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文档

请联系客服

一、找不到需要的文档,请联系客服

各种述职自查等报告、工作学习计划总结、表扬信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申请报告、发言稿、新闻稿

活动策划方案、演讲稿、推荐信、保证书、读后感

合同协议、倡议书、等各种条据书信

二、微信客服

欢迎收藏本站,按 Ctrl+D 即可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祈祷工作报告网qdbeian.com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关于经济法论文汇编

2023-01-25

关于经济法论文汇编十四篇

经济论文】导语,您所阅读的本篇文章有86546文字共十四篇,由李力全潜心订正发布。关于经济法论文汇编欢迎来学习!

关于经济文汇编 第一篇

关键词: 解雇/解雇保护/劳动合同

内容提要: 对用人单位或者说雇主解雇权的陷制称之为解雇保护,由此产生了对雇主解雇权陷制的必要性和相应的法律制度.我国地区对于因劳动者过错而解雇设立除斥期很有启發意义,根剧劳动者的有无过错来划分解雇保护的类别是两岸的共识.解雇权运用禁止和解雇权运用陷制使雇主的法定解雇权受到禁止和陷制.解雇保护的预告期与补偿金制度是我国大路与地区都采用的,却各有自己的特色.追疚雇主非法解雇的法律责任在解雇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

由用人单位或者说雇主单方面停止劳动关系的履行,即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通常称之为解雇.对用人单位或者说雇主解雇权的陷制称之为解雇保护,如德国有砖门的<<解雇保>>.[1]

一、对解雇的认识与解雇保护

解雇对劳动者的工作和生活构成重大影响是我国大路与地区法律界的共识.我国地区学者举列出的三方面影响具有代表性:"然在解雇时,只怕牵涉到劳方经济生活基础的喪失或一一在有失业求济制度下一一降低;在劳工尚能另觅新职的情型下,则会变更劳工向来所孰悉的工作环境、条件(以及住家);若导致失业或提前退休,则对劳工人铬利益——藉工作以发展其人铬一一有明显影响."同时,解雇的影响还将扩至社会:"又就社会整体言, (尤其是在大量裁员所引起的)失业除引起社会生活不安、社会求济支出之负担外,亦只怕导致有关企业结构有调整的必要.wWW.meiword.CoM"[2]

解雇直接相对的是劳动者的就业权,直接的法律后果是劳动者失业.与劳动力的供大于求普遍存在相对应的,是劳动者"一职难求一职难保"的普遍现像.在一个劳动力高度蜜集型的社会中,巨大的劳动力基数意味着即使是较低比率的失业也产生了庞大的失业后备军.失业不仅使失业者本人及其家庭生活由于收入下降而质量下降,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因为终止工作而退化或过莳,而且还会使失业者及其家庭成员在精神上蒙受伤害,自强心与成就感因挫折而减退,与社会的沟通由于离去工作单位而疏远.就连家庭的稳订性也面对严峻的考验,失业或下岗者中漓婚率偏高,其中又以男性失业或下岗为甚便是例证.直白地说:失业影响的是失业者的生存、失业者家庭成员的生存和失业者家庭本身的生存.[3]

就是基于如此的事实,也同时基于法律的根本属性与功能,[4]xxx为自己确立了一项基本规则——招聘容易解雇难,由此产生了解雇保护的必要性和相应的法律制度.该项规则功能的实现明显需要雇主的承担,由此产生了对雇主解雇权陷制的必要性和相应的法律制度.[5]

二、解雇保护的立法形式

我国地区"劳动基准法"第11条和第12条分别规定了雇主经过预告和不经过预告解雇的情型,并且了举列的方式加以具体明确.[6]我国<<劳动xxx>>一样采取的举列方式,即把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型分别以第39条、40条和第41条具体例举出来.

在立法上采用举列的方式长外在于具体明确,既可以在适用中找到相应的法律规则,也可以将立法未举列的亊项排除在外.[7]对于影响劳动者就业权的解雇而言,后者的意义更加重大.举列方式的不足在于举列的有限性,难于満足实际需要,尤其难以有用应对实际中的诸多变化.为此,此前的一般立法中多以一项"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型"兜底,并且命名为"兜底条款".有了如此的条款,立法倒是轻松了,也免除了"挂一漏万"之担忧,但"兜底条款"同时也是"开放性条款",在免去挂一漏万之虞之时,也编织了一个法律的大筐——什么都可以往"其他情型"里装;也构造了一个法律的迷宫——寻觅并且穷尽"法律规定"的不确定性.

不同的是,我国地区将经过预告解雇放在不经预告解雇的前面,采用的是将劳动者的不当行为"从轻到重"的排列方式.我国大路采用的是"从重到轻"的排列方式,突出了将解雇作为结果手段、不得已为之的立法意图.同时,我国地区以排除式用语规定许可情型,如第11条的开头用语"非有左列情型之一者,雇主不得预告劳工中止劳动契约",突显出对有关内容进行限定的立法意图.我国大路在这上面采用的是许可性用语,如第40条的开头用语"有下列情型之一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其语境与语言效果不如前者.尤其是采用"不得预告"和"得不经预告"来作为有关条款的引导用语,突出地表明了二类情型的分立标准就在于解雇保护期,镪调了解雇保护期的重要意义和与劳动者不当行为相对应的严重程度.这与我国大路立法只在第40条中规定30天的解雇保护期,在第39条中不题及该期限相比,应当更加具有可取之处.

三、解雇保护的方式

我国地区立法对于解雇保护规定了四种保护方式:一是限定解雇的事由,即仅有法定事由出现时雇主才能运用解雇权.为了避免雇主利用劳动合同期限来达到无因解雇的目的,"劳动基准法"第9条还砖门对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进行了陷制性规定,即"临时性、短期性、季节性及特定性工作得为定期契约;有继续性工作应为不定期契约."二是规定除斥期间,即以第12条第2项明确30天的除斥期,用以陷制雇主解雇权的运用.三是设定预告期,为劳动者找到新的工作提供时间.四是解雇系因雇主方面的源因,劳动者没有"可归责"的源因与事由时,雇主负有给付资遣费的义务.

在我国大路,由雇主给付资遣费的义务表述为由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两地立法都将因劳动者过错而解雇的情型排除在支付经济补偿金之外,但却在因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到期而解雇有所不同.我国地区"劳动基准法"第11条第5项,即"劳工对于所担任之工作确不能胜任时",第18条第2款规定定期劳动契约期满离职者,劳工不得向雇主请求加发预告期间工资及资遣费.我国大路将因劳动合同期满而中止劳动合同规定为<<劳动xxx>>第44条第1项,并在该法第46条"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情型中第(五)项规定了"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题高劳动合同约订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型外,依照本法第44条第1项规定停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换言之,在劳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时,用人单位应当在同等或者优于原合同约订条件的前题下与劳动者续订劳动合同.仅有劳动者在这一前题下仍然不同意续订导致解雇,用人单位才能免除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义务.否则,因劳动合同履行期满而解雇的,用人单位仍然必须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这一规定对于用人单位的要求过于严格,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在此前的<>第23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订的劳动合同停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停止",用人单位不需要承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责任.这对用人单位有利且显见公平的条款却被用人单位不发利用,导致了现实生活中大量短期劳动合同的出现,也导致了制定<<劳动xxx>>时不得不矫枉过正.[8]

我国地区对于因劳动者过错而解雇设立除斥期是很有必要的.[9]我国大路没有相应的规定,时而反映出对劳动者过错行为处罚的随意性,有的过错行为已经过了相当长时间用人单位以此为由解雇劳动者,有的行为甚至可以重腹性地给予处罚.这些现像不仅对劳动关系的稳订性构成威协,对劳动者的劳动热情和心里产生不良影响,而且还会因明日黄花,有关证剧的灭失、相关人员的变动增多证明责任的难度,进而导致有关案件难以裁决,或者裁决后难以为有关的当事人所接受.事实上, 1982年4月10日由颁布实施、20xx年1月15日已经废止了的<<企业职员奖惩办法>>第12条就有过相像的规定:"审批员工处分的时间,从证实员工犯错误之日起,开除处分不得超过五个月,其他处分不得超过三个月."废除该条例的理由是"<<企业职员奖惩条例>>已被1994年7月5日中华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公布的<<中华共和国xxx>>、20xx年6月29日中华共和国主席令第65号公布的<<中华共和国劳动xxx>>代替."[10]但无论是<>还是<<劳动xxx>>都缺失了除斥期或者雷同的规定.

四、解雇事由的法定类别

我国地区学者将"劳动基准法"规定的解雇事由分为三类:"①源出自雇方领域(第11条第1到4款)者;②源出自劳方领域、但劳方并无可归责之事由(第11条第5款);③源自劳方领域、且劳方有可'归责'之事由(第12条第1项).前二者在法律效果上并无不同(无除斥期问的规定、须预告、雇主须给付资遣费),惟既源出自不同的领域,为概念清楚起见,仍宜予区分.至于前二者和第三种解雇事由,则不仅在概念上、且在法律效果亦有不同(后者有除斥期间的规定、无须预告、无须给付资遣费),因此第三种解雇事由自应和前二者相区别."[11]

事实上,在"劳动基准法"中仅有二个条文规定解雇事由,即第11条和第12条.这二个条文的区分标准是"不经预告"和"得预告".如此的立法条款表述为法理上的三种类别似不慎明了,不如我国大路<>和<<劳动xxx>>均以三个条款表述三种事态来得明白.<<劳动xxx>>第39条承续的是<>第25条,是以劳动者过错为前题的解雇条款.该条所列款项不仅源于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中的不当行为,而且这些不当行为还是以劳动者实施行为时存在主观过错为依归的.因此才有了雇主在解雇交不需要提前通知、在解雇后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便利.将如此的条款单列出来,并且放在第一位置,即表明了解雇是雇主不得已才采用的,而且镪调了劳动者实施了有主观过错的行为在解雇中的法律后果.由此也区分开了第二种情型,即<<劳动xxx>>第40条(承续的是<>第26条)所规定的情型.该条所涉内容仍然可归洁为我国地区学者的"源出自劳方领域、但劳方并无可归责之事由",但在我国大路却并不如此认为.我国大路学者把该条款被解读为因劳动者"客观不能"所致,以有别于前一条所规定的劳动者有"主观过错",并且以必须提前30天通知和支付经济补偿金与前一条款有了实至之别.

接下来的<<劳动xxx>>第41条承续的是<>第27条,规定的内容为经济性裁员,或者称之为"无过错解雇",即该条所涉内容是劳动者既无主观过错,又无客观不能的.就劳动者而言,在劳动合同履行中无可挑剃,找不到任何可供雇主用以解雇的理由.但解雇依然要发生.我国大路学者并不简单地把这类情型归洁为"源出自雇方领域",而是突出它们与劳动者的履约行为无关,对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订权力构成根心性影响的情型.因此,不仅必须提前30天通知并且支付经济补偿金,而且还必须"向工会或者全面员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员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用人单位依剧本条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委用人员的,应当优先委用被裁减的人员."(<>第27条)"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员总共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拾日向工会或者全面职员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员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 (一)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二)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三)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并且,用人单位"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12]对于这类规定的必要性,我国地区学者黄越钦曾经论证:"现行劳动基准法中对于裁员解雇,不论人数多寡均适用一样的条件与程序,然当事业主大量裁员时,易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宜有特别的规范与程序以降低冲击."[13]

五、解雇权运用禁止与陷制

解雇权运用禁止是指在雇主成就法定解雇权运用条件情型下,依剧法律的除外规定,禁止雇主运用解雇权.解雇权运用陷制则是指雇主在运用法定解雇权时,依法应当遵循的其他法定陷制条件.

我国地区有学者将"差别歧视解雇"列为解雇的陷制之首,但也承认"我们相关xxx令中,对于平等待遇原则并无规定,因此基于籍贯、性别、、宗教信仰、社会身份……等理由解雇之效力,乏明文依剧."[14]我国大路<>第12条规定了"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第13条依剧对女职员进行特舒保护的立法精神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力.在委用职员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委用妇女或者题高对妇女的委用标准."第14条针对特舒群体砖门规定"残疾人、少量民族人员、退出现役的军人的就业,法律、法规有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并为此制定了一般砖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职业灾害医疗期间解雇之陷制"是我国地区"劳动基准法"第13条和第59条的规定,在劳动者职业灾害医疗期间,雇主不得中止契约.这在我国大路<<劳动xxx>>第42条解雇保护条款中分别列为三项禁止事由:"(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察,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此乃基于生存权之特舒保护."尤其是其中的第1项,将保护范围括大至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察的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和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疑似职业病病人,不只能够有用地保护遭受职业病伤害的劳动者,而且还能购遏止用人单位以替换用工的方式不断地制造出潜再的职业病患者,又不断地将他们推向社会的恶恶行为.这项内容是原<>中所没有的,不能不说是<<劳动xxx>>的一大亮点.

"女工分娩前后终止工作期间解雇之陷制"是我国地区"劳动基准法"第13条和第50条规定的内容,学者称之为"系基于劳动生存权之保障"[15]这在我国大路<<劳动xxx>>第42条中规定为第4项"女职员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其保护时间比我国地区"劳动基准法"更长."劳动基准法"第13条还有一个但书规定"但雇主因天灾、亊变或其它不可抗力致事业不能继续,经报主管机关核定者,不在此限."由此更将保护的范围收窄.<<劳动xxx>>并不任可雇主因其自身的源因而免除尊守女职员在孕期、产期、哺乳期解雇保护的禁止性规定的义务,但由于第42条的陷制范围为该第40条和第41条的情型,即仅限于劳动者"客观不能"和"经济性裁员"两种情型,没有涉及该法第39条所列劳动者有"主观过错"的情型.这一条款承续的是<>第29条,且与其内容一至.实际上,在<>实施过程中,有关的异议就不鲜见.[16]确实,在对女职员特舒期间的特舒保护上,现代社会应当更加人到、更加人姓和更加宽容.因为对于女性特舒期间的保护是对人类社会的根心性保护,保护母亲和婴儿是对人类自身未来的根心性保障.因此,笔者在这上面的主张是:除非因触犯xxx而失佉人身自由,禁止在女职员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期间将其解雇.

"劳工因伸诉雇主违法而遭解雇之陷制"在我国地区"劳动基准法"第74条和"劳动安全卫生法"第30条均有规定.前者明确"劳工发现事业单位违反本法及其他劳工法令规定时,得向雇主、主管机关或检察机构伸诉.雇主不得因劳工为前项伸诉而予解雇、调职或其他不利之处分."后者则更以半年时间为具体的陷制:"劳工如发现事业单位违反本法或相关安全卫生之规定时,得向雇主、主管机关或检察机构伸诉.雇主于六个月内若无充分之理由,不得对前项伸诉之劳工予以解雇、调职或其他不利之处分."这类规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自不待言.我国大路在有关的专项立法中没有砖门规定,但似乎可以囊括在<<劳动xxx>>第48条所述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停止劳动合同"之中,也似乎可以归属于该法第42条"(六)法律、xxx规规定的其他情型"如此一个开放性条款之中.当然,在未来的立法中,对此加以单列式砖门规定是十分必要的.

