定期轮换,以加强责任心;实行会计委派制,切实把管理者行使权力的过程纳入会计监督的范围。

二、组织机构控制

在建立组织机构时,将具有控制功能的措施引入内部控制机制,使其具有防护性功能。具体包括,一是单独设立机构和会计人员,明确会计人员的职权范围。二是会计人员职权要明确划分,明确各自应履行的权力和应尽的义务。wWw.meiword.cOM三是会计内部人员岗位的划分要明晰。

三、业务处理程序及经营全过程控制

从会计角度说,一切经济业务都须经过会计部门,并明确各部门发生或经办有关业务与会计部门的关系,以防止管理过程中漏洞的发生,同时也使会计资料反映真实、准确、及时,减少会计记录遗漏等错误。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应着重从采购业务控制、销售业务控制、货币资金控制、固定资产业务控制入手。

1、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

采购业务包括商品、材料和固定资产的采购。它一般由签订购货合同、验收材料或商品入库、结算支付货款三个环节构成。其要求包括,采购计划、订货、验收、结算等工作必须分工负责;采购人员除特别授权外只能按批准的品种、规格、数量进行采购,不得擅自改变采购内容;除零星采购外,采购业务均需签订采购合同;采购货款必须经过审核、核对合同,方可付款结算;采购货款除小额采购外必须通过银行结算;采购的物资必须经过验收方可入库;采购过程的损耗必须查明原因,经审核批准后方可处理;应付账款明细账与总账应定期核对。  2、销售业务的内部控制

销售业务是指 企业 围绕推销产品、商品或劳务等所发生的 经济 业务。销售业务一般要经过签订销售合同、填写发货单通知仓库发货、办理发货、办理货款结算四个环节。在设置销售业务内部控制时要求:销售合同、发票和发货单,必须经审核批准方能生效;发票和发货单应顺序编号,如有缺号须经批准方可注销;要按规定价格销售,未经授权不得改变售价;收款时必须对品名、数量、单价、金额进行审核,有销售合同的必须与合同核对;废残料的出售必须按一般销售处理;销售退回必须经授权批准后方可办理退款手续;开单、发货、收款必须分工负责;应收账款明细账应与总账核对相符。

3、固定资产业务的内部控制

固定资产是企业的生产手段,价值大,使用期长。它的内部控制要求是:固定资产的购买、自制报废、清理、转移、调拨和出租均应经过批准,并取得相应凭证;固定资产购买必须签订合同;固定资产应建立固定资产目录、明细账和卡片;定期对固定资产清点,对账实不符情况须经过批准后方可进行账务处理;固定资产折旧和大修理费用必须经过复核;报废固定资产处理必须经过审核。

4、货币资金业务的内部控制

货币资金收支业务的内部控制,是整个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关键。货币资金业务是指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的收支业务。它具有业务量大、发生范围广的特点。具体要求有:实现钱账分管,出纳员不得负责总账的记录和凭证的保管;各种收付款业务均应集中于出纳部门。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出具收款凭证或付款凭证;现金收入和支出必须立即记账,应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现金日记账情况并进行账实核对;银行存款收付业务必须定期与对账单核对,并由出纳员以外的人员编制或审核银行调节表;库存现金除日常周转需要外都应每日解交银行,库存现金必须存入保险柜;发票和收据必须按编号顺序使用,领用空白发票和收据必须进行登记;支票签发必须由出纳员和财务负责人两个以上负责并签字,并应设置支票签发登记簿进行记录;所有付款业务只有经过审核批准后方可支付;一切收付款业务员必须凭证齐全,收付业务完成后必须加盖收付讫;所有与现金或银行存款收付业务有关的人员在业务处理后都必须在相关文件上签字,以备追溯责任。

一项好的内控制度,应该达到以下标准。其一,控制触角涉及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没有留下控制死角。也即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均纳入了内部控制范围。其二,事权划分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也即内控制度作为一种制度要能真正成为企业管理者的行为规范,操作方便。其三,控制程序规范,过程控制受到特别的重视。也即内部控制要形成 科学 的机制,尤其是要把对经营管理过程的控制放在突出的地位,通过控制,防患于未然。其四,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内部控制的功能可得到有效发挥。

浅谈《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几个问题_会计管理体制论文 篇三

本文指出了《民间非营利组织 会计 制度》在实施中的不足,希望理论界与实务界进行广泛探讨,进一步协调《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实现会计信息的相互可比性。

20xx年8月,财政部发布了《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自20xx年1月1日开始实施,解决了民间非营利组织长期以来没有适用的会计制度的问题。在该制度的贯彻实施过程中,笔者认为《制度》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问题。

一、关于《制度》的适用范围

按照《制度》第二条规定,民间非营利组织包括依照国家 法律 、xxx规登记的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 企业 单位和寺院、宫院、寺、教堂等。适用本制度的非营利组织应当同时具备以下特征:(1)该组织不以营利为宗旨和目的;(2)资源提供者向该组织投入资源不取得 经济 回报;(3)资源提供者不享有该组织的所有权。民办学校是民办非企业单位,是否应该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制度》没有明确规定,实际工作中存在混乱。

我国民办学校总体上讲有三种形式:捐资办学、投资办学和混合集资办学。纯粹捐资办学的民办学校一般是非营利性的,应该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纯粹投资举办的学校和各种社会力量混合集资形成的民办学校是否应该执行《制度》呢?会计界存在分歧。

有人认为,《民办 教育 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预留 发展 基金以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其他的必需的费用后,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在法律上证明了投资举办的民办学校不具备非营利组织的特征。wWw.meiword.cOm民办学校的出资人一般都是以营利作为主要目的或目的之一,他们对民办学校享有实质上的所有权(不论法律是否承认)。因此,投资举办的民办学校不应该属于《制度》规定的非营利组织。也有人认为,不管民办学校是否要求取得合理回报,都是不以营利为宗旨和目的的公益性事业,是非营利组织。发布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也明确规定:民办学校是社会公益事业。《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的“出资人可以取得合理回报”,是国家对民办学校出资人的“扶持与奖励”,并不是企业股东的分利,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会计制度的适用应以是否以营利为宗旨和目的作为划分的主要标准,而不以是否取得经济回报作为划分的主要标准,因此认为这两类企业同样应该执行《制度》。

笔者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民办学校应该执行《制度》。但是,从长远来看,财政部应该针对类似民办学校、民办 医院 等带有营利性质的非企业单位制定单独的会计制度。

二、关于收入和费用要素的定义

《制度》第五十八条规定:“收入是指民间非营利组织开展业务活动取得的、导致本期净资产增加的经济利益或者服务潜力的流入”;第六十二条规定:“费用是指民间非营利组织为开展业务活动所发生的、导致本期净资产减少的经济利益或者服务潜力的流出。”上述定义和《企业会计制度》如出一辙,但仔细就会发现其问题所在。

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收入是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仅仅指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和投资收益不属于收入要素。费用是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不包括营业外支出。

《制度》无疑借鉴了《企业会计制度》的表述,在收入和费用的定义中指出了是“开展业务活动”取得或发生的,而其内容却包括了一些非业务活动的项目,如收入中的“投资收益”“其他收入”(如固定资产处置净收益等),费用中的“其他费用(如固定资产处置净损失等)”。显然有欠严密。

笔者赞同从广义角度定义收入和费用。同时,由于非营利组织的净资产只来源于收入和费用,导致净资产增加或减少才是收入和费用概念的本质,而与其来源渠道无关。因此可将收入和费用的定义修订如下:收入是指民间非营利组织所发生的,导致本期净资产增加的经济利益或者服务潜力的流入;费用是指民间非营利组织所发生的,导致本期净资产减少的经济利益或者服务潜力的流出。   三、关于借款费用的内容及其资本化条件

《制度》第三十五条规定:“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专门借款的借款费用……包括因借款而发生的利息、辅助费用以及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只有在以下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因专门借款所发生的借款费用才允许开始资本化:一是资产支出已经发生;二是借款费用已经发生;三是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活动已经开始。”笔者认为,该规定存在两点不足:

一是在借款费用的内容中没有列示“溢价或折价的摊销”。在《 企业 会计 准则——借款费用》和《企业会计制度》中,都明确将“溢价或折价的摊销”作为借款费用的内容之一,虽然可以理解为《制度》中的“利息”是指加减溢价或折价摊销之后的实际利息,但制度之间表述不一致很容易引起会计人员的误解。建议单独列示“溢价或折价的摊销”,或这样表述:利息(含溢价或折价摊销)。

二是辅助费用开始资本化的条件有欠妥当。辅助费用(如借款的手续费)一般是在取得专门借款之前发生的,大多数都不符合《制度》规定的开始资本化条件,从而使辅助费用实际上几乎不能资本化,《制度》的规定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笔者建议借鉴《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和《企业会计制度》的做法,取消辅助费用开始资本化的条件,只要属于在所购建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发生的,都应当予以资本化。

四、关于资产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

《制度》第十五条规定,“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短期投资、应收款项、存货、长期投资等资产是否发生了减值进行检查,如果这些资产发生了减值,应当计提减值准备,确认减值损失,并计入当期费用。对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其他资产,如果发生了重大减值,也应当计提减值准备,确认减值损失,并计入当期费用。”《制度》规定所有的资产减值损失都应记入“管理费用”。

笔者认为,非营利组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符合谨慎原则,但相应的资产减值损失应该和《企业会计制度》一样分别对待,否则便不能分清损失的内容。也就是说,应将坏账损失和存货跌价损失记入“管理费用”,将短期投资跌价损失和长期投资减值损失冲减“投资收益”,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其他资产的减值损失记入“其他费用”。

五、关于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协调

在会计规范体系中,非营利组织中的公有事业单位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民间非营利组织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两种制度在会计核算原则、会计信息披露要求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导致同属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例如《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采用权责发生制;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资产负债表与事业单位会计中的资产负债表格式也存在很大差异。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自1998年实施以来,尚未进行修订,理论界与实务界针对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已经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在《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实施两年以后,应该考虑两种制度的协调问题,适时修订《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实现同为非营利组织其会计信息相互可比。

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实践_会计管理体制论文 篇四

【摘要】本文从内部 会计 控制的基本原则、一般方法和内容等角度,针对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现状,结合笔者在高校财务工作中的实践,阐述了笔者对高校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理解和应采取的措施。

随着高校 教育 体制改革的深入 发展 和办学形式的多样化,以及筹资渠道多元化和 经济 活动的日趋复杂化,高校的财务管理模式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必须在注重管理和监督职能的同时,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和完整。本文拟通过建立健全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重在强化监督职能及其在实践中的有效性检验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建立和完善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必要性

在各个高校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有关内部会计控制方面的制度,但完整的、统一的、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尚不普遍,有的是传统的习惯做法,有的是形同虚设。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的日益增强,各高校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加强硬件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这必然要求大量的资金及高效的资源配置,从而使得资金来源多元化、各类经济活动日益活跃和复杂化,对加强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二、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目标及其原则

(一)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目标

针对高校的实际情况,围绕一个总的目标,那就是为了保证各项业务活动的有效、有序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使用效果,防止、发现和纠正错误、舞弊与欺诈行为,促进会计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有效控制各种风险,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以实现高校管理目标而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WWw.meiword.COM一个能实现自我检查、自我调整和自我制约的系统是通过高校内部部门和人员在明确责任分工的基础上进行的相互联系、相互协助、相互监督和相互制衡的行为规范;是单位内部管理工作走上 科学 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基础;是对国家会计 法律 、法规、规章、制度的细化与补充;是国家法律规范与单位内部科学管理需求的有机结合。

(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制定的基本原则

按照《xxx》、《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和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合法性、全面性、及时性、适用性、可行性、有效性和成本效益七项。合法性原则要求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全面性原则要求对各项经济活动加以规范、对人财物全方位管理进行覆盖;及时性原则要求随着高校发展战略、方针、理念等内部环境的变化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外部环境的改变实时进行修改和完善;适用性原则要求针对本校实际管理需求和特点,制定包括组织机构设置、内部相互协调在内的方针、措施等;可行性原则要求对经济业务处理程序有明确规定,并简便易行,便于实际操作和运行;有效性原则要求在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对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对发现的薄弱环节、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改进和处理,保证落到实处、发挥实效;成本效益原则要求以最小的控制成本取得最大的控制效果,该成本与效益之间应保持适当比例(该比例的高低在实践中是一项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三)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制定的主要原则

目前,结合各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践,需强调的基本原则是全面性、适用性和效益性原则;同时,还应特别注重平等性、可监督性及科学性等要求。平等性要求约束高校内部所有人员,任何个人都不得拥有超越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要求的权力;可监督性要求充分发挥财务会计的监督职能,注重有效监督、相互牵制、不相容职务切实分离;科学性要求结合高校的实际,科学合理有效地制定本校切实可行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三、内部会计控制方法及其内容

(一)按照一般内部控制的方法,即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授权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风险防范控制、内部报告控制和 电子 信息技术控制等,结合高校固有的特点,有针对性的采用一些基本方法,按需进行加强或者简化,制定出一套完整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二)一般内部会计控制包括货币资金、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工程项目、对外投资、成本费用、担保、预算、固定资产、存货等方面的控制内容。而高校作为事业单位,其具体内容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也有经常性和偶尔发生之分。因此笔者认为,为便于加强财务管理、强化内部会计控制,应参照一般控制内容结合高校自身经济业务活动的特点,将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划分为预算计划、审核录入、货币资金、人员工资福利支出管理、项目收费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对外投资和其他控制等方面,并按照《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的基本要求,建立完善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四、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缺陷及其对策

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高校的自进一步扩大,除国家财政拨款(财政补助收入)外,高校创收收入项目日趋增多,同时,近年来各高校为改善办学条件,提高竞争实力,基本建设的投入逐年增加,高校日常经济活动日趋繁多,会计业务工作量急剧加大,造成财务管理的不相适应,原有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显现出许多弊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陈旧、适应性较差。有些高校虽然制定有较全面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或有关财务管理制度,但多为20世纪90年代制定的。如差旅费控制的标准不相适应,会计人员人为控制因素较大,极易造成失控。二是零散、集中操作度差。也有些高校虽有一些制度,但较为分散,甚至一个很具体的事项单独作为一个制度,不便于集中查阅操作,极易造成顾此失彼,内控制度进一步失效。三是不全面。有些高校虽根据发展环境的变化制定一些相关管理控制制度,但范围和内容十分狭窄,需进一步完善。四是形同虚设。部分高校虽然制定有较全面的、适宜度较高的管理控制制度,但由于权力的不匹配和不平等,执行效果较差。五是受限于人员机构的不匹配。大部分高校虽然制定出了较为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由于机构设置不合理、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或者得不到有效补充,使得实施较为困难。此外,还有一些高校草率行事,做表面文章,制定一些不切合实际的条条框框,挂在墙上仅仅是为了好看。

针对上述现象,笔者认为,制定出一套科学、严密、有效、可操作的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并得到有效实施,关键是学校领导对建立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大环境的认同,从机构设置、人员补充方面给予坚定有力的支持,同时进一步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使之克服机关作风带来的慵懒等不良习气。

五、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实践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高校会计电算化迅速得到普及,电算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电算化功能进一步延伸。目前,绝大部分高校均已建立了会计账务处理、工资核算管理、项目收费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等信息系统,极大的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 网络 化程度和加密技术的提高也减少了人为控制的因素。因此,根据高校会计电算化现状,除制定相应的制度用以加强电子信息技术控制、实现内部控制手段的电子信息化和尽可能减少或消除人为操纵因素外,应将控制的重心转移到人为操纵控制环节,或者是电子信息技术难以替代的各个环节。实践中笔者认为这些环节包括:预算计划控制环节、原始资料的审核录入环节、出纳控制环节、子系统之间的人工衔接环节、最终结果输出转报环节,以及并行体系的控制环节。

(一)预算计划控制环节

高校的全部收支活动均需纳入预算计划,包括上报财政预算收支计划和高校内部执行预算。作为基层预算单位,高校的一切 经济 活动应围绕预算而展开。因此,加强预算环节的控制,是其他各环节控制的先决条件。应强调集体审议联签、授权批准恰当、编报预算与执行预算数额一致以及执行预算的严谨性、及时性和调整预算的合理性、可行性等具体内容。通过控制使之达到 科学 、合理、公平,便于有效地执行。

(二)原始资料审核录入环节

这一环节是指预算在执行过程中进入 会计 电算化系统核算的第一道环节,是体现财务管理和会计控制水平高低的核心环节,分为批准、审核、录入三个步骤。批准:在预算计划的范围内,应合理划分授权批准界限,各高校可根据本单位实际制定相应的授权批准控制制度,在一定的范围内适度下放审批权;审核:应重点要求对会计业务事项的合法性、合规性、制度性、政策性和真实性进行审核控制,对特殊业务事项要有跟踪调查控制措施,对其他控制系统转来的原始资料至少要有两个环节的复查核对,各高校可根据本校实际,建立明确易行的岗位责任制,本岗位可设置多人,围绕着执行预算进行跟踪控制;录入:要求做到各要素的完整性、摘要格式的统一性(注重特殊事项特别说明以便加以区分)、会计分录的准确性和相同事项前后的一致性。