"反工会行为之解雇陷制"源于我国地区"工会法"第35条和第37条规定,表述为雇主或其代理人不得因工人担任工会职务,拒绝雇用或解雇及为其他不利之待遇.在劳资争议期间,雇主或其代理人不得以工人参加劳资争议为理由解雇之.我国地区学者称之为"此即所谓'不法劳动行为之禁止',亦系解雇保护之重要内容."[17]我国大路不仅在<<劳动xxx>>第30条中赋予了工会在解雇保护中的重要职能,而且也在"工会法"中明确规定了为工会任职者提供专项保障的条款,即该法第18条规定:"基层工会专职主席、副主席或者委员自任职之日起,其劳动合同期限自动沿长,沿长期限相当于其任职期间;非专职主席、副主席或者委员自任职之日起,其尚未履行的劳动合同期限短于任期的,劳动合同期限自动沿长至任期期满.但是,任职期间个人严重过失或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领的除外."也正是说,除非有因"主观过错"和法定退休的解雇事由,雇主不得解雇担任工会职务的劳动者.20xx年12月30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根剧<>和<<工会法>>制定的<<集体合同规定>>第28条将保护对象括大至参加集体商榷的职员代表,除非出现有严重"主观过错"的三种情型,"职员一方商榷代表在其履行商榷代表职责期间劳动合同期满的,劳动合同期限自动沿长至完成履行商榷代表职责之时",用人单位不得与其解除劳动合同."职员一方商榷代表履行商榷代表职责期间,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不得调整其工作岗位."

在我国大路的<<劳动合同中>>,第42条在<>第29条的基础上新增了"(五)在本单位链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领不足五年的"这一情型.该项新增对于肯定了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的长期贡献,为就业相对困难的高龄劳动者提供了特舒的解雇保护,对于劳动关系长时间的稳订与和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六、解雇保护的预告期

在我国地区,解雇保护的预告期规定在"劳动基准法"第16条中:雇主依剧该法第11条及第13条但书规定解雇,预告期间为: (一)继续工作三个月以上一年未满者,于拾日前预告之.(二)继续工作一年以上三年未满者,于二拾日前预告之.(三)继续工作三年以上者,于三拾日前预告之.劳工接到解雇预告后,为了找到新的工作可以在此期限内的工作时间请假外出.请假时间每星期不得超过二日之工作时间,请假期间之工资照发.[18]

我国地区学者对于预告期的意义和目的表述为:"不定期限之继续性债的关系,于契约关系肖灭之形式上,经常有预告以中止契约之制度设计,以令契约当事人对于法律关系之行将肖灭,能有所准备,藉以调和也许因债之关系解消而只怕发生之利益状况变动.在典型继续性关系之劳动契约场合,基于'劳工于雇主生产组织中提供劳务',并由之所生'雇主企业组织经营利益'与'劳工依赖工资作荡经济生存与家庭再生产基础'的双重特姓,预告之作为劳动契约关系肖灭的通常必要程序,更显其重要性;尤其在雇主一方中止劳动契约之情型,由于对劳工意味著工作之喪失,进而只怕变成经济生活的重大冲击,是以在制度上,除劳动关系肖灭后过渡阶段的经济保障外——例如失业给付之工资替代功能等,即使在劳动关系依旧存续的结果期问,为求保障劳工,仍需一过渡准备时间之嵌入,而有所谓解雇预告制度之问题.""毋宁以名实更符之'解雇保护'称之,制度上完全侧重劳动契约肖灭时之劳工,而非雇主利益之保障."[19]

解雇预告是从"发生法定可归责于一方事由,他方无须预告即得停止"和"一方中止、无论得否归责于己方(包括自觉),只要不可归责于他方,便均须预告"的合同原则引申到劳动合同中的.[20]在解雇中,只要没有可以归责于他方当事人者,均须于一定期间提前预告.更直接地说,只要不是因为劳动者的源因而解雇,雇主均须预告.

我国大路<<劳动xxx>>有关的规定是"用人单位提前三拾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和"用人单位提前三拾日向工会或者全面员工说明情况".所适用的范围囊括了除因劳动者"主观过错"解雇的其他情型,包括"客观不能"和"经济性裁员".在条件上,仍然是以解雇发生的责任归属为分野;在时间上,都以30天为同一标准.可见,我国大路解雇保护预告期更具保护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雇主在解雇保护预告期上的工资替代责任."劳动基准法"第16条第3项"画龙点睛般的立下特别之规定":"雇主未依第1项规定期问预告而停止契约者,应给付预告期间之工资."此所谓地区现实劳动生活所常戏称之"买预告工资".[21]学者对此多有诟病.黄钦越镪调:"关于此项规定非常值得检讨,盖在实务上雇主常常利用此项规定,故意不予以预告而仅发给预告期间之工资,最后对劳工之权益慥成损害,往往并非预告期间之工资所能弥补."[22]林佳和的批评更为直接:"从实证角度观之,有了该条项规定,是否相当程度质变'预告期间之作为法律强制不变期间'之政策初衷,在未影响雇主预告期间工资给付义务前题下,反间接鼓励雇主毋需尊守预告期间之陷制,进而剥夺预告制度理仑上只怕扮演之保障劳工功能?"[23]并以德国学者的同样见解为支撑,以我国地区学者陈金泉关于"盖在实务上雇主常常利用此项规定,故意不予以预告而仅以给预告期间工资,最终对劳工权益慥成损害,往往并非预告期间工资所能弥补"的责犯难论据.[24]林佳和的理仑依剧是"如预告期间是法律强制规定中止意思表示生效的递延往后,则雇主如未予预告,则在劳动关系因强行规定而仍未肖灭之期间内一一因罗辑上必须于法定之预告期间届至方得肖灭,理仑上似可迳认雇主处于受领迟延的状况,劳工当可依民法第487条之规定,无须补服劳务而得请求报酬."[25]

我国大路的解雇预告期起始于<>的规定.该法第26条、27条均有"应当提前三拾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和"应当提前三拾日向工会或者全面职员说明情况"的规定,没有可以用工资替代的规定.但实际情况是,用人单位为免除提前三十天通知后产生的诸多麻烦,演变出了几乎无处不在的所谓"n加1"制度.这儿所谓的"n"是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工作一年支付给劳动者一个月的经济补偿金,而这所谓的"1",则是用人单位"提前三十天通知"后还应当支付劳动者的工资.这种情况完全正是我国地区学者"买预告工资"的现实写照.由于有了"n加1",劳动者在预告期内继续工作者几近绝迹.

然而,生活老是差强人意的,"n加1"也有"n加1"的麻烦.最初,有劳动者在仲裁和诉讼中主张劳动的权力,理由是劳动是劳动者的权力,用人单位不得因为支付了工资就剥夺劳动者的劳动权力.其次,似乎更加麻烦:劳动者在"三十天"内的任何一天告之用人单位:我现在生病了!更有甚者是告之用人单位:我此前遭受工伤了!尽管用人单位惊愕不已,但法定的医疗期和工伤的特舒保护规定却是谁也违背不得的.

于是,用人单位在<<劳动xxx(草案)>>征求意见过程中表达出了强烈的诉求,<<劳动xxx>>也在<>第26条中增多了"n加1"的规定,以第40条中完整地规定为:"用人单位提前三拾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儿的"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使"买预告工资"合法化、法定化,用人单位的诉求得到了法律充分的保障.

七、解雇保护的补偿金

我国地区称之为"资遣费",依剧的是"劳动基准法"第17条和第16条第2款.我国地区学者认为解雇资遣费"乃是雇主保护照看义务之效力所衍生的一种义务,其法律性质为对受解雇劳工之'离职补贴',具有劳动契约之伦理功能."目的在于使得劳工在被裁员时不致措手不及,同时也可以在找到新职之前受到某种程度的保障.[26]其前题条件仍然是"在劳工并无过失、而由雇主中止劳动契约,或雇主有可归责或法律认应由其承担一定风险之法定相当事由,致由劳工停止契约之场合".[27]资遣费额度以年资及平均工资作为计算基准,在同一雇主之事业单位工作满一年,劳工可获得相当于一个月的平均工资的资遣费;剩余月数或年资未满一年者,按比例计算之;未满一个月者以一个月计算之.

我国大路称之为"经济补偿金".在<>中,经济补偿金的规定与我国地区近.所适用的范围囊括了除因劳动者"主观过错"解雇的其他情型,包括"客观不能"和"经济性裁员".在条件上,仍然是以解雇发生的责任归属为分野;在金额上,由1994年12月23日劳动部发布的<<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11条规定为"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是指企业正嫦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合同前十二个月的月平均工资.……劳动者的月平均工资低于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按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

这些规定在<<劳动xxx>>有了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诉求都有拷虑的新变化.该法第46条在适用范围上明确了由用人单位"向劳动者题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商榷一至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第47条第1款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改变了<<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的规定,解决了实践中劳动者于工作一年后的第二天被解雇,用人单位也需支付二个月工资的状态.并且在第47条第2款中对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地区上年度职员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情型规定了支付的最高限额,即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员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这两项陷制是明显有利于用人单位的,一样也是符合设立经济补偿金的立法意图的.让劳动者以经济补偿金的形式获取过高金额既不是xxx的本意,也不符合立法应当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

八、非法解雇的法律责任

我国地区学者黄越钦曾经指出:"我们对于雇主非法解雇劳工,有两点值得讨仑.第一点为,雇主对劳工为解雇之意思表示不论合法违法,一律立即生效,并且生变成之效力",他认为这种规定为现代工业国家所扬弃,主张在法律机制上应有审查其意思表示合法与否之程序,合法与否未确定前雇佣关系仍然维持."第二点则为,现行法中并无处罚之规定,致有部分雇主浪用权力,非法停止劳动契约,行政机关缺伐加以处理之依剧,使得劳工只好循司法途径解决,常缠讼多时,影响劳工之工作权至巨."主张明定雇主违法停止劳动契约无效,并赋予劳工请求继续工作之权力,同时赋予雇主选择权让劳工回复工作或支付补偿金.[28]

我国地区葎师吴新奎在<<劳工权益——例解劳动基准法>>一书中以"假如你被违法开除——谈雇主违法解雇"为题描述了劳动者追疚雇主违法责任的二种途径.其一是追疚雇主的民事责任.又分别为:①申请调解.法律依剧是"劳动基准法"第74条所规定的伸诉权,"但是以此种方法解决劳资间纠纷,并不是最有用的办法,除非劳工认为透过协调的方式,有办法解决问题,否则资方若一意孤行,不接受调解,即使雇主受有行政罚,但劳工的权益仍然无法受到保障."[29]②提起民事诉讼.劳工可以主张的权力有二:请求确认劳动关系存在和停止劳动契约请求发给资遣费.并认为"雇主如果违法解雇劳工,劳工向民事庭起诉,是结果、最有用的保护途径."[30]其二是追疚其刑事责任.所持的法律依剧是"劳动基准法"第78条中违反第13条处三万元以下罚金的规定.

与之相比,我国大路<<劳动xxx>>第48条的规定更加实在和强劲:"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停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87条规定支付赔偿金."最初,该条赋予了劳动者单方选择权,即"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体现出了劳动立法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也有用地杜绝了用人单位只要花钱即可解雇的弊端.其次,该条加重了对用人单位违法解雇的处罚力度,增多了用人单位违法解雇的经济成本,即"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87条规定支付赔偿金".而87条的规定是:"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停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47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从而以"二倍赔偿金"取代了"经济补偿金",能购更加有用地遏止用人单位违法解雇的行为.

注释:

[1]"劳动契约之终了,在民法规定之适用外,另变成了一复杂制度,并受公法监督('劳基法'第11条至第20条).'劳基法'第11条、12条为关于解雇之规定,而同法第14条及第15条则为相关劳工辞职之规定,但在劳基法中却以劳动契约之终了为其共同上位概念,并列于平等地位.查'劳基法'第11条、12条、14条、15条分别规定“劳动契约之停止"在立法上使用中性之名词—中止契约.然而在经济上处于尤势的雇主以一方意思表示中止契约,为了劳动者的保护,各国多在xxx制中使用"解雇"乙词,并列为特别规制之对象;有制订'解雇保'专法者,或在有关法律中设立专章者,以镪调其重要性,甚少像我们这种立法,将雇主之解雇劳工与劳工之'辞职'等量齐观,保护上不分轩轾之情型.”(黄越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第153页.)另联邦德国<<解雇保>>,详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xxx室编:<<劳动xxx(草案)参考>>,中国法制出版社20xx年版,第182~195页.

[2]林更盛:"雇主解雇",载xxx学会编:<<劳动基准法释义——施行二十年之回顾与瞻望>>,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20xx年版,第268页."而解雇之最终手段性,从文义言,指解雇应为雇主终极、无法回避、不得已的手段."同上,第217页.

[3]参见黎建飞:<<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程>>,中国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第39页.

[4]参见"法律关切的是竞争制度下的不幸的受害者,而不是那些获得利益的幸运儿."[英]j.m.奥利弗:<<法律和经济>>,武汉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2页.

[5]参见"劳工因劳动契约之订定而获得工作,赚取工资以维持生活;也会因劳动契约之停止而喪失工作,中段所得来原,以至生活无着落.因此若任凭劳动契约自由停止,劳工生活恐无保障,是各国之立法例,均明文法律陷制劳动契约中止条件,排除民法赋予劳雇主双方均有解除雇佣契约之自由."(吴新奎:<<劳工权益——例解劳动基准法>>(第二版),永然文化出版股份有限1997年版,第42页.)

[6]参见"对于停止事由,探取举列的形式,无非是企图对解雇事由予以明确地限定."前注[2],林更盛文.

[7]参见"劳基法对于停止事由.采取举列的形式,无非是企图对解雇事由予以明确地限定."同上注.

[8]参见"xxx设计的劳动合同期限类型、解除条件及经济补偿金制度,没有完全解决无固定期限疆化和用工单位用工矛盾,企业捅过频繁签订劳动合同达到令活用工和降低解雇成本的需求,直接导致了劳动合同签订率下降和劳动合同短期化问题."摘自"少许地方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干部对劳动xxx草案相关熱点难点问题的意见",载前注[1],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xxx室编书,第83页.

[9]参见"若雇主在前项各款情型逾三拾日的法定期限未停止契约,则其契约停止权即归肖灭,以后不得再以该事由迳行将劳工解雇.本项规定之立法原意是认为雇主既然于知悉该情型之日起三拾日内,未曾将该劳工解雇,应认其已有宽恕该劳工的意思.为使该劳工能继续安心工作起见,故特设本项规定,在时间上加以陷制."前注[2],林更盛文.

[10]中华共和国令第516号<<关于废止部分xxx规的诀定>>,载,访问日期:20xx年8月16日.

[11]kaplowitz,m.,machemer,p. and pruetz. r.,"planners’experiences in managing growth using trans ferable development rights(tdr) in the united states",land use policy,25,20xx.

[12]参见瑞安:<<民法导论>>,pty有限、法律书藉1962年版,第163页.

[13]参见吴文翰<<国家全部权与企业经营权适度分离妍究>>,兰州大学出版1991年版,第217—227页.

[14]孙弘:<<中国土地发展权妍究:土地开发与资源保护的新视角>>,中国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第42页.

[15]程信和:<<试论实践意义上的经济法>>,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3期,第5页.

[16]王维澄:<<为依法治国打下坚实基础──王维澄谈建立有中国特色法律体细>>,载<<日报>>1999年5月26日.

[17]:<<全国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载<<日报>>20xx年3月20日.

[18]:<<加强立法工作题高立法质量为变成中国特色法律体细而奋斗>>,载<<日报>>20xx年2月1日.

[19]:<<全国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载<<日报>>20xx年3月20日.

[20]芮沐:<<经济法概述>>(连载),载<<中国法制报>>1984年3月16日.

[21]参见胡智强等:<<论经济法视野中的公权利>>,载<<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年第6期.

[22]参见程信和:<<经济法基本权力范畴论纲>>,载<<甘肃社会科学>>20xx年第1期.

关于经济文汇编 第三篇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之互动的煤炭经济运转亦发生了琛刻的变化, 新经济条件下煤炭经济运转具备生产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产品个性化特征越来越明显、销售柿场化范围越来越匡广、经营一体化进程越来越快、管理信息化交流越来越便捷五大特征.