(三)出纳控制环节

本环节主要掌控着学校货币资金的来龙去脉,加强本环节的控制,有助于对货币资金的整体控制。本环节在高校可能不止一个岗位,除主核算系统出纳外,许多高校设置有单独的资金结算机构(大出纳),收费有单独的收款人员,这些都应并入出纳控制环节一并建立相应的控制制度。建立本环节控制制度除基本要求外,应特别注重其他系统出纳职能与登记(除现金、银行日记账)账目或记录的相分离,切实避免由一人负责系统运行的全过程;切实加强印鉴管理,严格执行印鉴控制制度;加强银行账户管理,严格银行结算纪律,在具体措施中出纳与银行对账是否分离需结合本校实际进行确定。

(四)子系统人工衔接环节

除主核算系统外,高校还有工资核算系统、收费管理系统等。在目前尚未形成系统自动衔接的情况下(即使自动衔接也应增加中间控制环节),应要求至少有两个环节的控制措施,不能简单地以子系统转来的资料直接进行处理,需加强与子系统记录的复核控制。

(五)最终结果输出转报环节

本环节是指一定会计期间财务成果的产生与上报,包括 计算 机系统财务报表输出、自我检查、转换上报。重点掌控输出报表的完整性、自我检查执行结果的合法性、转换上报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要求对全部会计事项从不同的角度予以综合反映;自我检查要求对执行情况是否合法进行检查 总结 ,以便后期进行纠正;转换上报要求根据反映结果格式或指标的不同进行一致性转换上报,合并与拆分数据要准确并有说明,以真实地反映其财务成果。

(六)并行体系控制环节

包括固定资产管理、工资核算管理、项目收费管理,以及基建财务管理、资金结算中心管理、往来款项核算管理和贷款或创收管理等,都要制定相适宜的内控制度,不应忽视。

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重在强调监督检查,有力的监督检查是有效执行的根本。根据目前高校现状,可适当增加监督检查环节的成本,在外部监督的作用下和相互监督制约措施的基础上,充实相对的内部审计机构。同时,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应随着国家 法律 法规、政策、制度等外部环境的改变,以及单位业务职能的调整、管理要求的提高等内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地、及时地进行修订和完善,以充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谈医院会计内控制度建设_会计管理体制论文 篇五

本文就目前 医院 内部控制存在的薄弱环节与 会计 界精英和医院管理者进行探讨,以使 现代 医院逐步适应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对医疗市场的高要求,加强和完善内控制度建设,努力降低医疗成本,使医院走向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

内部控制是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安全、完整,确保有关 法律 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是由国家投资建设的公立医院,而它的经营管理是由领导下的医院管理(领导)者和相关职能部门对所有资产实施管理,所以,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对资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医院内部控制是医院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和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发现和纠正错误、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有效而制定和实施的措施及程序。其重要组成部分即内部会计控制。医院内部会计控制是医院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形成的一种自我调整、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制约机制。

一、实施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

(一)实施医院内部会计控制是加强会计监督、 防止会计造假行为、提高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必然要求。

(二)实施医院内部会计控制是  (六)建立财务风险控制制度,树立风险意识, 科学 掌握负债经营,有效降低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Www.meiword.Com

(七)建立货币资金控制制度

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货币资金, 医院 货币资金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原则。加强银行账户管理,严格按规定开立银行账户,禁止多头开户。指定专人(非出纳人员)每月至少核对一次银行存款余额,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严禁一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银行预留印鉴。加强票据管理,尤其是领用空白支票的管理。根据规定程序办理货币资金支付业务。严格执行规定的审批权限,建立总 会计 师制度。出纳根据审核无误的支付凭证,按规定办理货币资金支付手续,并及时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防止货币资金体外循环,严禁私设“小金库,账外账”。同时要做好:

1.货币资金收入控制。医院的收入主要包括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其他收入。做好收入内部控制,一是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统一收费标准,依法取得合法收入,并使用财政部(厅)、(厅)规定的统一收费票据,实行门诊和住院收入清单制。二是保证收入资金的安全,目前大型医院日资金收入在几十万或上百万元,如何确保资金安全是财务部门内部管理控制的重要工作。制订科学的货币资金收入管理制度,加强收费票据领用、保管、核销工作,成立收费稽查组,由专人每天对门诊、住院收入、退费、结算等工作进行核查,确保资金安全。

2.货币资金支出控制。严格执行支出预算,控制无预算的资金支出,严格执行不相容职责相互分离原则。

笔者认为,银行存款应由3人管理较为科学严谨。既出纳根据审核无误的支付凭证开出银行汇款凭证,会计主管(和另一名会计)管理银行印鉴,再由另一名会计核对银行存款余额,形成相互牵制、互相制约,确保银行存款资金安全。严格执行支出审批制度,实行支出“联审会签”制,即对每笔 经济 业务进行严格审核,形成领导和财务双向监督,联合把关的内部控制制度。

四、对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相关人员在从事经济业务时,必须明确业务处理权限和承担的责任。对一切经济业务,均要经过复核,重大经济业务实行“双签”制,禁止一人全过程处理经济业务,建立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

(二)设立事后监督组,对各个岗位、各项经济业务进行经常性和周期性的核查,建立以“堵”为主的监控防线。

(三)内审人员通过内部常规稽核、落实举报、监督审查,建立以“查”为主的监控防线。实施“防、堵、查”递进式的监督控制体系,及时发现问题,防范和化解医院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对预防和治理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加强对内控主体“人”的控制。医院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产生的行为主体是人。要真正使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发挥作用,除领导应以身作则外,还应做好以下工作:

1.及时掌握内部会计人员思想状况

医院领导及部门负责人对重点岗位人员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着重了解他们是否有赌博、炒股、经商、与社会劣迹人员往来和追求超常消费等情况,掌握可能犯罪的外因,以便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和控制。

2.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 教育 和业务培训

从正反两方面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法规、廉洁等方面的教育,增强会计人员自我约束能力,促使他们自觉执行各项 法律 法规、遵守财经纪律,奉公守法、廉洁自律。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继续再教育,特别重视对业务能力差的会计人员的培训。

综上所述,医院内部会计控制是医院财务管理的核心,是提高整体管理水平、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错误和舞弊行为的有力措施,能使医院健康 发展 、良性循环、有秩经营,以保障医院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对整顿和规范医疗市场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试论高校会计制度症结及解决思路_会计管理体制论文 篇六

【摘要】笔者认为,当前的高校会计制度已不适应高校的发展,在高校会计制度存在症结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方案,以使高校财务工作能更加真实地反映高校的资金使用情况和财务状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体制的变革,高校已进入一个超常发展时期。依据高校发展的需要,高校会计制度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从记账方法到会计科目的设置、支出结构等都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的资金运营情况。但因会计核算基础、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报表的设置等与高校目前财务管理需要的不适应,使得在对一些经济事物的账务处理及报表反映上,不能够真实反映高校的资金运营情况和财务状况。本文对高校现行的会计制度症结及如何解决做初步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基础的不适应性

随着预算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预算会计也进行了重要改革,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是我国预算会计仍以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已不能满足高校目前财务管理的需要。以往高校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而现在已形成了财政拨款、学费收入、金融借款、科技创收、引资等多种渠道并存的资金来源方式。例如学费的收取,在收付实现制的核算方式下,只能反映已收取的学费数额和上缴财政数额,而不能反映学生欠交学费数额,形成了表外资产,体现的高校资产负债率不真实。

(二)不完整、不真实的资产反映

1.固定资产

高校的固定资产不同于企业,它反映具有一定的实物形态、由高校占用和使用,能够为高校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的资产。WWW.meiword.cOm高校不以盈利为目的,不进行成本核算,所以对固定资产也不提取折旧,每年只是根据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由修缮费和设备购置费分别列支。对在经营过程中使用的资产以收取条件费的方法弥补资产损失,形成的基金用于购买学校的固定资产和对固定资产的维修。但是用这种方法计提的修购基金与固定资产实际使用中的实际损耗不一定相符,另外目前的账务处理方式也不能体现固定资产的现实价值,致使高校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资产的价值有很大的差距,不能真实地反映高校的资产情况。