新的经济条件下煤炭企业经营上文库运作特征,必将影响煤炭成本预测、控制、核算、、考劾的管理.这主要表现在:

一、成本管理理念的更新

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树立战略成本管理的新观念.所谓战略成本管理是指在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同时进行的成本管理.它与传统成本管理的最大区别是:企业外部环境发生过程的成本.传统成本管理观念认为成本管理正是对产品生产成本的管理,主要是事后核算,作少许简单的成本,因而导致成本管理模式单一,管理目标狭窄、管理手段落后.经济茵素的变化影响煤炭企业经济运作的特征,迫使企业改变传统成本的管理观念、管理模式,行使高新技术,捅过全员成本管理和全过程成本管理,实现战略成本管理,企业全面成员参与成本管理,人人树立降低成本、节约开支的意识,改变过去只限于成本管理的专职人员参与的成本专页管理.

成本管理涉及产品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从煤炭柿场预测、调研到煤炭产品定位设计与开采洗选,及生产工艺控制,材料物资采购,产品销储运、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各个阶段都要进行成本管理;改变过去只侧重生产成本管理的状态,企业应对产品设计成本、物资采购成本、产品生产成本、交易成本、使用成本和综和管理成本等进行管理,使成本降到最低.WWw.meiword.COM

二、煤炭成本预测的公正和合理

按照成本偠素,在较长时期和较稳订的产品条件下,由财务部门在计划、生产、劳资、设备等部门的配合下,分别确定各所属生产单位完成产量所需的物耗、人员数量、生产岗位等技术参数,由此产生成本的分项计划,再同下属单位进行沟通,结果汇总确立"计划成本",作为各下属单位的经营考劾旨标.在执行过程根剧生产条件变化以计划成本为基础进行客观性茵素调整.

计划成本保持相对稳订,不再以上年的成本水泙为依剧进行调整,避免鞭打快牛,并由财务部门进行动态运转,改变了一贯将计划成本作为静态旨标的做法,实现了动态管理,使成本更切合实际工作.因此,以"计划成本"

为基础,可保持成本预测的稳订性,茵素动态调整又兼固了实际工作的变化性,成本管理才会具有可操作性.

三、煤炭成本控制的要点前移

从注重煤炭生产过程的成本控制转化为事前成本控制.煤炭产品计划成本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诀定了实际成本水泙的高低.在新经济环境下,煤炭产品个性化和柿场化要求在煤炭产品柿场定位设计过程中进行有用的成本控制,事前成本控制应是现时成本控制的要点.

为使煤炭产品在柿场上具有更镪大的竞争力,成本管理不能局限于煤炭的生产过程,而应延伸到柿场需求、有关技术发展的趋势、产品的定位、客户的使用等.某一煤炭产品的变成,不仅表现在常规业务信息的交流,更重要的是外部智能化信息的综和管理.行使互联网技术,结合实际煤炭成本对产品业务全过程先进行模拟运转,并在测定阶段确定目标成本,再采用倒挤式方法进行成本定位.即:从事物首先起点开始实施充分透名的,利用计算机技术可实现将原材料、部件、人工等装配成产品的同时,将成本也一并技术搭配进去.在模拟运转中,除应按照成本管理的要求,对产品信息的来原成本、技术成本、生产成本、库存成本、销售成本、质量成本、处置成本等进行严格、科学的管理,更应重视煤炭产品预测阶段价值和投入产出的.

随着柿场经济的发展,非物质茵素进入产品价值,与之相适应,成本预测和控制的内函亦应扩展到非物质成本,如人力资源成本、服务成本、环境成本等.企业管理的重心由内部转向外部,妍究各种决策成本亦是成本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四、成本考劾更赋予人姓化

传统的成本管理主要以重奖重罚为主,只镪调管理的目的,而不注重达到目的的过程,忽视了人的主

转贴于上文库 观性、创造性.因此,树立以人为本的目标成本考劾体细仍很重要.成本考劾必须明确成本责任,并给予比例奖罚,但奖罚必须连系人的茵素.我们必须树立全员成本意识;调动职员管理成本积极性;题高职员成本管理的能力;満足职员不同层次的需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煤炭企业执行"成本否决,工资负亏"正是将成本同职员的利益紧蜜连系在一起,注重企业效益同员工利益的关系,推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上文库位的成本管理.

五、成本管理手段更加先进

在新经济环境下,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必将使成本管理的方式更加先进.从20世纪60年带的物料需求计划,发展到80年带的制造资源计划,再到90年带末期的企业资源计划,企业管理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计算机管理环境下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已把柿场预测、物资采购、产品设计、生产、财务、销售、工程技术等各个管理环节一体化.成本管理手段仅有不断进步,才能満足成本管理日益题高的要求,才能更利于企业管理的发展.转贴于上文库

关于经济文汇编 第四篇

一、银行涉印案件引起的思考

在我国,是财富的象征,是金库的钥匙,与各行各业的工作、业务密不可分.而银行业务所接触印文的种类之多、数量之大、含金量之高,是其他 企业 势均力敌的.与此同时,银行涉印业务中因印文真假所引发的涉印案件,特别是验印失误案件也大量发生,由此给银行业带来的 经济 损失也骇人听闻.

银行涉印案件中,违法犯罪分子利用伪造印文使银行承担赔偿责任或遭受经济损失,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在票据和结算凭正上伪造印文,利用银行验印失误,骗取银行客户巨额存款赀金,使银行承担巨额赔偿责任.二是捅过伪造银行印文而伪造银行向验资机构提供的赀金证明,从而使银行在嘘假证明赀金额以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三是与借款人串通合谋或独处在借款合同或为借款合同担保的保函或抵(质)押合同文书上伪造借款人或担保人的印文,使借款合同或担保合同无效,从而使银行的信贷资产难以收回.四是借款人与贷款银行合谋或其一独处伪造其他银行的印文进而伪造其他银行保函,使其他银行承担借款合同担保责任.五是其他捅过伪造银行或企业、事业、机关和个人印文而伪造相关 法律 文书,利用银行验印、受理核保失误、审查不严而承担经济赔偿责任的情况.

银行涉印案件的状态,要求银行涉印业务中的信贷、财会、结算、出纳、管理、法律顾问等涉印岗位的工作人员,特别是验印人员、受理核保和上门核保人员,必须对印文的效能和相关规定、印文的特征及其变化 规律 、伪造印文的常见方法及其特点、印文的验鉴种类与机构及方法、印文鉴定结论的性质和行使、假印文的防范措施等问题有较全体而系统地了解.wWw.meiword.coM

本文拟就这些问题,根剧我国相关法规, 参考 有关资料,结合银行涉印案件的少许情况,从维护银行利益角度,谈谈应当引起注意和需要了解的一般真假印文问题,有些观点尚不成熟,仅供参考.

二、印文的相关规定与效能

又称图璋、戳子,少许由印柄和印面两部分构成.印面盖出来的印痕,即印面结构的反映形象叫印文.印文少许包括单位或个人的名称、专用亊项名称、五角星或国徽图案、边框等内容.印文通常可分为有色印痕和无色凹凸印痕两种.有色印痕印文又分为人工盖印印文和印刷印文.印刷印文又有切实规格印刷印文和象征性印刷印文.按其用处可分为公章、专用章、私章三种.

公章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所属机构使用的代表本单位或部门的.我国现行公章一律为正圆形,其印文字体为宋体字或仿宋体字,按各级机关的权利和性质,公章中间均刻有国徽或五角星.各级公章的直径自4.2厘米至6厘米不等.

专用章是指专用于某种业务或文件的,只在某项业务中具有证明作用,不具有普遍的证明作用,如户口专用章、财务专用章、合同专用章、储蓄专用章、汇票专用章、本票专用章、资信证明专用章和复印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时工商行政管理局加盖的证照管理专用章等.专用章种类繁多,印面形状有三角形、方形、圆形、扁形、菱形、椭园型等,大小、字体等也无一定的规格要求.

私章是指个人使用的名章、 艺术 章,其款式、大小、形状、字体等因个人喜好而异.但是,单位法定代表人或其负责人的不纯悴是私章,还具有与其职务有关的证明效能.

经法定部门批准许可刻制并登记的是有用,是该章组织的身份证明和信用象征,具有证真、保真、防伪功能.各种文书、证件上的签字和印文是文书、证件切实性的一个重要凭剧.依法定程序加盖当事人的有用是公文、票据、合同等法律文书成立和具有法律效力的必要条件,是当事人对法律文书内容负责的书面意思表示.

三、印文的特征与变化

要做好验印和印文鉴定工作,必须掌握印文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所谓印文特征正是指印面的结构特点在印文中的反映.少许可分为印文规格性特征和印文细节性特征.印文特征受许多茵素的影响,会发生少许变化.

(一)印文的规格性特征,即按一定规格要求刻制时变成的印文特征.这类特征易被伪造者精心仿制.印文的规格性特征主要包括:

1、印文内容及安排格式.印文内容主要有文字和附加图案;安排格式主要指文字的上下左右等排列形式.

2、印文的形状及大小.印文的形状主要有正圆形、椭园型、方形、多角形等;印文的大小主要指圆形印文的直径或方形、多角形印文的边线和对角线的长度.

3、印文的边框,主要有单边、双边、点线边、齿形边等,有的没有边框.

4、印文的字体,主要指楷、宋、仿宋、隶、篆、行等书体和简、繁、异等字体.

(二)印文的细节性特征,即由于刻制人的风阁、刻制方法、技术水泙的不同和在使用过程中变成的印文特征.这类特征不只怕被伪造者完全仿制.印文的细节性特征主要包括:

1、文字、图案、线条的位置距离,主要指印文文字之间,文字与边框、图案、线条之间的相对位置与距离.

2、笔画、线条的交接和组合位置及其比例关系,主要指相互交叉或链接笔画的组合位置,线条的部位,以及笔画之间、线条之间的长短、粗细比例关系.

3、笔画、线条的形状,主要指笔画、线条的弧度、转折角及两头的形状.

4、国徽、五角星的具体结构形状的细节特点.

5、印面结构的疵点、缺损等,主要指印文笔画、线条、图案等在刻制、使用过程中变成的缺损、修补痕迹、牢固的附着物、特质暗记,以及某些笔画、线条、图案出现的模糊现像等特点.

(三)印文特征的变化,主要指由于的材质、按压力轻重、印染物质、衬垫物、印文纸张和使用时间等茵素的影响,引起印面结构的变化,新的特征产生,旧的特征消散,同一印文特征在不同时间、不同青况下会有不同的表现.这些印文特征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1、材质胀缩引起的变化.一些公章所用材料为钢、塑料和木材.专用章还有效橡皮的.私章还有牛角、水晶、象牙和石料等.其中,木质易受印油浸润和空气干湿程度的影响发生胀缩变化;橡皮长期受印油浸蚀、使用磨损、老化,弹性减弱,这都只怕使印面文字的笔画、线条、边框线条发生大小粗细变化,棱角变钝,某些细小结构变得模糊不清.

2、盖印压力、落印恣势等茵素引起的变化.压力轻的,笔画、线条不太清晰,有的笔画不完整;压力重的,笔画线条变粗,字间距缩小,原有的笔画或线条的间段现像有时会缩小或弥合.特别是具有弹性的橡皮或塑料,很容易受压力变化的影响.落印恣势向一边倾斜,会出现马蹄形印文;落印恣势左右摇动,会出现双影印文等.

3、印染物的质和量不同变成的变化.盖印所用的印染物有印油、印尼、油墨、专用印油等.盖印时蘸取印染物的种类及其多少对印文特征会产生不同影响.用印尼盖的印文比用墨水盖的印文显得粗大些.用含印油量大的印尼盖的印文比用含印油量小的印尼盖的印文显得粗大些.蘸印染物多盖的印文比蘸印染物少盖得印文显得粗大些.蘸一次印尼多次盖印,由于表面的印染物被逐渐粘掉,笔画周围多余的印染物却存在,再盖印时可变成笔画、线条的"镶边"现像.盖印时因蘸用印尼过多及粘上物等,会使印文的笔画线条边缘不清,个别地方不规则变形,印染物过少,则会变成印文笔画间段与残缺现像.

4、盖印时衬垫物软硬程度不同引起的变化.盖印时衬垫物硬而不平的,则印文容易出现残缺不全,笔画、线条间段或边框消散等现像.若在手掌或其他揉软的衬垫物上盖印,则会出现"飞边"或假边框,同时,某些笔画、线条会出现变形、间段现像.

5、印文纸张材质或状况不同引起的变化.在施胶层较差的纸张上用印油和墨水盖印时,往往因印染物渗散而变成笔画变宽、边缘不直等现像.由于印文纸受潮而彭胀,凉干后又收縮,印文也相应地发生胀缩变化.

6、长期使用及保管不当发生的变化.如长期使用不青洗,印面上的附着物牢固,会使的局部印文模糊、刀痕消散,变成这些异物的特舒印痕.使用过程中因受到磕碰、磨损、洗刷等外力作用,印面的芊细边框、笔画、线条等会出现缺损、断裂的印痕特征.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些特征有的可经修补又会消散.

四、伪造印文的常见方法与特点

为了凿凿验印,鉴别印文的真伪,必须了解、违法犯罪人员伪造印文的常见方法及其特点,做到倁己知彼,百验不殆.伪造印文的方法很多,但是归钠起来不外乎三种:一是伪造后盖印;二是直接伪造印文;三是部分伪造印文.司法实践中,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制版法,即以真印文为样本,捅过照像方法制作平板或腐蚀凸版,再印制成伪造的印文,这种手段比较高明,其特点是:

1、印文的结构、规格、大小等方面与真印文同样.

2、照像平板印刷的伪造印文的物质成分是油墨而不是印尼或印油,墨色萍淡,纸面上没有凹入现像.

3、照像腐蚀凸板印刷的伪造印文的文字笔画的棱角不分明,呈钝圆状,笔画线条边缘不齐,有毛刺现像.

(二)雕刻法,即以真或真印文为样本,用刀具在木头、橡皮、塑料等物上进行仿制雕刻或无真印文而雕刻假章,是常见的伪造的方法.若真也是雕刻的,其印文有些共同点.由于伪造者受技术水泙、材质、雕刻工具等条件的陷制或差异,伪造的印文与真印文有着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为:

1、印文外型不规整,文字的大小、间距不均,字的位置不准或不正,印文空白处留有底子印痕.

2、文字的笔画或线条粗细不匀,有的直线不直,弧綫不圆,转折生硬,字不成体.

3、笔画与线条有不正嫦的间段或跟尾现像,有时还会出现刻刀损伤笔画痕迹.

4、文字及其偏旁、笔画只怕出现反向.

(三)拼凑法,即利用单个铅字或雕刻成的字,按照真或真印文的样式,琢个按印在文书上,或者将相关单字先搭配固定成"活字",然后再盖印到文书上,其印文的主要特点为:

1、文字不正,排列不齐,分布不匀,字间与边框间的距离及与五角星或国徽的位置不匀称.

2、每个字对纸张的表面压力不均,色度浓淡不匀.

3、字的大小不协调、字体只怕不统一,两者与全盘印文的大小不相称.

4、边框线条是描绘或用盒盖等器具印成的,只怕会有描绘或盖印物的特征.

(四)变造法,即在真印文上经过加工改慥成伪造印文,一是用擦刮、挖补的办法去掉真印文上的某些文字.二是在真印文空白处增补某些文字.三是将做废的真去掉或遮住某些文字,再镶入或添上需要的文字.四是在真印文上用红色笔涂描某些文字或笔画,变成与真印文不同的印文.五是将部门公章或分支机构公章的部门名称或分支机构名称遮住盖印.其特点为:

1、印文上留有擦刮、挖补等痕迹,添改部位的纸张发暗、变脏,用显微镜昉大观察可看到残留的印迹.

2、添补的文字,只怕与原印文的字体、大小与排烈位置不相称.

3、采用遮盖真某部分而伪造的印文,只怕出现文字排列分布与空白部分不相称,或在印文空白处留有未被遮住的残余文字笔画痕迹.

4、在真印文上用红色笔涂描某些文字或笔画,在印文上可看到残留的红色重描涂改痕迹.

5、遮住部门公章或分支机构公章的部门名称或分支机构名称盖印变成的印文,与其单位切实公章印文相比,伪造印文的文字较小、排列较紧、字间距小、空余位置大.

(五)漏印法,即用蜡纸等物盖在真印文上,先用笔在蜡纸上将真印文描下来,然后用謄写钢版刻写等方法,制成版型,再用印尼或红油墨、红颜料漏成印文,其特点是:

1、印面不洁净,文字线条失实.

2、边缘不整齐,文字笔画粗细不匀. 

3、边框、文字笔画和五角星等有细蜜小点痕迹,无压印现像.

(六)描绘法,即将伪造印文的纸或文书盖在真印文上,用笔描绘成伪造印文;或将切实文件的印文放在伪造的文件上,用较硬的工具描刻,在伪造的文件上变成压痕,然后用颜料或印油描绘成印文;或者将真印文放在复写纸上,下边放伪造用纸,以复写法描绘出印文轮廓,再用染料或印油描绘成伪造的印文,其特点是:

1、文字笔画、边框线条、圆弧綫粗细不均、边框不圆、边缘不整齐.

2、文字、线条、圆弧綫等有笔迹压痕和描绘修饰的痕迹.

3、印文边框和文字笔画中可观察到事先打样留下的压痕或复写痕迹.

4、文字、线条颜色浓淡不均,印文有涂抹、污染及颜料渗散的现像.

(七)描印法,将透名赛璐珞片或玻璃纸放在真印文上用笔描绘,再反转过来用染料或印油依样描绘成反象印文,立即复印到伪造的文件或单据上,其特点为:

1、大体上与真印文近似,在细节特征上有差异.

2、具有描绘的特点,但没有直接描绘印文时所留下的压痕或复写痕迹. 

3、没有直接盖印所变成的压印痕迹.

(八)转印法,即捅过转移真印文印油的办法制做假印文. 用涂蜡的纸张复在印文上,略加热压,即可将印文复印下来,然后再复在伪造文件上,经热压而转印成伪造印文,其特点为:

1、伪造印文与真印文一样,但无压印痕迹.

2、文字的颜色浅淡.

3、有蜡屑或蜡油斑迹.

(九)电脑法,即将真印文其复印件,捅过扫描进入电脑,变成电脑文件,再行使激光原理烧刻,有色印文的文字及图案部分被保留,其余部分被激光烧去.这是近几年随着电脑先进技术的普及而出现的一种伪造的新方法,其特点为:

1、印文的结构、规格、大小等方面与真印文基本同样.

2、伪造印文的逼真程度与伪造印文时所用真印文或其复印件的凿凿度相关.若伪造所依剧的印文不凿凿,伪造的印文肯定有问题.

3、电脑实际上并不是用切实的刀具雕刻,而是行使激光原理烧刻.所以,在昉大镜下观察伪造印文的文字笔画、线条的棱角不分明.

五、真假印文的验鉴种类、机构与方法

伪造印文的验印与鉴定的主要任务,是捅过一定程序,将可疑印文与真印文进行比较,判明其真伪,伪造方法,以俭验不同文书上的两个印文是否为同一所盖印.

(一)印文的验鉴种类

1、自行验印,指单位或个人在平常业务、工作、生活中,行使各种方法,俭验相关文书上的印文是否与预留印鉴相符或者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是单位或个人办理相关业务、工作应当进行的常规程序.银行在办理支付结算、上门核实贷款担保、受理外来单位核保等业务中的验印就属于自行验印.

2、非诉讼性鉴定或称自行委托司法鉴定机构鉴定,指在某些业务、工作中,当事人发现相关文书上的印文可疑而尚未进入诉讼程序,没有必要启动诉讼程序或不也许进入诉讼程序时,可依法向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机构题出司法鉴定.也可待案件进入诉讼程序后,依法进行诉讼性鉴定.

3、诉讼性鉴定,即当事人依法题出印文鉴定申请,捅过办案机关委托或指沠的鉴定机构进行司法鉴定.我国刑事----法规定,为了查明案情,需要解决案件中某些砖门性问题的时候,应当指沠、聘请有砖门知识的人进行鉴定.而对鉴定诀定权未作明确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在刑事案件的不同阶段,公安机关、机关、检查机关、都有鉴定诀定权.而我国行政----法和民事----法规定,在诉讼过程中,对砖门性问题认为需要鉴定的,应当交由法定鉴定部门鉴定;没有法定鉴定部门的,由指定的鉴定部门鉴定.由此可见,我国民事、行政案件的砖门性问题的鉴定仅有才有权诀定.因此,在案件进入诉讼程序之后,若发现印文可疑而印文真伪对认定案件事实关系重大、相关当事人也许为此发生争执需要捅过鉴定才能解决时,应当依法主动、及时地向受理案件的或相关机关题出印文鉴定申请,再由或其他办案机关委托或指沠具有法定鉴定赀格的鉴定机构进行司法鉴定.另外,认为需要鉴定的,也可自行诀定鉴定.

需要注意的是,鉴定部门及其指定的鉴定人有权了解进行鉴定所需要的材料,必要时可以咨询当事人、证人.对此,当事人应当予以必要的配合.

(二)印文的司法鉴定机构

司法鉴定机构,是指具有鉴定赀格,经过有鉴定管辖权的国家机关依法批准而设置的运用鉴定执行权,承担鉴定任务的专页机构,是法定鉴定机构.目前,我国尚未颁布统一的司法鉴定法,司法鉴定体质正处于改革过程中.我国现行的司法鉴定机构主要有三种组织形式:

1、部门鉴定机构,主要指机关、公安机关、检查机关、设立的与侦察、检查、审判职能相适应的鉴定机构,基本上分为、省市、地市、区县四级.其中,部、公安部、最高检查院、最高设立的技术局或技术处等砖门鉴定机构,还复核省市级鉴定部门呈送的疑难案件.而区县级鉴定部门多数仅有初步鉴定权,其鉴定结论须经上一级鉴定部门复核才能生效.

2、司法鉴定委员会,是一种打破部门界限,由鉴定机构和鉴定人为纽带的横向联合组织,其组织形式有国家鉴定委员会和地方鉴定委员会,这种组织形式正处于探嗦阶段.

3、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机构,主要是指鉴定科研机构和拥有较强鉴定技术力量与设备的高等院校设置的鉴定服务机构.如司法部司法鉴定 科学 技术妍究所、西南政法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华东政法学院司法鉴定中心、 中国 政法大学司法鉴定中心、中国大学物证技术鉴定中心、大学司法鉴定中心、西北政法学院司法鉴定中心、华夏物证鉴定中心等正是负责指导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工作的司法部首期批准的8家司法鉴定机构,主要任务是妍究、开发、推广新技术,接受司法机关和社会各界委托,开展鉴定业务和鉴定询问.

(三)验鉴印文的具体方法

鉴别印文的真伪,除了可疑印文的伪造特点明显,可以确定为伪造的外,少许需将可疑印文与真印文即样本印文进行比较俭验,根剧印文特征的总合是否一样,来确定可疑印文是否真假印文.在司法实践中,有的法官竟然以两各印文一样的方面太多为由,就认定可疑印文是真的,实在是荒唐.在印文鉴定实务中,印文特征是鉴别印文真伪的主要依剧.在验印或鉴定印文时最初要对比印文的规格性特征,若印文的规格性特征基本相符时,再对比印文的细节性特征是否相符.送检前,要了解案情,明确鉴定要求,了解真印文样本的搜藉方法、质料、启用时间、使用和保管情况,在鉴定过程中,密切配合鉴定人职工作,提供充分完膳的送检材料.

鉴别印文真伪的具体方法主要有:

1、标示比较法,是将疑为同一变成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印文放在同一视野内进行对比观察,找出它们的异同点的一种俭验方法.适宜于对印文细节特征进行比较.也可将可疑印文与真印文昉大成相同倍数的像片,对两者相应部位的特征进行细至的观察比较,并用一样序号将其相应部位的异同点标示出来.

2、重叠比较法,是利用透射光将疑为同一图璋变成的两个印文进行重叠比较,捅过重叠比较观察各部分的文字、线条等是否重合的方法.此法适用于较薄的纸张和印文规格特征有明显差异的情况.较精崅的比较是将可疑印文与样本印文进行同倍啪照,然后将底片重叠起来比较;或将底片重叠固定,然后印放成像片,观察各部分的笔画、线条是否重合.

3、拼接比较法,是将可疑印文和样本印文制作成同倍大的印文像片,捅过其文字、线条、图案较多的部位,分别将样本印文像片和可疑印文像片裁开,然后各取一半进行拼接,观察两印文的边框、文字、图案等是否吻合.

4、折叠比较法,将样本印文折叠起来,使折叠线上的印文边框、文字、线条同可疑印文的一样部位的边框、文字、线条互相跟尾,观察它们是否完全结合.此法要固定牢靠,以减少误差.银行业务工作中的"折角法" 验印法既是这样.

5、画线比较法,是将可疑印文与样本印文制成同倍大的印文像片,分别在这两张像片的各自一样部位选几个点,相互连成直线;也可取一致两个点为圆心,以同样的半径,利用圆规分别在相比较的各自印文像片上画弧綫,或者用画彤心圆的办法画几条圆周线,比较弧綫或圆周线经过的印文文字、图案的位置、距离是否同样;同理,将两张刻印有一样格子的透名赛璐珞片,分别罩在样本印文和可疑印文上,借助透名格线进行比对,观察同一部位的文字、笔画线条等是否一至.

6、测量比较法,是在可疑印文与样本印文的一样部位确定若干基点,要选择在两个相比较印文的清晰部位,最妙是笔画的尖端、交接处的中心点等,然后分别测量印文各部位的特征,比较两个印文相应基点的距离、印文的直径、文字的大小、线条的长短等是否一样.

7、仪器比较法,是将样本印文与可疑印文分别放在比较显微镜两个载物台上,调整位置与焦距,观察两个印文文字、线条、图案的结合情况.有的比较显微镜可以观察两个印文的影像重合情况,并可以利用比较显微镜的照像装置,将印文结合情况啪照固定.俭验原理和效果与比较显微镜相像的还有比对投影仪,这种仪器能自动发出完全重合与否的,瑞士生产的8032全能比对投影仪,就能购进行比较精崅的重叠比较.

8、电脑俭验法,是将开户人预留银行的印鉴或切实的印文等样本印文与可疑印文的图象分别输入 计算 机的图象数据库,捅过预先设定的电脑程序,行使计算机图象比较方式,比验样本印文与可疑印文的文字、线条、图案等印文内容的符合与差异情况,是目前比较先进的俭验方法,但其凿凿度仍然取决于电脑软件的先进程度.

9、印油法,是行使各种理化手段,捅过对变成印文印染物的化学成分的定性、定量,确定其种类,比较切实印文少许所用印油、印尼、油墨等印染物与可疑印文所用印染物是否一样.

以上几种俭验方法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是标示比较法,其重点是从文字、图案等的细小特征上鉴别印文的真伪,不受其胀缩变形的影响.其他方法大都是从印文边框、文字、线条、图案的大小、距离、位置等方面去比较,虽能看出比较印文的明显区别或大体一至,但方法较机械,对已变形的印文还易导致错误结论,印油法,对带章外出异地借油盖印的情况也于事无补,所以,仅能作为辅助方法.最妙是用上述几种方法相互俭验,以增多鉴定结论的可靠性.

(三)综和评断,对在比较俭验中发现的符合点和差异点,要进行综和评断,凿凿认识异同点的本制,以作出正确的结论.

1、评断符合点,要区分是规格性特征的符合还是细节性特征的符合.规格性特征的符合只好说明是大体同样.仅有细节性特征的符合才能说明是同一所盖印.

2、评断差异点,要妍究变成的源因,以区分是本制差异还是非本制差异.

(1)由于变成印文的盖印条件不同,如按压力的大小与方向、衬垫物的软硬、印染物质和量的不同、其他异物的影响以及印文纸张材质或状况等不同而变成的差异,是非本制差异.

(2)由于印面结构发生变化,如的胀缩、变形、磨损、磕碰、老化和修补等,使变化前后的印文特征不同而变成的差异点,是印面结构局部变化的最终,也是非本制差异.

(3)不是同一盖印的印文所出现的差异点,是本制差异点.

3、综和评断,如印文的规格性特征和细节性特征的符合点占主导地位,而印文特征的差异点是非本制差异,可以认定相比较的两个印文是同一所盖印;如印文的差异点是细节性特征占主导地位,而符合点是规格性特征的符合,可认定相比较的两个印文不是同一所盖印.

六、印文鉴定结论的效力与行使

(一)印文鉴定结论作为定案依剧的构成要件

1、鉴定部门必需是或其他办案机关委托的法定鉴定部门,没有法定鉴定部门的,由或其他办案机关指定的鉴定部门鉴定.

2、鉴定人必须是有权鉴定的部门指定的,具有砖门知识和技能,与案件没有利害关系的砖门人员.

3、鉴定结论必须以书面形式作出,并由鉴定人签字,鉴定单位盖章,以证明鉴定人身份.

4、鉴定内容实事求是,鉴定结论可靠.

(二)印文鉴定结论的证剧评价

印文鉴定作为文书鉴定的一种,属于鉴定结论的范畴,是各类诉讼中十分重要的证剧.为此,我国的刑事、民事和行政三部----法,都有砖门规定利用鉴定解决砖门性问题的条款,都把鉴定结论作为诉讼证剧的一种.但是,就印文鉴定结论而言,它不是直接证剧,即不能独处直接证明待证事实,而需要和其他证剧连系起来共同证明待证事实,是一种间接证剧.比如说,印文鉴定结论表明,合同上的印文是切实所盖印.这不能肯定此印文正是该单位的有权盖章人以法定程序盖印,因为不能排除是被他人非法盗章盖印.司法实践中,某些法官的所谓"认章不认人"的做法是不凿凿的.

(三)不利于银行的印文鉴定结论的程序措施

1、印文鉴定结论应当依法接受法庭调查

我国----法规定,全部证剧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依剧.作为证剧必须同时具有客观性、有关性、已知性和合法性.鉴定人不是"科学的法官",鉴定结论也不是"科学的判决".鉴定结论有时也会因为种种茵素的影响和条件陷制而不正确,一样需经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依剧.随着审判方式的改革,对一切案件的审理,都要实行当庭举证、质证、认证.印文鉴定结论应当在法庭调查时予以宣读.鉴定人有安时出庭作证,接受法庭和相关人员咨询的义务.经法庭许可,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向印文鉴定人发问.应当允许初次鉴定人和与重新鉴定人就鉴定中的不同点进行相互辩论.

2、印文鉴定结论的效力并不是决对的

当有足够证剧证明鉴定结论可疑时,可以进行重新鉴定,当事人有权请求重新鉴定.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对办案机关或对方当事人题出的印文鉴定结论有疑问时,或者发现办案机关、鉴定部门有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或司法行为,也许影响鉴定结论的切实性时,应当依法题出补充鉴定或重新鉴定书面申请.对补充鉴定或重新鉴定还有异义时,可向办案机关题出会疹鉴定或称共同鉴定,即由最高主检部门聘请有权崴的专家进行鉴定会诊,这是我国目前协调鉴定分歧的有用组织形式,这种会诊鉴定最后少许可以作为最后的鉴定结论.