2.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资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权利,这种客观存在的权利具有内在的价值,当无形资产进行转让或对外投资时从价值上应得到确认并在账面上予以反映。近年来随着“科教兴国”口号的提出和对高校科技转让有关优惠政策的,高校的科技创收和技术转让在高校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但是目前的账务处理方式只是从收入和支出的角度予以反映,而没有从资产的角度去考虑这一问题。

3.债权性负债与债务性负债反映不明确

高校的负债一般包括:从金融机构借入的各种款项、由外单位汇入的暂时没有归属的款项、各种应交税金、替挂靠单位管理的代管款项和各系创收提取的款项等,其中各系创收提取的款项从资金的性质上来说是高校的资产,属于债权性负债,但是在现在的账务处理方式下却列做了高校的负债。

4.高校的收入反映不全面

目前高校学费实施“票款分离”的收取办法,所收取的学费直接上缴财政,然后由财政根据各高校的用款计划分次核拨回各高校,这种管理办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财政集中财力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对高校来说占高校大约70%的收入进行了体外循环,既不利于高校的监督又不能真实反映高校的收入。

(三)会计报表设置的不合理

高校的会计报表有:资产负债表、基本支出明细表、收入支出明细表、基本情况统计表等,其中资产负债表是反映单位在某一时点经济状况的报表。然而高校的资产负债表却是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支出五要素组成,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反映高校在某一时点上的经济状况的指标,而收入和支出却是反映高校在某一时期的经营情况的指标,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同在一个报表上反映,是不符合报表性质要求的,不能明确地反映高校的资金状况。

(四)高校基建财务与学校财务的相互不利于全面反映高校的实际情况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逐年增多,高校的基建规模也日益扩大,每年高校安排的自筹基建资金、金融机构的基建投资借款、省基建预算专项拨款等,因高校本身的财务管理体制,高校的资产在基建项目未交付使用前一定期间

内被人为地分为两部分,不能够全面反映高校的资产负债情况。

二、解决思路

(一)针对高校的实际情况采取“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并存的方式

1.学费的收取采取“权责发生制”的核算方式

因为高校的学费、住宿费等收入实行“票款分离”,收入直接上缴财政,这部分资金在财政未核拨前形成了高校的账外资产。如果采用“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方式,那么这部分资金就脱离了高校的监控,进行了体外循环,极易造成高校资产的流失和贪污现象的发生。如采用“权责发生制”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弥补这一缺点。以高校学费的收取为例,每年核定高校在校生的应缴学费收入作会计分录:

借:应交学费收入

贷:应交财政专户

以实际收取的学费金额:

借:应交财政专户

贷:应交学费收入

这样“应交学费收入”借方发生额为学生应交学费数额,贷方发生额为学生实际上交费数额,余额为学生欠交学费数额。而“应交财政专户”贷放发生额为学校每年应上缴财政的各项收入,借方发生额为学校每年实际上缴财政的数额,余额为学校应代收而未收未交的数额。

2.对于外单位汇入的暂时不明款项、为挂靠单位管理的代管款项等仍采取收付实现制的记账方法

款项到达时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现金)

贷:代管款项(其他暂存、事业收入等)

支出代管款项时的会计分录:

借:代管款项(其他暂存、事业收入等)

贷:银行存款(现金)

3.金融借款、等利息的核算应采用权责发生制

按照借款等的协议,采取计提的方式进行账务处理,明确会计主体应负担的债务,避免因会计信息未作揭示,造成财务危机。

会计分录:

a:根据借款协议按月计提利息:

借:事业支出

贷:其他代管——应付利息

b:支付利息时:

借:其他代管——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二)固定资产的核算

在固定资产项下设置固定资产原值、折旧两个明细账,分别核算固定资产的原值及计提的折旧。“折旧”科目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用于反映固定资产的磨损程度,保证固定资产的更新换代。固定资产购入时会计分录:

借:事业支出(经营支出、代管款项等)

贷:银行存款

同时,借: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原值

贷:固定基金

然后根据该项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计提折旧,按年计提,年终做会计分录:

借:事业支出(经营支出、代管款项等)

贷:固定资产——折旧

同时,借:固定基金

贷:专用基金——修购基金

(三)无形资产的核算

1.购入无形资产的核算

a:无形资产在购入时,以支付的价款

借:无形资产

贷:银行存款

b:依据该无形资产的使用期限,采用直线法在使用期限内进行摊销,摊销时

借:事业支出

贷:无形资产

2.自创的无形资产

依据谨慎性原则,在未形成无形资产之前,据实列支;一旦转化为无形资产,则将成本予以资本化。

(四)高校基建财务的核算

1.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直接由上级主管部门拨入的基建款项并入到校财务的教育事业收入项下;基建与校财务的借入款项合并;基建支出去掉由校财务拨入的自筹基建款形成的支出,列入到校财务基本支出固定资产支出项下。

2.基建财务核算与校财务核算合而为一

启用校财务基本支出项下的固定资产支出,反映当年形成的基建支出,年终以当年形成的基建支出数额结转固定资产,待资产交付使用后以基建项目的审计报告为依据调整已结转的固定资产。

(五)区别对待债权性负债和债务性负债,对债权性负债和债务性负债采取不同的核算方式

1.债权性负债

目前高校此项负债主要是高校内部各单位利用学校资源进行的各项创收,所有权应归属学校,各单位只有使用权,属学校资产在学校和校属各单位之间的再分配,当此项业务发生时做会计分录:

借:事业支出——学校

贷:事业支出——校属各单位

2.债务性负债

主要是为挂靠单位代为管理的款项和外单位汇入的暂时不明款项。账务处理如前所述。

(六)变革会计报表形式,更好地反映高校的资金运营情况

把资产负债表分为两张表: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把原资产负债表上的“收入”“支出”项去掉,增设“未分配结余”项。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表结账不结的方式,“未分配结余”填列年初至报表当月收入与支出的差额,使“资产负债表”能够真正地体现高校在某一时点的资金状况。

建立正高级会计师资格评价制度之我见_会计管理体制论文 篇七

建立正高级会计师资格评价制度是20xx年财政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从建立正高级会计师资格评价制度应以打造客观、公平、公正、严格的正高级会计师考试制度为前提,以构建科学、公开、透明并接受社会公众监督的评审制度为基础,形成以理论基础、业务能力、专业素质、道德品质、创造思维为核心内容的考评体系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 正高级会计师; 资格; 评价制度

财政部部长在《全面贯彻党的精神,不断开创财政工作新局面》中把探讨建立正高级会计师资格评价制度作为20xx年财政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此前,辽宁、广东、河北等省在全国率先制定了正高级会计师资格申报评审办法,并已运作试行,为理论界和实务工作者探讨建立全国统一的正高级会计师资格评价制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启示。本文就此谈点粗浅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一、建立正高级会计师资格评价制度应以打造客观、公平、公正、严格的正高级会计师考试制度为前提

正高级会计师资格客观上要求申报者具有运用财政、会计、财务、税务、经济法律法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就决定了正高级会计师资格的评价,必须实行“凡进必考”,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即申报评审正高级会计师资格的人员,须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正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成绩合格才能参加评审。正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应参照高级会计师的考试办法,由国家财政部负责命题并组织实施,考试时间可与全国高级会计师考试时间一致。

为确保正高级会计师考评的客观、公平、公正,报考正高级会计师的财会人员须提供相关的原始资料以证明自己具备评审条件,并由设区市的会计考办会同本级人事部门职改办审查无误后,报省会计考办。Www.meiword.coM不提供相关原始资料,或者提供的相关原始资料不符合报考条件的,各级考办不应为其办理报考手续。

二、正高级会计师资格评价制度应以构建科学、公开、透明并接受社会公众监督的评审制度为基础

(一)科学界定正高级会计师资格参评范围

正高级会计师是精通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学术造诣深,有较高知名度的本专业的学术带头人,有指导本专业高级人员的工作能力,其资格评价范围应从不拘一格的选拔优秀会计专业人才出发,给广大财会人员一均等的竞争机会,以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促使会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和合理流动,真正实现会计正高级职称评价的客观、公正。《河北省正高级会计师资格申报评审条件(试行)》中规定的参评范围为:全省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工作和财政系统会计管理工作的人员。具体规定为企业必须是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必须是副厅级或编制200人以上的较大事业单位,财政系统会计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在设区市以上会计管理机构工作。《辽宁省教授、研究员级高级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办法(试行)》中规定的参评范围为:全省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工作的高级会计师。基于此,笔者赞同广东省的做法,即正高级会计师的参评范围为在全省从事会计工作的在职高级会计师,这种不以企业事业单位规模大小和机关性质为限制条件的选才理念,不仅广开了才路,同时也使会计系列与其他系列在正高级职称申报评审范围上趋于均等化、和谐化、人性化。

(二)建立考前和评审结果公示制度,接受公众的监督

考生在考试报名前要由单位在显著位置就报考正高级会计师应具备的条件,该考生已经具备的条件,包括学历、取得高级会计师的任职年限、论文、成果等条件公示7天,无异议后由所在单位出具证明,连同相关资料一并报送会计考办。评审通过后,省级人事部门要主动在当地报纸上予以公示,使正高级会计师的考评从考试报名到评审结束均在社会公众的监督下运作。

(三)为确保正高级会计师评审的公开、透明,建议在评审申报程序上再加一把锁

以往的正高级会计师评审,评委们看到的除任现职评审表、年度考核表、外语、计算机、会计实务合格证为原件外,其他的均为复印件,即使复印件是虚假的,只要设区市职改办盖上章,签上字,到了评委手里也就成真的了。为此省级职改部门应合理界定设区市人事局职改办的原件审查权,让评委们在评审过程中能够看到申报者的原件,特别是论文成果,这样做也为日后答辩奠定了基础。对于申报者提交的原件,人事部门要妥善保管,严防丢失。总之,在正高级会计师的评审过程中,严格条件和程序,宁缺勿乱,以确保评审质量,把财会人员最为关心的事办好。

三、正高级会计师资格评价制度应形成以理论基础、业务能力、专业素质、道德品质、创造思维为核心内容的考评体系

根据这一思路,凡报名参加正高级会计师考试以及考试合格申报评审的高级会计师应具备如下条件:

(一)、职业道德条件

综合河北、广东、辽宁三省的规定,笔者认为正高级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条件应统一为: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认真执行《中华共和国xxx》,廉洁奉公,忠于职守,严格执行财经纪律,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任现职期间,年度考核合格以上,并提供准确、有效资料及证明。

(二)学历、资历条件

参照三省具有大学本科毕业以上会计专业(含经济、统计、审计等相近专业)学历,从事会计专业工作,取得高级会计师资格5年以上的学历、资历条件,以及不具备规定的学历、资历条件在担任高级会计师工作期间业绩特别突出,符合破格条件人员,可以破格参加考评的规定。笔者以为:具有跨门类双大专学历的人员,应按大学本科毕业生对待,但必须有一个财经专业(含经济、统计、审计等相近专业)的大专学历,从事会计专业工作,取得高级会计师资格7年以上。

对于不具备规定学历(大专及以下)和资历(任高级会计师满3年,不满5年或7年),但为享受津贴、省(直辖市、自治区,下同)、部级以上“三三三”人才中的一、二层次的人才,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设(区)市以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获得省部级财会科研成果三等奖(等级内额定人员)以上的奖励人员,可破格申报正高级会计师的考试和评审。

(三)外语、计算机条件

已经试行考评的三省都要求申报者参加全国职称外语,全国或省职称计算机统一考试,成绩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要求。符合免试条件的人员按相关政策掌握。

笔者意见:在涉外单位工作的会计人员应该要求外语考试,并且考试必须达到合格线,其他会计人员的外语考试仅作为参考条件,这样才能让财会人员走出与本职工作关联性不大的敲门式考试误区,腾出更多时间研究业务,并在本职业务上有所建树。关于职称计算机条件,鉴于目前计算机已经普及,且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工作助手,凡申报正高级会计师评审的人员,都应参加相应级别的职称计算机考试,并且达到国家或省定合格线,不应再按岁数设置免试条件。

(四)继续教育条件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提升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会计人才的重要举措,正高级会计师更应该重视此项教育。目前河北、辽宁两省未对此作出规定,按照财政部发布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的要求,参照广东省的做法,笔者认为,正高级会计师的申报者,在任现职期间,应立足本职工作,参加本专业或者相近专业以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达到规定的要求;或者提交课题研究;或者报考参加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评估师的全国统一考试财务会计科目合格,并经省级财政部门确认,折合继续教育学时;或者参加全国会计知识大赛合格,不论哪种形式,都必须提交完成继续教育的有效证明。

(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条件

由于财会人员所在单位不同,岗位情况各异,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条件难以准确量化考核,建议将不便考核和难以考核的事项纳入考试范围进行书面测试。笔者结合不同会计岗位的实际,参照三省的相关规定,就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条件考核,拟订为:任现职期间,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较强的业务能力,精通会计政策,通宵国际惯例,参加过全国统一会计制度、准则、法规、办法的制定;或主持设计、起草、参与制定省级贯彻国家会计政策、法规、制度的具体实施办法。

2.主持一个地区、行业,或大型企业、事业单位的财会工作,能够运用现代会计管理方法,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或主持和参与单位经营管理、经济预测和决策、产业结构调整、建设项目的可行性论证、资金筹措、运用等,能够处理财务管理中较为复杂的问题,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具备在本单位组织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的能力,制定起草过本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得以实施并在业内认可。

4.为大型技改项目、基建项目、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编制可行性报告,获得批准,投资回报率较高。

5.了解和掌握国内外会计工作动态,制定对策,解决会计、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重大疑难问题,取得突破性进展。

6.在本专业、本岗位业绩突出,并获得过设区市级以上荣誉称号两次和省部门级以上荣誉称号一次。

以上均需要提供准确、有效的资料及证明。

(六)业绩成果条件

笔者以为,财会业绩成果,尤其是获奖的科研成果应为省级以上科技部门、财政部门、社会科学联合会、财政学会、会计学会、预算研究会等正式机构颁发的奖项为准,否则,不予认可。

综合三省规定,正高级会计师申报者任现职期间,工作业绩突出,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会同经济、工程、科研部门进行工程经济项目课题研究,取得重大成果,获得设区市科学技术二等奖(等级内额定人员)以上奖励。

2.掌握本专业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开创性地提出本专业的研究或开发方向,完成国家或者省下达的财会科研课题,获得省部级调研成果二等奖一项,或省部级三等奖两项以上。

3.参与国家财政部会计制度与国际惯例接轨问题研究,取得国家财政部认可的重要成果并受到嘉奖。

4.主持或者参与研究企业、事业单位改革经营机制,推行现代会计管理方法,形成研究成果报告,获得省部级现代化管理成果一等奖一项或者二等奖二项。

以上均以奖励证书和有关证明材料为准。

(七)论文和著作条件

论文、著作是衡量和评价正高级会计师理论水平的重要依据。目前河北、广东和辽宁三省资格评审中,均不同程度地要求申报者任现职期间,公开出版财会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专著一部,或在省级以上正式出版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5篇不等,或本人撰写公开出版的省部级本专业学术、技术教材20万字以上或者两次主持编写省部级标准并已颁布执行。

为体现公平,笔者认为正高级会计师评审所提交的论文必须是在国家级issn或cn刊号的财会刊物发表撰写的每篇不低于2 000字的专业论文5篇以上,其中全国核心刊物不少于2篇;或者在省级issn或cn刊号的财会刊物发表撰写的每篇不低于2 000字的专业论文8篇以上,其中全国核心刊物不少于3篇;或者撰写公开出版的不低于20万字的财会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专著一部前三名的作者;或者两次主持编写省部级标准并已颁布执行。在财会刊物专刊、增刊上发表的论文,在申报论文篇数时不予承认,让花钱买版面、请人、虚挂姓名等职称申报者的不法行为失去立足之地。

【参考文献】

辽宁省教授.研究员级高级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办法(试行).

[2] 广东省正高级会计师资格条件(试行).

[3] 河北省正高级会计师资格申报评审条件(试行).