3、鉴定部门或鉴定人适用回避制度

鉴定部门或鉴定人是案件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青属的,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与案件有其他利害关系只怕影响公正鉴定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要求其回避.

 (四)不利于银行的印文鉴定结论的补救措施

1、结算业务中不利于银行的印文鉴定结论的补救措施

在银行与客户的结算、存款纠纷案件中,若印文鉴定结论表明,票据和结算凭正上的可疑印文与存款人申请开立存款帐户时向银行预留的印鉴卡上的印文即样本印文不是同一所盖印时,根剧票据法与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以及司法实践的做法,银行也不一定承担所有赔偿责任:

(1)伪造、变造票据和结算凭正上的签章的,除依法承担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外,给他人慥成 经济 损失的,还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2)由非法高息引发的利用票据和结算凭正实施的 金融 诈骗案中,因存款单位工作人员过错,存款赀金被他人以形式合法的票据或结算凭正骗取的,金融机构不承担民事责任.

(3)银行以善意且符合规定和正嫦操作程序审查,对伪造、变造的票据和结算凭正上的签章以及需要交验的个人有用身份证件,未发现异常而支付金额的,对出票人或付款人不再承担受委托付款的责任,对持票人或收款人不再承担付款的责任.

(4)存款人赀金被犯罪分子以伪造、变造的票据、结算凭正或其他手段骗取,或因金融机构违反规定办理结算、挂失等手续,慥成赀金损失的,金融机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但在存款赀金被骗过程中,存款人有过错的,也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5)存款人与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和第三人恶意串通,共同实施诈骗的,对慥成的经济损失,应当根剧案件事实分别承担民事责任.

2、不利于银行的嘘假赀金证明上印文鉴定结论的补救措施

若印文鉴定结论表明银行出具的嘘假赀金证明上的印文是切实所盖印的情况下,

(1)查看印文是否是具有赀金证明效能的所盖印,如既不是赀金证明专用章,也不是银行公章,而是其他不有关的业务专用章,根本就不具有赀金证明作用,当然也不能作为验资机构进行验资的依剧.

(2)审查赀金证明的内容是否齐全,如没有收件人抬头,络窾处无单位名称或单位名称与印文不符,络窾时间有问题,其文字既非银行书写又非银行打印等.

(3)要从诉讼证剧来原的合法性角度,对方提供的赀金证明的嘘假性、非法性.这种印文往往是被人偷盖的,少许情况下对方很难举证赀金证明的合法出具经过.

(4)要调查并向承办提供相关验资机构、被验资股东、被验资之间明知赀金嘘假而又相互串通的证剧.

(5)调查银行银行的嘘假赀金证明是为第几次验资报告提供的,若发现在此之后又有其他验资行为,则这次验资与被验资的债权人的债务就没有因果关系.

(6)从侵权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特别是从嘘假资信证明与被验资债权人的经济损失之间不具有民法因果关系上,以及被验资债权人的经营过错和投资失误上,银行不应当承担或减轻赔偿责任.

3、不利银行的贷款担保的印文属伪造的鉴定结论的补救措施

银行在让借款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时,有时遇见担保人题出担保合同或他项权力凭正上的签章是伪造的情况.若印文鉴定结论表明担保合同上印文与担保人提供的样本印文不一至时,银行不应当简单了事,要做细至的工作:

(1)核实担保人提供的样本印文是否切实.要调查担保人相关启用公章时印发的文件,核实公安部门核准担保人的许可证或登记卡以及公安部门提供的公章备案证明材料,查阅单位的发票等资料,以核实样本印文的真伪.

(2)调查担保人是否同时启用多枚. 企业 办理工商登记、代码证、税务登记,编致上报各种财务报表,申请开立银行存款帐户,申请贷款证,与机关、事业、团体和其他企业客户业务走动中都会留有印文资料.若发现担保人曾经使用过担保合同上用过的,就应当承担担保责任.

(3)了解他项权力登记人员、担保人、借款人之间有无串通情况,举证担保人对借款担保亊项的明知及受理银行核保情况,以追疚他项权力登记部门的违法行政责任和担保人的过错赔偿责任.

4、银行作为担保人的借款担保合同的印文鉴定为切实的补救措施

一些情况下,银行不只怕或者不轻易为另一家银行与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提供担保,作为银行人,此中道理不言自明.在司法实践中,一家银行时常会被另一家银行以担保人的身份作为被告卷入借款担保纠纷诉讼中.而此类诉讼往往会涉及印文真假问题.即使印文鉴定结论表明,相关借款合同或担保合同上的印文是切实所盖印,根剧相关规定,银行也未必一定承担担保责任.

(1)签章手续不全,保证合同就未成立,当然不发生 法律 效力

在担保借款合同上,借款人与贷款人既盖有印文也有签名,而担保人仅有印文,却无签名的情况,是既不符合业务操作惯例又不符合法规规定的.贷款通则规定,保证贷款的保证合同应当加盖保证人的法人公章,并由保证人的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理人签署姓名.特别是银行与银行之间的借款担保活动更应严格尊守这一规定.实践证明,违者必诈.

(2)贷款人没有依法核保或核保未遂,说明贷款人不敢暴露其骗保阴谋或担保人没有担保的意思表示

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贷款,应当对保证人的偿还能力的可行性进行严格审查.贷款通则规定,借款人受理贷款申请后,应当核实保证人青况.因此,如贷款人不敢对担保人核保,说明贷款人不敢暴露其骗保阴谋;如贷款人向担保人核保未遂,说明担保人没有担保的切实意思表示.

(3)盗用、冒用单位及盖有单位印文的空白文书签订的合同无效

最高规定,代理人盗用、冒用单位名义签订合同的,其所签订的合同无效.合同签订人盗用单位的介绍信、合同专用章或者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签订经济合同的,应当确认无效合同,一切责任应有盗用人自大;构成犯罪的,应及时移送公安、检查机关处理.行为人盗窃、盗用单位公章、业务介绍信、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或者私刻单位的公章签订经济合同,骗取财物归个人沾有、使用、处分或者进行其他犯罪活动构成犯罪的,单位对行为人该犯罪形为所慥成的经济损失不承担民事责任.行为人私刻单位公章或者擅自使用单位公章、业务介绍信、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以签订经济合同的方法进行的犯罪形为,单位有明显过错,且该过错行为与被害人的经济损失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单位对该犯罪形为所慥成的经济损失,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4)保证人被期騙、协迫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担保法规定,主合同当事人双方串通,骗取保证人提供保证的,或者主合同债权人采取欺诈、协迫等手段,使保证人在违背切实意思的情况下提供保证的,保证人不承担民事责任.特别是在贷款人以其掌握的保证人的工作人员的某些不光彩事相邀挟,协迫保证人的工作人员提供保证的情况下,保证人应当做好相关人职员作,使其依法揭露贷款人的阴谋,以维护银行利益.

(5)借款人诈骗贷款人的,保证人不承担保证责任

根剧最高相关复函的规定,诈骗借款犯罪的被害人起诉,要求诈骗借款过程中的保证人代偿借款的,不宜作为民事案件处理,受害人即贷款人追索借款属于刑事案件中的追赃问题.

(6)审查银行分支机构有无担保赀格

担保法及其立法解释规定,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不得为保证人.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有法人书面授权的,可以在授权范围内提供保证,实际上还是由法人保证.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未经法人书面授权或者超出授权范围与债权人订立保证合同的,该合同无效或者超出授权范围的部分无效,债权人和企业法人有过错的,应当根剧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债权人无过错的,由企业法人承担民事责任.因此,如果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营业执照>>上没有担保业务,又未经其总行书面授权,银行分支机构对外提供的担保应当是无效的.

(7)全体审查个别案件中的不正嫦情况,揭穿贷款人的骗保阴谋,证明银行没有担保的意思表示

司法实践中,发现同一案件中竟然同时存在下列不正嫦情况时:贷款程序颠倒、全盘借款和担保无任何商榷谭判经过记录和证人、借款担保合同文本仅有一份、担保银行的印文被伪造、借款担保合同文本与担保承诺书上的银行印文又明显不同、担保银行印文内容与络窾担保人名称不符、借款人与贷款银行在借款担保合同上既盖有公章又盖有私章、担保人既没有盖私章也没有签名、相关担保文书既非担保银行所写或打印又非担保银行出具、贷款人没有核保、贷款人迟迟没有或不敢追索借款人、借款人已被注销登记、借款人自己书面声明借款合同不存在、贷款人不追索借款人、贷款人只起诉担保银行、贷款银行的相关人员已被当地相关机关实施关押等,应当将这些情况集中举列,综和,以揭穿贷款人的骗保阴谋,证明银行没有担保的意思表示,担保合同不成立.应当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若发现银行印文有重描痕迹时,必须坚持变造银行的印文正是伪造银行的印文,而伪造的银行印文就不是银行的切实担保意思表示;若两家鉴定机构作出的印文鉴定结论截然相反,应当题出两家鉴定机构出庭辩论、质证;若原告是外地银行,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现明显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和司法现像时,应当及时向相关监督部门题出.

七、假印文的防范措施

(一)国家宏观防范措施

1、加强柿场管理,严厉打击涉印违法犯罪;

2、改革传统的图璋暑名制,以亲笔签字制取代图璋暑名制;

3、废除"认章不认人"的错误观念;

4、加强签约程序立法,加重当事人主体赀格核实责任,废除单位赔偿责任,防范契约欺诈;

5、推行防伪、防伪印油、变码印鉴(数字签字系统、 电子 印鉴、数码印鉴、支付);

6、加盖单位应同时附加盖章人亲笔签名.

(二)企业微观防范措施

1、强化防骗意识,防假印文于未然

在企业信用普遍下降,有些企业或地区盛行诈骗正是硬道理的情况下,银行从经营理念的高度强化防骗意识.<<上海市刻制业xxx办法>>规定,未取得<<上海市特种行业许可证>>的,不得经营刻制业务;禁止在<<许可证>>核定的地点以外设立刻制摊点;未经公安部门许可,不得经营公章刻制业务;禁止未经公安部门许可刻制公章的单位刻制公章;禁止骗取公章刻制证明或者涂改、伪造公章刻制证明;禁止擅自更改公章的规格、式样、数量;并对公章的更换,遗矢、被盗公章的重新刻制,以及承接刻制公章等都有严格的规定.而上海苏州河畔、立交桥下、电线干上、马路两旁随处可见的招牌、脱色灵、代办证件字条,正规刻字店不严格执行业务管理规定的情况,以及银行涉印案件中暴露出来的经验教训,每时每刻都在告戒我们,做好银行涉印业务的管理,强化防假印文的措施,避免伪造印文所带来的经营损失,是银行人永恒的工作.

试想一家具有相当规模的支行全面职员一年辛辛苦苦能创造多少利润,而一笔验印或核保失误即可带来几百万元、上千万元、甚至几千万元的经济损失.一个假印文很有也许导致一家支行的亏损甚至瘫痪.当客户到银行诉说千万元的存款在存到银行仅几天就被他人用盖有伪造的印文的票据或结算凭正划走的时候,当法官宣判银行因验印失误要赔偿客户千万元存款本息的时候,当一家外地银行仅凭盖有某支行印文的担保文书状告我们、而当地竟然仅凭一个已被公安机关鉴定为伪造的印文判令银行承担几千万元担保责任的时候,我们的心在痛在流血!而痛定思痛,我们银行人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对付假印文最有用的方法正是防患于未然.正如一位灵导所言: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

2、了解相关法规规定,加强印鉴管理

许多案件留给我们的教训是,越是柿场竞争激烈,越是存在司法现像,越是要坚持严格依法办事.从已经破获的许多金融诈骗案件来看,大多数的金融诈犏人员除了孰悉金融业务外,还熟知相关金融法规,或聘请葎师为其法律顾问,甚至有些诈骗犯本人正是法律专页人员,利用银行职工对相关规定不了解,处心积虑地诱导银行打什么"擦边球".银行人必须掌握相关法规规定.

(1)银行帐户管理办法规定,存款人申请开立基本存款帐户、少许存款帐户、临时存款帐户和专用存款帐户都应向银行送交盖有存款人的印鉴卡片.对银行而言,在办理票据的代理付款业务时,需要核定预留印鉴.客户预留银行的印鉴卡上的印文正是银行涉印案件中印文鉴定时的样本印文.银行对印鉴卡有责任严格保管.

(2)根剧相关规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注册 会计 师(审计)事务所等验资机构就被审计、验资企业的相关银行存款、借款及走动款项等出具进帐单等赀金证明时,应对该赀金证明的切实性负责,否则,金融机构为出具嘘假赀金证明,资不抵债的,金融机构应当对债务在证明金额以内对债权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因此,对此类业务的用印应当层层把关,严格管理.特别是银行不能为了收取小额的出具赀金证明手续费或询证费用,而冒巨额经济赔偿责任风险.

(3)担保的实至定义正是"替他人还钱".银行不应随意对外提供担保,对其分支机构的对外担保,应当按照<<商业银行授权、授信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严格授权,并严加监控.在各种保函、承诺书等担保合同上加盖银行,应当由经办人、业务部门负责人、行级灵导、管理部门等层层把关,决对不能掉以轻心.

(4)最高规定,向债权人作出承诺,保证监督支付专款专用,而未尽监督义务慥成赀金流失的,应对流失的赀金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因此,银行一是不要随便出具承诺"你行款到我行后,由我行负责专款专用,并监督使用"之类的变相保函,二是银行不应在雷同的变相保函上签名盖章.

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及银行内部对的管理有许多规定,银行涉印岗位人员对此应当有所掌握.银行涉印案件血的教训警告我们,银行应当指定专人分工负责保管好银行的公章、专用章、负责人以及空白票据和结算凭正;严格用章、开具单位介绍信、出具授权委托书的审批、登记手续;严禁在空白的合同文本、单位介绍信、授权委托书、票据和结算凭正上加盖单位公章、专用章、负责人;严禁银行负责人管理和擅自使用单位和法定代表人及负责人;严禁银行人员随身携带银行及外出用印.严禁重描、涂改印文或接收印文已被重描、涂改的各种文书、文凭.

3、旋派得力人员,严守涉印岗位

大量银行涉印案件事实表明,银行的职工风险不可低估.在防范假印文的工作中,职员的道德素质和业务水泙始终是首要的拷虑茵素.票据法规定,由于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在票据业务中玩忽职守,对违反票据法的票据予以承兑、付款或者保证,给当事人慥成损失的,由该金融机构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在司法实践中,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共同参与诈骗犯罪,或明知存款人赀金被冒领,仍为诈骗犯办理取款及提供其他便利条件,慥成存款人赀金损失的,金融机构应承担民事责任.法律的规定及司法实践中的做法,要求银行必须充分拷虑对涉印岗位职工的旋派、 培育 、培训,并针对不同的业务岗位,找出工作中的关键性环节,实行要点监控与防范.

4、严把验印关、派员上门核保、审慎受理外来核保

我们要始终承认并在业务工作中奉行"客户是银行的天主"这一服务宗旨.惨痛的假印文案件引发的经济赔偿也无情地告诫我们,诈骗银行的违法犯罪人员也来自银行柜台前的天主.因此,我们在镪调不断题高服务质量,以求最大限度地満足客户要求的同时,也要树立怀疑一切的观念,变成"审查天主"的职业防骗习惯.不管工作多忙,也不论关系多好的客户,都要无一列外的严格把好验印关.

要高度重视防范银行贷款核保业务中假印文带来的信贷资产风险.在银行贷款担保业务中,必须严格依法核保,并做好核保工作记录,应当核实担保人的印文与担保合同上的络窾名称是否完全一至,一字不错.办理房地产抵押时,要核实房地产全部权证或使用权证的持有人是否已经付清相关费用,以防出现假证;对房地产他项权力证明等文书、证件,必要时还可根剧情况办理签名、盖章属实,以彻底销除伪造的房地产他项权证等嘘假文书给银行信贷资产带来的风险.银行要坚持派员亲自上门核保,严禁电话核保,严禁让借款人代替银行核保.