关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思考_会计管理体制论文 篇八

【摘要】笔者就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和探讨,并提出了改进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披露制度;改进与完善

会计信息是反映企业价值运动的可计量的一种经济信息。会计信息披露则是指上市公司依据国家或法规规定,按照一定的程序及规范的报告格式,通过适当方式向证券管理机构及广大投资者完全公开与证券发行、交易相关的会计信息

资料的行为。

一、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不规范,散见于各种规定之中。我国目前制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法规的有关机构有全国人大、证券委、、财政部和其他机构等,令出多门,管理不统一,从而导致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缺乏统一性。作为上市公司披露的重要事项,关联交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上市公司的业绩水平和投资者的投资决策。然而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对关联交易信息的披露极为不规范,当然导致这种不规范的因素有很多,一方面是上市公司利用法规中的漏洞,不及时或不充分披露关联交易,以此来粉饰其利润率;另一方面是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的制度规范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可以选择披露关联交易的金额或相应的比例,但是对于一些重大的关联交易,如股权转让、资产抵押、担保托管以及租赁等,仅规定披露交易金额或比例恐怕是不够充分的。因此对类似的重大关联交易应制订更为详细的披露是十分必要的。而会计准则与制度中存在的种种缺陷,无疑成为了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不高的一项重大因素。wWw.meiword.coM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我国现行有关法律、法规的不足之处

我国对财务报告法律责任的规定,主要体现在《公司法》、《证券法》、《xxx》、《注册会计师法》等当中。此外,还有《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禁止证券欺诈暂行办法》、《证券市场禁入暂行规定》等部门规章以及最高的相关司法解释。这些法律法规都存在不足,难以有效地规制和惩罚虚假陈述行为。

(二)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指标存在缺陷

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指标不科学,一方面,这些评价指标不能真正反映出公司的真实业绩;另一方面,这些业绩评价指标很容易被上市公司“虚构创造”,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1.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不合理

目前用来评价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有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总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等,这些指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进行评价,但也存在明显的缺陷,主要是由于这些指标过于简单,很容易被上市公司操纵。

2.企业业绩评价偏重结果

由于我们对结果状态的过于偏爱,以及对会计信息产生过程有所忽视,从而促进了企业短期行为、会计造假等一系列失态运作的发生,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由于监管部门把主要注意力都集中在配股生命线这一财务指标上,而并不十分重视达到这一生命线的程序或过程。这就使得不少上市公司为了达到净资产收益率,不得不以牺牲“程序理性”去尽力迎合评价者对“结果理性”的要求,从而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不合理的关联交易、非货币易以及资产剥离等种种会计信息造假行为,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三)社会监督乏力

社会监督的主体是会计师事务所。任何一个上市公司的破产,必然会给一个会计师事务所带来厄运。因为会计师事务所对股市上的会计造假事件毕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由于社会监督体系的不完善,使中国的注册会计师未真正担当起“经济警察”的重任。

1.审计的性不足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尽管形式上审计的委托方是股东大会,但实际上是公司管理者为了应付“年报审计”的规定而聘任注册会计师来审计自己。在此情况下,内部人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审查自身,无疑使审计人员的性受到削弱。另外,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偏小使其在经济上对客户依赖,也就很容易被由内部人控制的客户所收买,导致注册会计师职业的性缺失,难以、客观、公正地发表审计意见。

2.审计人员的素质问题

审计人员业务素质欠佳。国内不少审计执业人员在指导思想上往往过分偏重实务操作,忽视自身理论涵养的培养。各会计师事务所对后续教育又往往不够重视,培训资金投入不足,从而使得不少审计执业人员理论基础不扎实,知识结构较为单一,职业胜任能力不足。由于信誉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机会主义行为严重,不少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观念比较淡薄。

三、解决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措施

要解决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就需要结合我国实际,建立以法规、外部监管、公司治理结构为框架的会计信息披露体系来规范信息披露,同时增加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方法,满足会计信息的需要。

(一)完善法规体系

xxx规体系是会计行为和会计信息的规范和准绳,只有先规范了会计行为,生成客观公允的信息后,才谈得上信息如何披露。因此,建立并严格执行一整套科学的会计规范体系,是实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前必须做好的事。

1.健全立法体系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规范体系主要由《xxx》、《证券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体制暂行条例》等法律规范制度所构成。它们构成了一整套较完整的会计流程。但在我国,司法明显有偏袒保护上市公司利益的嫌疑,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尽快《民事责任赔偿法》,明确违规责任的归属。通过立法和司法解释细化证券违法行为的民事责任,对诸如原告被告资格的确定、损失范围规定、赔偿金额计算、举证责任、偿付方式等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加强和细化对证券民事责任方面的规定。对社会审计在执业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健全会计信息披露准则体系

制定科学、配套的会计规范体系。财务信息披露的规范体系大致包括会计准则、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审计制度及其他有关经济法规。其中,会计准则是核心。信息披露准则是上市公司组织信息披露工作的基本原则和行为规范,是上市公司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的准绳。

(二)完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为全面地考核企业资金利用效率,引导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真正使资金流向经济效益高的企业,抑制企业筹资冲动,应改用总资产收益率来作为配股和增发的考核标准。

采用总资产收益率来考核企业,还需要对收益指标进行相应的调整,将收益指标不按净利润来计算,而改按利润总额来计算。理由是:一是企业的利润总额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成果的最直接最全面的反映,而净利润指标则还受到一些非常因素的影响,如所得税率的高低。二是以利润总额来考核计算,更能真实地反映企业资金利用效果。采用总资产收益率指标来考核,但是具体将配股或增发的资格线定为多少合适,还需要再进一步深入研究。

(三)完善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以监管为主,但由于受到监管投入的人力物力限制和专业知识的约束,这种监管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的需要,有必要建立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立体监管框架。这样,在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中不用事必躬亲,又能给予行业监管机构相应的权力,如在转变职能中进一步理顺注册会计师协会与各级部门的关系,使中注协逐步实现行业自律化管理。另外,为了体现市场公正、效率和市场本身的制衡力量,监督和市场参与者的监督也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还应倡导社会其他形式的监管。

 1.加强证券市场的制度建设

(1)建立上市公司信息监察员制度。证券监管部门应大力加强信息披露材料审查,委派信息监察员到各上市公司,对上市公司的信息包括招股说明书、中报、年报、股利分配信息等的生成和披露加以监督。

(2)建立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信用评估制度。主管部门应颁布《会计信息等级管理办法》,不定期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进行等级评定,即从高到低依次分类,并相应实施管理。

(3)建立上市公司的风险预警系统。当具有内部逻辑的众多监测指标出现异常情况时,自动发出不同种类的风险预报,并将之转化为一般投资者能够理解的信息,以提高及时发现违规行为的能力,并有效地保护投资者。同时立法机关应修改有关法律,适当区分追究责任的形式,在行政处罚之外,再赋予起诉违规行为人、追究其民事责任的权力。同时,参与监管的各部门之间应当实现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及时发现监管存在的问题,防止舞弊和错误的发生。

2.加强社会中介评价机制

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离不开大量社会中介机构的组织协调。开放社会中介机构市场,让其承担起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真实性情况审计的责任,这是会计信息披露走向规范化的重要保障。中介机构包括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等,其中注册会计师的作用尤为重要。注册会计师以第三者身份,、客观、公正地对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进行监督,有利于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公允性,为证券市场的有效运转提供保障。

3.加大对违规信息披露的处罚力度

我国现行《xxx》对各种会计违法行为规定的法律责任主要有两种: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不管是罚款还是对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因为违法的机会成本低,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铤而走险就不足为奇。当务之急是提高查处概率,加大处罚力度,加强违规处罚刚性,用重典来提高会计信息及其披露质量。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的关键在于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等各种力量提高失信成本。对上市公司进行巡回检查和专项核查,督促各有关方面切实履行诚信责任,利用新技术、新方法丰富监管手段,建立上市公司诚信评级和公告制度。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为上市公司的高级管理者建立信用记录,在严厉处罚上市公司中失信、违规行为相关责任人员的同时,将违规记录公告,加大其违规成本。

(四)建立规范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内外部的一种契约或制度安排。《公司治理结构原则》一书中的定义:“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据以对

工商业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公司治理结构明确规定了公司各个参与者的责任和权力分布,诸如董事会、经理层、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并且清楚地说明了决策公司事务所应遵循的规则和程序,同时它还提供了一种结构,使之用于设置公司目标,也提供了达到这些目标和监控运营的手段。”也就是说,通过公司治理结构的安排,使因两权分离产生的目标差异所造成的效率损失尽可能降低,并把这种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徐玲.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xx.

[2]刘文梅.规范信息披露重建市场作用[m].企业管理出版社,20xx.