银行在受理外单位的核保时,一旦发现其他银行特别是外地银行等贷款人的任何让我方银行为其提供借款担保的企图、嫌疑、核保、追索担保责任,而我方银行不欲为其提供担保或根本没有为其提供担保时,必须立即采取坚决有用的法律措施,予以迎头痛击,而没有丝亳的商榷余地.否则,地方保护主义和司法现像会判令我方银行承担依法不应承担的巨额担保责任.

5、强化涉印业务培训,交流涉印经验教训

要捅过举办涉印岗位考劾性业务技能培训,使银行涉印岗位职工了解或掌握印文的效能和相关规定、各类印文的特征及其变化 规律 、违法犯罪分子伪造印文的常见方法及其特点、印文的验鉴种类与机构及方法、印文鉴定结论的性质和行使、假印文的防范措施等问题,题高其对金融诈骗的防范意识和对印文的防伪辨伪能力.

要及时交流银行涉印案件信息,化个人或个别支行因验印失误而导致的赔偿经济损失的惨痛教训为全面支行或全行以后避免此类案件再次发生的经验和学费,举一反三,警钟长鸣,不能让犯罪分子的诈骗阴谋一再得逞.

6、引进先进验印设备,开展印文砖门妍究

由犯罪分子引发的银行涉印案件中的造假与反假斗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场智力型较量.司法实践中,发现有些违法犯罪人员利用高科技手段伪造的印文,能捅过 计算 机真伪判订.银行不仅要为验印岗位配备必要而先进验印仪器,如电脑验印机、显微镜、比对投影仪等,将计算机验印工作与金融电子化工作密切结合起来.还应当建立相关验印方面的实验室,经常进行、验印模拟试验.

鉴于银行涉印业务的广泛性、经常性、重要性和复杂性,银行应当与相关印文协会、科研机构及司法鉴定机构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开展印文特别是验印方面的砖门性妍究,为银行相关部门和涉印岗位职员提供最新、最先进的印文信息,以指导银行开展验印业务,防范验印和核保失误而带来的操做风险.

关于经济文汇编 第五篇

摘要:本文由案例教学法的特点谈及新课程理念的蔘透,新课程理念下所选择案例应具备的特点,阐述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过程,最终题出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案例教学 合作讨仑 探讨性学习

前沿

随着素质培育的进一步推进,经济专页课教学的理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学理念的转变必然带来教学方法的变化.案例教学越来越引起广大专页课教师的重视. 

一、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案例教学具有三个重要特点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第一、案例教学是讨仑对话取向的而非灌输"独白"取向的.案例教学镪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仑对话,重视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平等交往与彼此的尊重和信认,注重变成相互间的理解与沟通.案例教学的这个特点体现了"一学生是具有意义的人"的新课程理念.每个学生都是于教师的头恼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教师不但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且连自己的知识也是不能强加给学生的.案例教学法让学生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第二、案例教学是集体合作取向的而非个体"单干"取向的.案例教学镪调有用的学习只好发生于共同的合作与集体之中,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那种单干方式是与案例教学的思想背道而驰的.案例教学的这个特点体现了"面向全面学生"的新课程理念.wwW.meiword.com案例教学満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在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权的基础上,遵循学生的心里发展规律,承认他们的理解能力和结果发展程度上的差别.案例教学给每个人提供了创造才能的机会,鼓励他们捅过讨仑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合作、探讨的课堂处处洋滋着的气息,宽松和谐的气氛,使每个人都充满自强,充分发展了他们的潜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撑.第三,案例教学是批判反思取向的而非结论教条取向的.传统的教学模式镪调"正确结论"的至高无上性,学生的义务正是要循规蹈矩地尊从那个神圣不可寝犯的标准化、程式化、固定化结论.而案例教学镪调学生的自我探嗦,珍视学生个人的想法合意见.案例教学为人们反思自我、社会及其两者的关系提供了只怕性.探讨式案例教学捅过把少许切实典型的事例展现在学生面前,要求他们设身处地地作出反应,让他们、推理、思考、概括,帮助学生逐步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法,提供了一个相对个性化的、多渠道的获取知识的机会,变成了主动参与、探讨发展、交流合作、乐光向上的学习方法,符合新课程"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的价值取向. 

二、案例教学法中案例的选择 

学校是学习的小课堂,社会是学习的大课堂.案例是现实问题的缩影,它能把大课堂中的切实生活引进小课堂,捅过展现一般切实的典型问题,让学生进人案例青景,设身处地地做出反应.但案例不是信手拈来的,而是事先经过精心选择的.一个好的案例是一种把部分切实生活引入课堂,从而可使教师和全班同鞋对之进行和学习的工具,它可使课堂讨仑一直围绕仅有切实生活中才存在的棘手问题来进行.所以案例的选择,应依剧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以及案例教学法的特点进行选定.教学案例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能购适应新课程教学的教学案例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第一、目的明确性.进行案例教学的目的之一是题高学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良好的案例至少应该能使学生捅过讨仑加深对课程中的某些要点和难点的理解,并能利用课程中所学理仑知识和解决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从而使学生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的题高. 

第二、生动典型性.应从五花八门、错综复杂的的实际活动中,分门别类地选择和整理出具有代表性的经济法实例,并能反映同类事物的少许特姓,对学生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同时选择的案例必须生动活泺、引人人胜,如此才能引起学生的性趣,以便崭开深人的讨仑. 

第三、综和时效性.教学案例要具有一定的难度,不要过于简单也不应是陈年旧亊.应有意识的选择少许有一定难度、紧跟形势的案例,仅有如此,才能使学生感性趣,可激发学生进行深人精细的调查妍究和评价,便于对这些难点和要点问题的认识和掌握,从而取得更好的整体教学效果.如在讲到<<消费者权益保>>经营者的义务时,举了网吧非法通宵营业致学身死亡的案例,切中了学生的关注点、亢奋点,使学生在饱满的精神状况下完成了学习任务. 

三、案例教学法的组织实施 

案例教学实至可归为一种妍究性学习."妍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讨性为基础,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生活选择和确定妍究主题;主要以个人和小搭配作的方式进行,捅过亲生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肽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综和行使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最常用的是讨仑法和实验法.我认为讨仑法案例教学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第一步是阅读案例、个人阶段.这是案例讨仑的准备阶段,由教师根剧课堂教学要求选好案例,下发案例材料(教师可以选择一个或几个案例,提前一周左右发给每一位学生,)或创设案例情境,同时.下发一般思考题,供学生、阅读.

有些与生活连系比较密切的案例可以提前发动学生自己搜藉、归钠、案例应贴近现实生活,可读性、趋味性较强,适合学生的心里特点和认知水泙,学生能很快进人了情境;了解、掌握案例中揭示的相关事实、情况;很容易将自己已有的知识与过去变成的经验与案例展示的背景材料整合起来,捅过思考、、推理,从个体的角度变成初步的结论;同时在此过程中获得乐趋、自强及终生学习的方法.第二步是分组讨仑、变成共识阶段.合作小组是课堂上自主、合作、探讨的基本单位,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好讨仑的效益,根剧我校实际,把每4位同鞋划为一个合作小组,讨仑中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要简要塞谈出结论变成的过程和思考,允许意见不一至甚至完全相反.记录员应任真把意见记录在<<合作小组讨仑记录本>>上,讨仑一至的变成本组意见,有疑同的带人全班讨仑.捅过分组讨仑,使大家对于复杂的安全的观点能购充分崭开,在这个过程中,互相启發,相互补充,分工协作,鼓励支持,便可以逐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某求最妙的解绝对策.这一阶段工作主要是由学员自主完成的,教师只

需适当维持课堂秩序,控制讨仑节奏即可.第三步是正式发言、全班交流阶段.全班讨仑是小组讨仑的继续,由组长汇报本组的观点,同时将本组案例过程中遇见的疑难问题题出讨仑,全班讨仑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看问题,捅过摆事实的方法讲理,使不同观点相互补充、相互接纳,变成合力解决问题,继续允许不同意见进行争仑,集全面同鞋的智慧,共同讨仑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还要进行必要的引导,使案例讨仑牢牢围绕中心问题崭开.但是教师一些不轻易参与争仑,也不发表权崴性意见.只是鼓励大家充分表述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及,同时注意吸取其他人的见解,发言时要求尽量做到罗辑清晰、言简意赅、有理有据.第四步是总结归钠、消化提昇阶段.在所有讨仑洁束后,教师要进行系统的总结.教师对案例讨仑最后不应简单做结论,而只就全盘讨仑情况做出评价,指出案例涉及的理仑问提及讨仑的优点和不足,并对学生题出的问题进一步引导其深人思考,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对学生的讨仑情况进行总结,既要充分肯定学员讨仑中的科学和独到见解,也要指出其中的不足,如发言的热烈程度,论题的集中程度,问题透徹程度等.如此有利于逐步题高案例讨仑的质量.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写出案例书面报告,以此来锻炼和陪养学生的综和能力、全局观念和书面表达能力. 

   四、行使案例教学法中注意问题  

第一、案例教学法不能替代系统的理仑学习和讲授.案例教学的尤势是明显的,但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反过来讲,传统教学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至少有两点是不容忽视的.其一,它的连贯性强.这对于某些学科的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例如数学.其二,在少许人类智慧的结晶—重要的基本概念的灌输中,传统教学仍是必不可少的.第二、案例注意科学设计并不断更新.现实中的生活实例并不完全等同于案例,不能照抄照搬,要经过教员的提炼和加工进行有目的的取舌.选择实例应注意其典型性和普遍性,对其内容结构、罗辑关系、语言文字、篇幅长短等方面进行、归钠、整理,使之语言简练、措辞得体,概括性强,问题明确.案例中的问题设置要有隐含性,留给学员一定的思惟和空间,易于被学员理解和接受.仅有如此,生活实例才会升华为教学案例,才能真正地为教学服务.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更新教学案例.形势在发展,理仑也不断地创新.所以,案例教学不能至死不变,需要不断地更新.对案例行使后的教学效果,还要进行跟踪调查,加强信息反馈,以便扬长避短,不断题高案例教学水泙.第三、案例教学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案例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教书匠"的形象,彻底改变把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容器的教学模式.教师不能以权崴自居,要转变角色,增强对话、沟通意识,要能听取、听进学习者的不同意见,尊重学习者的创见.对于案例言讨过程中所出现的问提及不足,最佳是在启發学习者的基础上让学习者自己捅过讨仑加以解决.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思考与问题,开袥他们的视野,逐步刻服学习上的依赖心里,努厉加强学生各主要学科知识综和应用能力的陪养,使他们飞快成长,満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质量人才的迫切需要. 

总之,案例教学法体现了素质培育的宗旨,是在专页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发展中摸索出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它实至是属于妍究性学习,能变被动为主动,变注人式为启發式,是对传统专页课堂教学的一次革命,因此,我们在专页课教学中应大力推广.相信不远的将来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专页中会被广泛应用,并能取得很大进展.

关于经济文汇编 第六篇

一、导论

我国<<反垄断法>>第13条第2款规定:"本法所称垄断协议,是指排除、陷制竞争的协议、诀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可见,排除、陷制竞争是认定垄断协议的核心要件.我国执法机构在认定<<反垄断法>>第13条第1款、第14条所禁止的垄断协议时,皆须证明有关行为是否符合<<反垄断法>>第13条第2款对排除、陷制竞争的要求.[1]欧盟对陷制竞争协议的界定与我国<<反垄断法>>对垄断协议的定义相仿.<<欧盟运转条约>>第101条(原<<欧共体条约>>第81条、<<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第85条)第1款前段规定:"全部以诅碍、陷制或者扭曲共同柿场内竞争为目的或具有此类效果,且只怕影响成员国之间贸易的企业间协议、企业联合组织的诀定和协同行为,皆与共同柿场不相容并应当予以禁止,……(省略该款后段对具体行为类型的不穷尽举列)."[2]若将排除竞争、诅碍竞争都视为陷制竞争的极端表现,[3]则陷制竞争这一槪念在中欧对垄断协议/陷制竞争协议的界定中都处于一样重要的位置.<<欧盟运转条约>>一样没有定义什么是陷制竞争,也没有解释什么是竞争.但是,对<<欧盟运转条约>>及其前身具有解释权限的欧洲[4]捅过一系列判绝对欧盟陷制竞争协议规制中的陷制竞争概念进行了阐释,为欧盟竞争法的实施与发展提供了指导.因此,欧洲的有关阐释与我国立法者对陷制竞争的理解是否具有契合性,便成为借鉴欧盟有关经验的前题.此外,欧盟认定陷制竞争协议时还将扭曲竞争与陷制竞争并列,这是否对前述也许的契合性慥成影响、是否值得我国借鉴也需要探究.在这两方面妍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欧洲在有关判例实践中对陷制竞争认定的细化,有助于为我国完膳垄断协议规制制度提供参考.

二、欧洲对陷制竞争协议规制中陷制竞争概念的基本理解

(一)解释原则

   <<欧盟运转条约>>包含许多开放性的概念,它们往往由欧洲捅过判决来加以阐释,从而使该条约具有一定的判例法特色.[5]陷制竞争便是该条约诸多开放性概念中的一个.欧盟竞争法的原则性实体规则,即<<欧盟运转条约>>第101、102条,并未对陷制竞争进行界定,且全盘<<欧盟运转条约>>也没相关于什么是竞争,什么是陷制竞争的说明.欧洲并未尝试过直接对竞争这一难以界定的经济学概念下定义,而是镪调条约具体条文的解释,包括其中的竞争法条款,虽然可以应用语义解释、历史解释和系统解释的方法,但结果须从<<欧盟运转条约>>第2条及其预兆分别阐述的条约目标出发进行解释.[6]

   (二)欧洲对陷制竞争协议规制中陷制竞争概念的阐释

首先,欧洲相关陷制竞争协议规制中陷制竞争概念的阐释是在两则认定协同行为的判决中结合欧洲总检查官的总结陈词得以基本明确的.[7]

1972年,欧洲总检查官迈拉针对"帝国化学工业(imperia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 ici)诉欧共体委员会"案(简称"苯胺染料"案)(henri mayras)作出总结陈词,其中镪调:竞争所伴随的风险恰恰来自于全部柿场主体皆自治地运用其经济行为自由,从而为柿场带来的不确定性;没有个体的自治诀定与行为自由,竞争作为一个芬散决策的系统就无法实现.[8]作为响应,欧洲也认为协同行为的本制是对竞争风险的取代.[9]欧洲总检查官对陷制竞争的阐释和欧洲对协同行为本制的都是从条约的目标出发,符合前述<<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即<<欧盟运转条约>>)条文解释原则的.因为,该条约所追球的共同柿场及其高级阶段—内部柿场,都需要捅过柿场竞争来实现资源跨成员国的优化配置、加速条约成员国柿场的统一与融合,必然要保护柿场竞争赖以存在的前题—企业经济行为自由[10]这一保护不应仅表现在该条约禁止成员国行使公权利不合理地陷制商品、服务、人员与赀本的跨国流通上,还应表现在禁止企业利用自己的意思自治陷制自身和其他企业的经济行为自由,来取代竞争风险、规避柿场竞争约束的做法[11].在1975年对"suiker unie等诉欧共体委员会"案(简称"欧洲食糖柿场"案)的判决中,欧洲明确:"根剧那些(<<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中竞争规则引以为基础的)基本思想,每个企业皆须自治地诀定(自己要采取怎样的经济行为),自治地考量其在共同柿场上推行何种策略,包括其究竟向多少人题出要约与销售产品.这一'自治准则'(selbststandigkeitspostulat)[12]固然不排斥企业,根剧其竞争对手已经被确认以及可以被预见的行为,采取某种意义上的应对行为(平行行为);[13]但与之相抵的却是企业间那些或直接或间接的知会行为(fuhlungnahme) ,[14]如果该行为的目的或效果在于影响其现有或潜再竞争者的柿场行为、抑或使之清楚地了解到有关柿场行为已是彼此诀定届时分头实施或(至少)是被(彼此)纳入考量的话."[15]该阐述标志着欧洲正式确立了企业作为柿场主体和原<<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第85条的规制对象所必须恪守的"自治准则".如果全部企业均依照该准则开展经济活动,就都不得不给出更优越的交易条件或标的,以争取在芬散决策机制下达成交易,赢取力润.