浅谈完善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_会计管理体制论文 篇九

论文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完善措施

论文摘要:文章论述了要充分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必须建立建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形成完善的内部牵制和监督约束机制。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的执行,检查会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实现对单位信息流、物资流、资金流管理控制等制定的一系列相互协调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即在单位内部对会计业务、会计记录和会计报告的可靠性有直接影响的经济业务实施的会计控制。

《xxx》第一十七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国家财产的交全稳定。财政部发布的《内部会计规范——基木规范(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对内部控制的目标、原则、内容、方法等也相应地作出了明确规定。

事业单位内控会计制度认识、建立和执行的实际状况方面,总的来说还是较好的。但是,事业单位习惯用经验代替内控制度,对已建立的制度执行不力,有的单位虽然建立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实际执行效果不理想,缺乏一定的约束力,重大事项决策和执行程序有一定随意性,部门预算在实际执行中约束力度不够。因此,加强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势在必然。

一、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意义

事业单位制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旨在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纠错防弊,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与有效运用,提高会计核算质量,促进单位各项方针、政策的执行。WWw.meiword.CoM内部会计控制贯穿于事业单位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只要事业单位存在经营管理活动就必须加强会计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相应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二、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认识有偏差

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够健全,业务不够规范,有的单位虽然建立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因领导重视不够,使制度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有的领导误认为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是会计人员的事,出了事以我不懂会计业务为由,一切责任由会计承担。

(二)人员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参差不齐

人员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认识水平不一,其具体表现为:一是长期以来无论是正规教育还是继续教育,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内容没有提到重要位置,导致财务人员对内部控制知识掌握的少,执行制度困难;二是有的会计人员,虽然有一定的水平,但由于忽视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更新,风险防范意识较弱;三是有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出现贪污、娜用公款等现象,给单位和国家造成经济损失。

(三)会计信急失真

一些事业单位为了解决资金不足问题或者为了谋取小集体利益,往往采取随意处置固定资产、偷逃应缴国家税费等办法,要求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甚至采取欺上瞒下的做法,向主管部门或外界提供不真实的会计信息,使会计信息质量得不到应有保证、同时由于会计人员随意进行会计处理,不严格执行国家的政策,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随心所欲地进行错误的会计核算,导致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口径不统一会计指标的可比性极差。

(四)会计核算不规范

有些单位对原始凭证审核粗糙,原始凭证规定的内容填写不全。如有的发票内容笼统,甚至没有售货单位盖章;手续不严密,购买实物的凭证只有领导签批,没有验收人签字,而且有的领导签字过于随意;一些单位甚至自制原始凭证,格式和内容都不规范。有的单位固定资产账上有但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而实际使用着的某些固定资产却尚未作价入账,形成账外资产。另外也存在着不同单位的资产转移,却未办理相应手续,也未反映到业务台账中的现象。

三、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完善措施

(一)健全法规、保障督核体系健康有效

原始凭证是事业单位在经济活动与业务发生时取得的载明经济业务发生和完成情况的书面合法证明,是明确各级经济责任而进行会计核算的原始依据,在事业单位现实工作中各种各样的原始凭证问题并不少见:一是白条白纸或其他非法凭证;二是虚假无效发票;三是原始凭证内容不全手续不完整甚至出现无日期、无经济业务内容、无经办人的发票。因此要改善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的管理就必须健全事业单位内部稽核制度。要从制度上和管理体系上严格把关:一是要建立明确的各级稽核岗位和稽核人员普核责任制,执行对各种凭证的稽核工作,凡需进人会计核算系统的原始凭证都须首先由楷核员审核并加盖(合规凭证)或(不合规凭证)单位规

模小会计业务量不大的稽核职能可以由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履行;二是要明确责任凡属经稽核员审核并加盖(合规凭证)的原始凭证如被财政部门和其他监督部门查出为不符合非法凭证而受到的经济处罚应由稽核人员负责,责令稽核人员负责协助追查原始凭证问题原因。

(二)明确职责分工和程序方法

根据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明确规定各职能部门的权限与责任,并根据各自的任务与特点划分岗位,即对每一个部门和人员在授予其权利的同时,必须明确其相应的责任,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拥有超越内部控制的权利,并且要做到责任与利益挂钩、过失与处罚对等。要坚持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推行职务不兼容制度,保证单位内部机构、岗位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设置和分配,杜绝管理人员交叉任职。

(三)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制度

各单位在制定制度时充分考虑本单位实际,做到制度切实可行。要考虑控制投入成本和控制产出效益之比,只要对那些在业务处理过程中发挥作用大、影响范围广的关键控制点进行严格控制。对那些只在局部发挥作用、影响特定范围的一般控制点,其设立只要能起到监控作用即可,而不必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控制。防止由于一般控制点设立过多、手续操作繁杂,造成单位经营管理活动不能正常、迅捷地运转。

(四)实施事业单位预算控制

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既包括预算编制,也包括预算的执行、监控以及事后对预算的考评,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价值和行为的双重管理。多年来,我国企业和事业单位对预算的要求和管理都不到位,特别是事业单位更是没有实质意义上的预算,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对部门预算的要求逐步提高,逐渐到位。单位的总体目标要靠各项计划去完成,各项计划中预算又是重中之重;单位的经营活动要在收入的预算中得到反映,各项业务活动要在支出的预算中得到落实。

(五)强化内部审计工作

实践表明,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当务之急就是必须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的内审工作,使之规范化和制度化。同时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是强化内部会计监督,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有效手段,它的审计对象主要是原始凭证、记帐凭证、会计帐薄、会计报表等,实施内部审计又是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内容和方式,它的主要目标是对内控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单位内部的各项规定的落实和执行情况,了解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单位领导,以便领导及时改进工作,完善制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内部控制已成为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有效管理工具,行政事业单位也不例外。但是,当前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存在一些问题,诸如有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或者执行起来有漏洞;甚至有些单位根本就没有内控制度的现象十分普遍。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很多,但归根结底还是对内控制度的认识不够。

因此,首先要在思想上给予足够的重视,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明确职责分工和程序方法,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内部审计工作,切实发挥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在事业单位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中级会计实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xx.

[2]李定清.事业单位会计新探.财务与会计[j].:中国财政杂志社,20xx,(4).

[3]尹款梅. 加强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初探[j]. 当代经济(下半月),20xx,(6) .

[4]韦道龙.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探讨[j]. 科技与经济, 20xx,(4) .

[5]季娟.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几点思考[j]. 中国西部科技, 20xx,(11).

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委派制度的改革研究_会计管理体制论文 篇十

【摘要】由于会计管理体制和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等原因,使企业会计工作中出现了会计信息失真、国有资产流失等不容忽视的问题。所以,加强会计监督和管理,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近年来,一些地区和部门的国有企业相继开展了试行财务总监委派制的工作,效果显著,财务总监委派制已成为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一种新形式。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传统会计管理体制带来的弊端越发明显,主要表现为:会计信息失真、纪律松弛、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经营者监督失控等。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所有制结构单一,产权不明,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造成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监督。如监事会形同虚设,财务人员不能的行使权利等,从而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经济秩序混乱,加剧了国有资产的流失。针对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的情况,财务总监委派相对于国有企业的其他监管制度而言具有明显的优势。财务总监制度是国有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后保障国有资产管理和营运有序进行的内在要求,是我国产权制度改革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企业财务总监委派制是指实行两权分离的企业,由企业的所有者委任、派遣主要会计人员代表或董事会监督经营管理者的行为,参与企业财务计划的制定,对重大经济决策与财务收支与总经理联签批准的一种管理制度。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委派制是和会计任命制相对的,它的主要特点是企业的主要会计人员由所有者委派,经营者不得干涉委派财务总监的工作。也就是说,主要会计人员的任用不是由经营者任命而是由所有者委派,经营者不得干预。

一、财务总监委派制度的实施成效

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委派制的推行是强化监督制约机制的有益尝试,促进了会计管理体制的全面改革,是解决目前我国会计领域出现的众多问题的有效措施。wWw.meiword.com

(一)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委派制度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加强会计监督和防治,消除现象的有效举措

各种和罪等经济案件大多与企业的财会工作密不可分,都是经营者直接干预具体经济行为的结果。要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单纯依靠会计监督是不行的,必须由会计信息系统以外的力量实施才能标本兼治。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委派制度抓住了会计监督这一重要环节,由原来的事后监督变为积极的事前防范和事中控制,能更加有效的制止各种违法乱纪、贪污浪费等事件的发生,维护企业所有者的正当权益。

(二)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委派制度加强了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财务总监在实际工作中按照派出机构的要求,大胆的发表意见,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有效减少了国有资产的流失,有利的保证了国有资产的增值。同时财务总监的职能不仅是监督,而是包含在管理和服务之中,财务总监在参与企业预测和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经营者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委派制进一步完善了公司的治理结构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应该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决策权、经营权和监督权三权分离,相应机构相互制约、各司其职。财务总监作为产权代表派驻企业,赋予其代表所有者行使监督权的使命,实际上是承担监事会的监督职能,解决了国有企业所有者监督缺位的问题,这无疑是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四)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委派制度增强了监督力度,降低了所有者的监督成本

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委派制规范了会计工作的程序和会计行为,增强了会计监督的力度。在会计管理中由分散到统一管理,通过建立统一的会计凭证审核制度、收支审批制度等,形成更加规范的会计工作秩序,使单位的财务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另外,企业监督成本包括所有者为获取内部信息花费的费用以及监督滞后给所有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实行财务总监委派制后,财务总监可以将企业内部的败德行为及时向委托人报告,以便委托人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更大的损失。

二、现行财务总监委派制度存在的问题

如同市场经济中其它新生事物一样,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委派制在试行的过程中,还不成熟、不完善,财务总监委派制度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 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委派制法律依据不足,并且与《xxx》、《公司法》中相关规定矛盾,与现代企业制度不协调

在市场经济中,作为出资人的按法律规定享有出资益,履行出资人义务。因此,许多地方规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任命财务总监并派驻到国有企业。有些地方直接从具备一定行政级别的公务员中选拔财务总监,委派人员具有双重身份。这一做法不符合《公司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导致行政主体干预市场经济、财务总监法律地位不明等问题。

(二)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委派制的会计人员的职责界定不清,业绩难以有效衡量

各地所颁布的关于财务总监委派制的规定都能明确规定财务总监的权利,但相应的职责却十分模糊,有的仅仅将其界定为财务监督方面。另外,财务总监的职责和权限都包含在总会计师的职责和权限中,财务总监与总会计师的职责重叠,导致多重领导、效率低下等问题。而且,目前的制度还缺乏将委派会计的经济利益与其对监督企业的评价结论是否、客观、公正直接或间接挂钩的考核机制。

(三)监督对象不明

一个有效的监督机制是监督者和监督对象的有机组合。财务总监由出资人委派而来,应该代表出资人监督董事会的决策行为,由董事会监督经理班子的经营活动。在有些地方财务总监具有董事和财务总监的双重身份,同时从与企业总经理联签的要求看,财务总监的监督对象仅仅是经理班子的经营活动,从财务总监的职责看,财务总监监督的内容包括预算方案、决算方案、投资等,因此它的监督对象包括董事会的决策行为和经理班子的经营活动。财务总监的监督对象有三种不同的界定或解释。

(四)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委派制不能超脱代理关系的局限性

委派财务总监制度在表面上能对经营者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但是采用委派财务总监的做法又产生了新的委托代理关系,即委派者与财务总监之间的代理关系,从而同样会产生财务总监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的发生。被委派的会计人员有自身的效用目标,这一效用目标不可能与委派者的效用目标完全一致,财务总监不可能代表所有者百分之百的行使监督权和决策权。

(五)实际操作困难

首先,财务总监在实际工作中监督无法。监督者和被监督者仅在经济上是不够的,避免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是确保性的必要条件,财务总监即是执行者又是监督者这种安排显然不会取得好的效果。其次,信息传输不畅。财务总监来自外部与经营者有不同的利益取向,财务总监派驻到企业会遭到经营者排斥,经营者会隐瞒对自己不利的信息,致使财务总监无法获得完整真实的信息。

三、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委派制度的完善

财务总监委派制度的改革应遵循四项原则:依法依规,政企分开,制度安排切实可行,改变思路明确职责。根据四项基本原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财务总监委派制度进行完善。

(一)加紧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有效解决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委派制与现行法律、法规相悖之处,从法律上给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委派制一个合理的定位。委派制的逐步推行和完善必须取得法律支持,纵观我国的现行法律,尚没有任何一条明确的关于会计人员委派制的规定。因此,必须尽快制定有关委派制的法律,使以法律手段而不是以行政命令方式向企业委派财务总监。委派会计应当在《公司法》和有关法规规定的权限内行使职权,应当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二)明确委派财务总监的职责和权利,建立一套反映责权利关系的目标考核体系,促使财务总监努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为保证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委派制度工作能取得实效,委派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委派财务总监的职责、权限及与被委派单位的关系,在充分支持被委派单位依法理财、自主管理的前提下,发挥委派财务总监的监督作用,保证委派财务总监能够按照有关规定正确履行职责,而且要在明确委派财务总监的职责和权利的基础上,建立目标考核体系。首先,财务总监应具有坚定正确的理想和信念,有维护国有资产安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善于学习,敢于负责,忠于职守,遵纪守法。其次,担任财务总监的人员应具有扎实的企业财务知识和现代企业管理基础知识,熟悉经济、财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丰富的实务操作能力。再次,担任财务总监的人员应具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善于应变。

(三)国有企业应建立财务总监与总会计师的双轨运行机制

如果仍沿用原来的总会计师单轨运行机制,那么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所有者缺位、经营者失控等问题就很难解决。如果我们用财务总监制完全取代总会计师制,势必会出现以下尴尬局面:要么是无论财务总监怎样尽心尽责,也将因其身份而无法得到企业领导的接受和重视;要么他事实上又变为总会计师,难以担负起代表国家对经营者实行财务监督的重任。无论怎样,都违背了国家派驻财务总监的初衷。因此,建立财务总监与总会计师的双轨运行机制无疑是正确的选择。

(四)促进内部审计制度的实施,促使其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

将财务总监所承担的公司治理、风险控制等工作分解归并后交由内部审计来完成。内部审计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对风险进行管理、控制、评价,从而实现组织目标。内部审计工作的范围要比财务监督宽泛,实际包括公司治理、风险控制等方面。最为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是在企业的董事会中设立董事或外部董事领导的审计委员会,在企业管理部门中设立于财务系统的内部审计部门,内部审计部门直接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工作。内部审计的工作具有监督性,工作范围扩展到公司的所有经营事项。相对财务总监而言,内部审计人员对公司更了解,从理论上讲财务总监的实施效果比不上内部审计制度。因此,在指导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时,应督促企业完善内部审计制度,使其充分发挥监督作用。

(五)改革、规范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

造成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是没有人真正关心企业的成长,没人对企业的最终结果负责。在这种情况下单纯依靠一名财务总监是不够的,要从根本上着手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首先,所有者必须在产权明确的基础上确实在位,以保证对经理人员的有效监督,使企业发展方向符合企业及所有者的利益。其次,企业治理结构要与市场竞争机制相适应。财产权利必须是纯粹的经济权利,因为非经济权利进入市场便意味着,而且财产权利在不同主体间必须有明确的界限,划定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浅谈责任会计制度在公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_会计管理体制论文十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看了浅谈责任会计制度在公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_会计管理体制论文十篇的人,还看了:

机关财务管理制度怎么写及范文

【机关财务管理制度怎么写及范文 第一篇】机关财务管理制度是指为保障机关财务管理工作科学、规范、高效进行所制定的一套制度规定。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对机关财务活动的和控制,确保机关财务的合规性、安全性和效益性。本文将以机关财务管理制度为中心,分析其重要性、原则和内容,并提供一份范文供参考。机关财务管理制度的

服装行业财务管理制度怎么写及范文

【服装行业财务管理制度怎么写及范文 第一篇】服装行业财务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随着时尚业的快速发展,服装行业迅速崛起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然而,由于该行业的特殊性,财务管理已成为服装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对于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和持续增长至关重要。二、目标和原则1.目标:建立有效的财

所财务管理制度怎么写及范文

【所财务管理制度怎么写及范文 第一篇】所财务管理制度是指组织内部为了规范财务活动、提高财务管理效率、维护单位财产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制度。它包含了财务管理的原则、职责和程序等内容,是组织内部财务管理的基础框架。下面是一篇关于所财务管理制度的范文。所财务管理制度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目的和原则为了规

建筑财务管理制度

【建筑财务管理制度 第一篇】建筑财务管理制度是建筑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提高企业经营效益,规范财务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以建筑财务管理制度为中心,探讨其重要性、主要内容和实施策略。建筑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的经营实体,其财务管理面临诸多挑战和风险,如巨额的投资规模、复杂的经营流程、不稳定的市

幼儿园财务管理制度范文

【幼儿园财务管理制度范文 第一篇】幼儿园财务管理制度是指为了确保幼儿园财务运作的规范、合理和有效,保证财务收支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而制定的一套管理制度。下面,我将为你详细介绍一下幼儿园财务管理制度的内容。一、财务管理的目标和原则幼儿园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保障财务收支的透明性、合法性和规范性,以确保幼儿园的

最新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