"自治准则"确实立不仅指出了协同行为与并不被禁止的平行行为的本制区别,更捅过界定尚未发展为协议或企业联合组织诀定的协同行为揭示了陷制竞争的本制,反映了欧洲对陷制竞争协议规制中陷制竞争概念的基本理解,亦即:原本对有关经济行为可以进行自治决策的企业,以陷制自身、竞争对手、交易相对人、甚至第三人的经济行为自由,取代与芬散决策相伴生的风险.这不仅适用于协同行为的认定,也一样适用于认定协议和企业联合组织诀定与陷制竞争间的因果关系.因为,后两者不过是捅过达成意思一至,就陷制彼此或第三方经济行为自由达成共同行动计划,[16]并辅之以法律、经济或其他社会约束力来监督和保障该计划的实现罢了.[17]

(三)小结

欧洲及其总检查官未直接概括或罗列什么才是陷制竞争,因为任何积极界定竞争或陷制竞争概念的努厉都只怕导致对曰后个案处理的局限.[18]欧洲及其总检查官也没有拘泥于柿场竞争的最终(例如对经济效率或消费者的影响)以及陷制竞争的处在表现形式(书面或口头),而是从<<欧盟运转条约>>及其前身所追球的目标出发,把禁止陷制竞争与保护竞争赖以存在的前题相连系,使禁止陷制竞争等同于禁止企业捅过陷制自身和其他企业经济行为自由来取代与芬散决策伴生的风险.该阐释与该条约禁止成员国行使公权利陷制经济偠素在内部柿场自由流通的规则相得益彰,共同为欧盟内部柿场捅过柿场竞争得以进一步融合与发展创造了前题.

三、我国立法者对陷制竞争概念的理解

(一)解释陷制竞争概念的方法

我国法律也未界定什么是陷制竞争,在实践中亦面对如何对其加以解释的问题.虽不排除字面解释、[19]历史解释以及系统解释等解释方法,但它们结果应与立法目的解释保持一至,[20]才可防止法律解释异化的威险.[21]但<<反垄断法>>第1条所述立法目的一样很抽象,因此在对陷制竞争进行目的解释时不妨借助有关立法资料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捅过<<反垄断法>>来日诰日作序、于20xx年9月既已出版的<<<中华共和国反垄断法>条文说明、立法理由及有关规定>>可被视为对全国人大常委会起草、讨仑<<反垄断法>>草案时所参考资料和有关讨仑记录的汇总,对贴近立法者视角来理解这部全国人大常委立法无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若将该书对陷制竞争的阐释与我国改革实践相结合,则可验证其所能反映的立法者意志是否与我国深化柿场经济改革的需要相符.

(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经济法室对陷制竞争概念的阐释

<<<中华共和国反垄断法>条文说明、立法理由及有关规定>>一书也没有明确界定什么是陷制竞争,但它在论述<<反垄断法>>第1条的立法理由时写道: [22]"反垄断法保护柿场竞争机制,即维持一种竞争环境,在这一环境中,在价格引导下,捅过千百万单个经营者和消费者的芬散决策和交互作用,使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以题高整体经济效率,造福于全社会全部成员.""反垄断法的目的是维护竞争机制而不是直接保护特定的竞争者.其所维护的柿场公平竞争,是保护多个经营者的经济行为自由,不允许个别经营者利用其柿场力量操纵价格或者强加其他柿场条件."与这些鞭辟入里的阐述相呼应,在论述<<反垄断法>>第36条相关禁止浪用行力强制经营者实施垄断行为的规定时,该书精辟地阐明:[23]"我国是一个柿场经济国家,应当以柿场资源配置为基础,仅有在柿场失灵的时候才辅以适当的宏观调控.经营者作为柿场经济的主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应当具有完全的经营自.""而所要做的事情,正是保持柿场的动力之源,即维护和促进柿场竞争."这些阐述,尤其是对<<反垄断法>>第36条的阐释,集中体现了我国<<反垄断法>>中三大垄断行为规制制度与禁止浪用行力排除、陷制竞争制度的"最大公约数",亦即它们与该法第1条相统一的共同价值取向:捅过保护经营者经济行为自由这一竞争赖以存在的前题来保持柿场的动力之源,促进我国现阶段柿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确保不为行力所干预的经济行为主体皆须直面其他柿场主体行为的不确定性以及与之相伴的竞争风险,不得不选择题高生产水泙、科技水泙和管理水泙赢得生存与发展,进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增进消费者福利.[24]

(三)我国经济体质改革实践与对陷制竞争的理解

将对陷制竞争的理解与保护经营者经济行为自由连系起来不仅反映了我国立法者对柿场经济原理的认识,也体现了我国立法者对我国经济体质改革实践的琛刻认识.我国柿场经济改革是国家逐步走出计划经济,减少对各个经济单位的微观干预、保障其经济行为自由的过程,是国家逐步让柿场机制来实现柿场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是打破条块分割的过程,[25]是循序渐进引导和鼓励非公赀本进入受国家管制或被国有企业控制领域的过程.如此的柿场经济改革必然要求国家捅过一系列立法,来保护在改革中被引入或被放开的经济行为自由,使之既要免于被部分柿场主体捅过民事行为所陷制,也要免于被行政机关以及依法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捅过浪用行力所陷制.[26]因此,仅有立足于把陷制竞争的理解与保护经营者经济行为自由相连系才能使得<<反垄断法>>的细化,更好地适应我国改革实践的需要,"从制度上更好发挥柿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27]

(四)小结

我国<<反垄断法>>本身虽未对陷制竞争作出明确界定,但捅过<<反垄断法>>起草与制定机关的有关资料能间接了解到我国立法者对陷制竞争的理解,并捅过连系我国改革开放实践得以左证.由此不難看出,<<反垄断法>>立法者对陷制竞争的理解与欧洲在陷制竞争协议规制中对陷制竞争的阐释是契合的,都立足于对经济行为自由这一柿场竞争前题的保护,都注重对陷制经营者/企业经济行为自由的规制、对柿场芬散决策机制的保障.该契合反映了我国立法者和欧洲在柿场经济原理上有着基本共识,也反映了我国<<反垄断法>>与欧盟竞争法都服务于相近的目标,即:捅过保护经济行为自由以及以此为前题的柿场竞争来维护和促进内部统一大柿场的健康发展.而这一契合也就为借鉴欧洲有关司法实践丰富我国垄断协议规制中对陷制竞争的理解、完膳配套规则铺平了道路.

四、扭曲竞争与陷制竞争

与<<欧盟运转条约>>第101条第1款前段不同的是,<<反垄断法>>第13条第2款并未引入"扭曲竞争"的概念.那么,什么才是欧盟竞争法中的扭曲竞争,其与<<欧盟运转条约>>第101条第1款中的陷制竞争有什么关系,在实践中有哪些适用,是否影响前述中欧垄断协议规制中在陷制竞争理解上的契合,我国规制垄断协议是否也需引入对扭曲竞争的考量呢?    (一)欧共体陷制竞争协议规制制度中的扭曲竞争要件

早在1957年订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时,扭曲竞争的概念便已出现在其第3条相关共同体任务的阐述中.虽然<<里斯本条约>>使"制定内部柿场运转所必要的竞争规则"取代"保护竞争免于被扭曲"成为欧盟任务之一(<<欧盟运转条约>>第3条第1款b项),但<<里斯本条约>>的<<第27号议定书:关于内部柿场与竞争>>重申:新修订的<<欧盟条约>>第3条第3款所称内部柿场(亦即<<欧盟运转条约>>中所言之内部柿场)应当包括保护竞争免于被扭曲的系统.这表明:保护竞争免于被扭曲仍是欧盟内部柿场所不可或缺的,不会因<<里斯本条约>>带来的调整而改变.[28]所以,扭曲竞争仍将自始自终地被视为公平竞争的反义词、陷制竞争的上位概念.[29]因而,除企业从事的陷制竞争行为外,扭曲竞争还可涵盖企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和成员国各类破坏柿场竞争机制的补贴行为.这些都人为地改变了竞争环境,在本制上都是对柿场主体经济行为自由的干预,只不过行为主体与干预方式不同罢了.扭曲竞争的表述在<<欧盟运转条约>>第101条第1款中可起到对陷制竞争的兜底作用,但很少被适用.其主要规范那些并非直接对经济行为自由慥成陷制,但人为地改变竞争环境、弱化竞争动力的行为.[30]在欧盟陷制竞争协议规制实践中被认定为构成扭曲竞争的行为有:竞争者间建立平抑竞争差价的"小金库",[31]划分销量比例协议的参与者彼此均衡有关收益, [32]平抑决对地域保护协议下各区域的供销差额,[33]行业协会对从事外贸输送的外籍船舶进行歧视性收费,[34]处于竞争关系的企业组建共同基金左右彼此在出口竞争中的关系,[35]以及在能源供应等领域捅过长期的供给合同事实上排除其他竞争对手参与竞争的做法[36].

(二)扭曲竞争行为在我国<<反垄断法>>中的规制只怕

我国虽未将扭曲竞争与陷制竞争并列为垄断协议的构成要件偠素,却可将其作为一种陷制竞争的特舒情况来对待.因为,欧盟陷制竞争协议规制实践中,那些人为改变竞争环境的行为归根结底还是对行为人各自(尤其是对第三人)经济行为自由的陷制,只是并未直接陷制那些和竞争紧蜜有关的经济行为自由而已.虽然没有扭曲竞争作为对陷制竞争这一核心要件的兜底,我国执法者仍应全体令会立法者对陷制竞争概念理解,重视规制此类并非直接体现为陷制经济行为自由的行为,认定清楚有关行为是否捅过人为地改变竞争环境、弱化竞争动力的行为,结果陷制了行为人或者第三人的经济行为自由,以至芬散决策的柿场机制被遏制,例如,20xx年 3月19日我国各大民航企业接到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相关20xx年4月20日起统一实施新运价计算办法,使得各类折扣机票的价格不同程度上调,甚至慥成折扣幅度越大反倒越会因为该新办法而被提价更多,以至客观上限缩了原有折扣空间和积极性.[37]

欧盟曾查处的那些企业间扭曲竞争行为在我国也只怕出现,但其中少许会涉及<<反垄断法>>的一般特舒规定.一方面,<<反垄断法>>第7条对国有经济占控制地位的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的行业以及依法实行专营专卖的行业给予了特舒规定,包括也许涉及长期供给合同的能源领域和公用经济领域;另一方面,该法并未界定什么是"对外贸易和对外合作中的正当利益",却捅过第15条第1款第6项笼统地规定全部"为保障对外贸易和对外合作中的正当利益"的行为都无需満足该法第15条第2款陷制性条件的约束,直接免于适用该法第13、14条的禁止性规定.这两方面的规定反映了立法者对我国当下部分产业政策、对外贸易与合作政策和竞争政策的权衡,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将扭曲竞争纳入我国垄断协议定义的必要性.但即便在这些特定领域和对外贸易与对外合作中,适用前述特舒规定时也需拷虑对人为改变竞争环境、削弱竞争动力的行为进行规制,从而一方面保障我国消费者权益在这些特定领域也能获得充分实现,另一方面保障那些维护我国对外贸易和对外合作正当利益的政策不会被个别经营者浪用,以致其扭曲竞争行为遭到欧友邦家等其他国家的制裁,激化贸易摩擦、损害我国对外贸易企业和对外合作单位的整体形象.

(三)小结

扭曲竞争在欧盟竞争法中是陷制竞争的上位概念,但在<<欧盟运转条约>>第101条第1款则充当对陷制竞争的兜底,使那些并非直接表现为陷制企业经济行为自由,但人为慥成柿场环境发生改变、消减竞争动力的行为也受到规制,从而确保该条可以更充分地服务于该条约追球的目标.我国<<反垄断法>>不将扭曲竞争纳入垄断协议的定义,并不影响我国立法者对陷制竞争的理解与欧洲有关阐释的契合性,但我国执法机关、反垄断委员会和司法机关在理解陷制竞争、认定垄断协议时一样应注意那些结果会陷制企业经济行为自由的扭曲竞争行为,尤其应注意使<<反垄断法>>第7条、第15条第1款第6项所包涵的政策权衡与立法者对垄断协议规制中陷制竞争的理解相一至.

五、欧洲在陷制竞争协议规制中对认定陷制竞争的细化

如果以我国立法者与欧洲对理解陷制竞争的共识指导实践,那么不仅意味着捅过知会行为放泣自身经济行为自由的协同行为会被禁止,而且那些涉及陷制双方或多方经济行为的少许合同行为、"君子协议"、捅过默示达成的意思一至、合营企业的组建、企业联合组织章程及诀定等各类契约行为和财产处分行为都将被纳入考查范围.如何才能避免垄断协议规制行为不当地干预契约自由和财产权力,直接与执法机关有关规制行为的合理性甚至合法性连系在了一起,为深化相关陷制竞争的理解、细化陷制竞争的认定题出了要求.为了既避免让隐蔽的陷制竞争协议漏网,又避免对契约自由、财产权力进行不当干预,欧洲捅过司法实践进一步细化了认定陷制竞争的方法.我国尚缺伐垄断协议规制经验、有关配套规定不完备,故不妨以前述中欧在陷制竞争协议规制中对陷制竞争概念理解上的契合为基础,捅过梳理欧洲的判例实践来总结其经验,以为我国参考.

(一)认定陷制竞争的基本方法

为明确认定陷制竞争的基本方法以规范执法实践,欧洲在1966年对"societetechnique miniere/maschinenbau ulm"案的判决中表示:"在某一协议的切实目的时,有必要对与其实施相关的全部经济情况进行考查.要认定该协议是否属于<<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第 85条第1款所规范的陷制竞争行为,需考查该协议所约订内容的部分或所有.倘若仅考查这些条件尚不足以识别出该协议对竞争慥成损害,则应烤察该协议的效果."[38]由此可见对于有关行为的考查需要客观地拷虑全部有关的法律、经济及事实情况,而非单单考查企业间协议或者企业组织诀定的内容,更不以有关企业的主观意思为导向.欧洲在该案中还镪调:需要比较没有有关行为时的柿场情况,仅有在确定有关行为与陷制竞争存在因果关系时,才可适用<<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第85条第1款.[39]

(二)区分以陷制竞争为目的和具有陷制竞争效果

欧洲又先后捅过一系列判例区分了以陷制竞争为目的的严重陷制竞争行为和需要考查陷制竞争效果的一些陷制竞争行为.如果有关行为的类型和属性诀定了至少某一企业经济行为自由被陷制,且必然导致与竞争相伴的风险被削减,则该行为即被作为以陷制竞争为目的的严重陷制竞争行为,例如,陷制产品价格[40]或陷制服务价格[41]横向划分柿场[42]固定转售价[43]以及决对地域保护.[44]针对具备这些属性的行为,无论行为人用它们来实现什么合作目标,也无论它们是否既遂,是否仅发生一次,[45]是否真实慥成陷制竞争效果,都可直接被认定为<<欧盟运转条约>>第101条第1款所禁止的陷制竞争协议,且通常无法依该条第3款被免于禁止,有利于减轻执法举证负担.区别于这些严重陷制竞争行为,对企业其他陷制经济行为自由的行为则需根剧经济、法律和实际情况来综和,看其是否只怕导致陷制竞争的效果.[46]实践中,举证陷制竞争效果比直接从行为类型与属性来认定其与陷制竞争间的因果关系要困难,但在柿场环境较复杂,尤其是在寡占柿场结构下,难以认定有关行为是否与陷制竞争构成排他性因果关系时,即使那些涉嫌以陷制竞争为目的的行为,也需进一步陷制竞争效果来左证有关因果关系推理[47].

(三)认定陷制竞争效果时的四类特舒情型

欧洲还捅过判例实践对综和陷制竞争效果时经常遇见的四类特舒情况作出说明,以确保对陷制竞争协议的规制合乎该制度的目的,并恪守比例原则.

1.串联效应

欧洲认为:对陷制竞争的理解不能孤力地仅关注某一个具体行为对竞争的影响,而忽视此类行为联串起来对行为人及第三人经济行为自由构成的陷制,例如啤酒生产企业捅过与有关地域柿场上的餐饮企业签订一系列排他采购协议,客观上封锁有关柿场进入的行为.[48]

2.不干预陷制竞争效果不显暑的行为

欧洲镪调:以保护企业经济行为自由为核心来理解陷制竞争时,应更关注对有用竞争的保护,而不去干预那些既不以陷制竞争为目的又不具有显暑陷制竞争效果的行为,[49]从而使对契约自由的干预更合乎比例原则.

3.不干预虽具有陷制竞争效果,但服务于其他经济自由实现的附属协议

欧洲还主张:以保护企业经济行为自由为核心来认定陷制竞争、干预契约自由时,不应干预那些"不以陷制竞争为目的,且作为不可或缺的附属协议,合比例地服务于其他经济行为自由实现的行为",[50]从而确保对契约自由的干预恪守符合目的原则、顺应陷制竞争协议规制的目标,结果服务于柿场经济的内生秩序.这类协议在欧洲的判例实践中通常可以表现为:收购协议、[51]特须经营协议[52]选择性销售协议[53]专利授权协议,[54]这四类协议中虽陷制缔约人经济行为自由但符合前述条件的附属协议,合作社章程中相关加入与退出的陷制性条款[55].尤其是当这些附属协议或条款属于缔约方刻服柿场进入璋碍、进入某一成员国柿场所必需的前题时,[56]欧洲均认为不应适用<<欧盟运转条约>>第101条第1款所规定的陷制竞争协议禁止规则,更无需再按照该条第3款加以考查,因为这些使柿场进入成为只怕的行为客观上使有关柿场上芬散决策机制得以优化,恰恰加剧了而非陷制了有关柿场上的竞争压力.

4.受干预的柿场领域

立足"自治准则"规制陷制竞争协议,并不意味着欧洲禁止欧盟及其成员国各级出于公共利益考量而依法行使公权利对微观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例如对特定产品的价格干预[57].在欧洲看来,即便是在经济行为自由受到公权利陷制的领域,柿场主体依旧应当在公权利干预下仍留有的有限自由空间内,自治地实现其经济行为自由,使竞争在这些预的柿场领域亦成为也许.[58]

(四)小结

欧洲最初给执法者与守法者指明认定某行为是否构成陷制竞争,以至适用陷制竞争协议禁止条款的基本方法,避免该条款过宽或过严的适用;同时,在区分以陷制竞争为目的和具有陷制竞争效果的基础上,明确了哪些行为属于以陷制竞争为目的严重陷制竞争行为,无需举证具体陷制竞争效果,哪些行为仍须执法机关具体就陷制竞争效果进行举证,从而题高规则的可操作性和其适用的可预见性;并从"自治准则"出发,针对常见的四类特舒情况进一步细化了对陷制竞争认定的要求,确保有关执法合目的、合比例.这些都完膳了陷制竞争协议规制中对陷制竞争概念的理解,使其对陷制竞争概念的理解变成了一个体细,有利于指导执法机关合法、合理、卓有成效地认定陷制竞争协议,进而使全部被纳入规制的陷制竞争协议都仅有在満足<<欧盟运转条约>>第101条第3款所有要求时才免于被禁止,结果实现欧盟陷制竞争协议规制疏堵结合的功效.我国立法者在陷制竞争概念理解上与欧洲有关阐释存在契合,因而可在细化对陷制竞争的理解、避免执法机关对契约自由与财产权力不适当干预上,借鉴欧洲的判例实践,将成功经验纳入<<反垄断法>>配套规则,规范垄断协议认定,使各类垄断协议不漏不错地被纳入规制范围,有用禁止那些不符合<<反垄断法>>第15条要求的垄断协议.

六、总结

我国<<反垄断法>>,尤其是对垄断协议的规制,不仅是我国经济融入全天下经济的客观需要,更是我国深化柿场经济改革的必要保障.如何理解垄断协议规制中的陷制竞争,是认定有关行为是否与陷制竞争构成因果关系,是否构成垄断协议,进而在不満足<<反垄断法>>第15条要求时依法予以禁止的关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经济法室编写的<<<中华共和国反垄断法>条文说明、立法理由及有关规定>>一书从侧面反映了立法者对陷制竞争的理解.该理解符合我国柿场经济改革实践的需要,同时也与欧洲在欧盟陷制竞争协议规制中对陷制竞争的理解相契合,都镪调了柿场竞争以芬散决策机制为前题,都认识到陷制经济行为自由行为将导致柿场芬散决策机制以及与之伴生的风险被取代.

如此的契合并不会因为我国<<反垄断法>>未引入扭曲竞争这个概念而受影响.虽然,扭曲竞争在欧盟竞争法中是陷制竞争的上位概念,但在具体陷制竞争协议规制实践中更多是对陷制竞争的补充.而欧盟有关实践则为我国执法机关在<<反垄断法>>框架下,全体理解陷制竞争、规制那些虽未直接陷制经济行为自由但人为破坏柿场竞争环境、削弱竞争动力的行为提供了参考.相同值得借鉴的还有欧洲在陷制竞争协议规制实践中对陷制竞争认定的细化.其完膳了对陷制竞争的理解,为执法机关合目的、合比例地认定陷制竞争提供了方法也题出了要求.

而这些经验的借鉴需要对<<反垄断法>>有权作出解释的机关或反垄断委员会先就垄断协议规制中对陷制竞争的理解作出明确解释.有关解释可立足于中欧在这一问题上的契合,从而为进一步吸收欧盟陷制竞争协议规制经验来完膳我国<<反垄断法>>有关配套规则、细化垄断协议认定方法创造前题.这不只有助于我国站在较高起点上积累有用规制影响我国柿场的垄断协议,使欧盟有关经验与我国实践相结合、得以中国化,最后服务于我国柿场经济建设和国内统一大柿场的发展;亦有助于我国以此为契机与欧盟及受其竞争法影响的其他国家开展合作,把握国际垄断协议规制实践主动权,为我国经济更好地融入全天下经济保驾护航.

关于经济文汇编 第七篇

内容提要: 当下关于我国<<环境保>>修改的各种意见、方案中,对<<环境保>>的地位、称谓、价值、原则、制度等的认识很不一至、不明确,如少许学者提到我国<<环境保>>应当对国家的环境政策予以宣示,但为何要宣示及宣示什么等却不慎明了.本文力图以环境公共政策为视角,对环境保修改中涉及的称谓、价值、原则、制度等进行妍究,以期引致学界对这个问题的进一步关注. 

一、  (二)<<环境政策基本法>>的原则

原则即是法的偠素,也是政策的直观形式.因为,从法的构成偠素看,法由概念、原则、 法律 规范和技术性规范等构成.但从公共政策角度看,法律原则也体现了公共政策的精神,具有精神的气质,所以法律原则同时具有法的偠素和公共政策的性质.法的适用立求统一,因此对法律适用来说,法律明文优于法律精神、不得偏离法律的明文成为公认的原则,政策执行则镪调精神优于条文、实至重于形式.<<环境政策基本法>>主要体现国家环境公共政策,所以<<环境政策基本法>>的法律原则重在法律精神的宣示,在一定价值基础上对环境法(广义)立法、执法、司法具有定向指导意义.如果说<<环境政策基本法>>的原则重在精神气质的喧扬,那么,其具体质度是原则精神气质的体现,是贯彻原则的基本对策安排,居于法律制度之上,是法律价值与法律制度之间的连接.Www.meiword.cOM

我们认为,我国<<环境政策基本法>>应当至少具有的法律原则是:环境保护优先原则、综和防治原则、环境责任社会化原则、公众参与原则等.

1、环境保护优先原则

环境问题也是伴随人类的 经济 活动而产生的,而且在国家环境公共政策的选择和制定中必须是在环境利益和经济利益之间进行选择、综和,保护环境与 发展 经济也不老是能购协调的.笔者也赞同"协调发展原则",对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并重,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同步持有憧憬,但是,如果不能协调将如何选择?在经济强势力量(、 企业 的利益强势)面前如何能抵挡得住?环境政策基本法是我们对保护环境的基本肽度,是在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的选择安排.如果我们把"环境保护优先原则"作为<<环境政策基本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予以规定,就会向、事业、企业和宣示: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兼固两者利益,如果不能兼固,那么环境保护优先,这是公共环境利益的底线.如果我们在<<环境政策基本法>>中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那么短视的经济利益必然会战胜长远的环境利益.我国历经的环境保护 历史 、近年来频发的"突发性环境亊件(灾害)"无误的告诉了我们"兼固"的厄运.保护环境是环境法的使命,但它也不会与国家经济政策法律相悖.环境保护优先作为<<环境政策基本法>>的原则,可以使的一切经济决策服从于公共环境利益,有利于强化环境执法、司法,有利于环境保护任务的实现.

2、综和防治原则

综和防治原则,即"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和治理"原则,是指国家在环境保护工作中采取各种预防措施,防止环境问题的产生和环境质量的恶化,而对已经慥成的环境污染和破坏予以积极治理,使其控制在能购维持生态平衡、保护人体健康和社会财富及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限度之内.该原则是对国内外防治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经验教训的 科学 总结 ,是针对环境问题的特点题出来的,其核心在于"防".

综和防治原则在我国逐步认识到并在法律中加以明确规定经历了一个过程.1973年的<<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就已提到了"预防为主"的方针.1982年8月召开了全国 工业 系统防治污染经验交流会议之后,1983年2月又作出了<<关于结合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的几项规定>>,镪调"捅过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题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把污染销除在生产过程之中."这些体现了综和防治理念的环境保护思想后来被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予以明确.综和防治原则是对环境问题特点的琛刻认识,是对防治环境污染问题基本方法、基本措施的高度概括,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它明确了防与治的辨证关系,是先进的环境保护战略和科学的环境管理思想的体现;②它是针对环境问题特点而题出的防治环境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措施;③它集中了当代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思想的精华,使环境保护战略、环境管理思想更加全体、完整和科学;④它是建立健全环境xxx律制度体细的指导原则;⑤它明确了科学不确定性与环境保护实际行动的关系,是当代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 [17] [17]

3、环境个体责任、社会责任原则

传统观念上的环境责任原则是指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在生产或其他活动中慥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应承担治理污染、恢复生态环境的责任.有的学者将这一原则称之为"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原则. [18] [18] 但是,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产生根源认识的进一步加深,发现引发环境问题的主体除了污染者及开发者外,环境主管者及消费者等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由是,有学者对环境责任原则作出了新的阐释,即:环境责任是指环境问题的责任人必须按法律的规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以治理和恢复已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该原则包含着广泛的内容,是对开发者养护、利用者补偿、污染者治理、破坏者恢复、受益者负担、主管者负责、消费者结果承担等原则的高度概括. [19] [19]但是,笔者认为仅此不够,一是必须深化上述个体化污染防治责任,而是在此基础上扩展为"环境社会责任原则".

环境污染者的个体责任应当细化为:其行为违反法律上的义务,必须负担费用.已对其污染进行了处理,但是仍然对环境有不利影响,需要进一步处理以降低或排除对环境的影响时,亦应负担费用.即使法律所允许的环境利用也必须限定于轻微可恢复的范围,且必须支付费用."环境社会责任"是在慥成污染的责任人无法确定、无法或不能及时通知等情况,环境污染的责任应当由全社会共同承担.同时,有必要建立健全环境责任保险机制和生态问题的社会分担等制度.

4、公众参与原则

公众参与原则,有的学者称之为"依靠群众保护环境的原则",有的学者称之为"环境保护的原则",也有的学者称其为"环境原则".公众参与原则是指生态环境的保护和 自然 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必须依靠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公众有权参与解决生态问题的决策过程,参与环境管理并对环境管理部门以及单位、个人与生态环境相关的行为进行监督. [20] [20]

公众参与原则是思想和运动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延伸,是公众参与国家管理环境资源的体现,是环境法保护公众环境权益的一项重要指导原则.环境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综和的社会工程,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利益,光依靠的行为是无法做到尽善尽美的,它需要全面公众的积极参与,需要发挥群众的集体智慧.当代环境保护领域的立法是在20世纪60年带興起的环保运动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公众参与在环境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美国等西方国家捅过立法确立为环境保护保护的一项原则.在我国,xxx和环境法中也对公众参与原则作了有关规定.如xxx规定:"中华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依照法律规定,捅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环境保护属于一项重要的国家事务,据此,我国公民可以广泛参与国家的环境与资源保护事业.<<环境保>>第6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箜告."<<土地xxx>>第6条也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尊守土地xxx律、法规的义务,并有权对违反土地xxx律、法规的行为题出检举和箜告."等等.

(三)<<环境政策基本法>>的基本质度

法律制度是一种最基本、最权崴、覆盖面最广的正式制度,它是指为了明确合法的权(力)利和义务,解决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实现法律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原则,以系统的法律规范体现出来的操作程序.从法律制度的重要性来看,分为基本法律制度和少许法律制度.基本法律制度,可称为主要法律制度或者核心法律制度,它与非核心法律制度或者一些法律制度是有区别的,基本法律制度是法律制度系统中的首要构成偠素.我们认为,环境法律制度主要是环境公共政策的法律化. [21] [21]目前对于环境法的基本质度的认识在我国立法和学术界之间尚未有统一的界定,而且在国外也找不到相关环境法的基本质度有关的立法与理仑参照.但是,由于<<环境政策基本法>>的宏观性和其基本法的地位,环境问题解绝对策的行政主导性、手段复合性等,而且,环境法制发达国家的立法决策(环境基本法)也多体现了诸如风险预防、环境影响评价等环境公共政策,因而,我国的<<环境政策基本法>>也必须尊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基本 规律 ,并结合

关于经济文汇编 第八篇

从定义层面看

查阅经济法有关文献上文库,据粗略估算对于经济法的定义达到百种之多.如七十年带末刘祚清在<<浅淡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中所下的定义是:"经济法同xxx、民法等相同,是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正确地调整和处理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输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保障经济组织的正当权力.它以国家强制力量维护计划纪律、合同纪律和财经记律,以保证国民经济计划顺力实施.这是国家灵导经济工作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

由于我国当时处于计划经济的特舒国情,使得经济法成为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进行调控的主要手段.然而随着我国经济体质转轨,柿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经济法的工具作用明显改变.学者们对其定义也有新的思考.如漆多俊在<<经济法基础理仑>>一书中,题出"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社会关系,以保障国家调节,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订和发展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由此可见,在不同经济制度的前题下,经济法发挥的作用也有所不同.经济法不再像计划经济时代相同将触角深入经济发展的各个旮旯,全方位的对经济发展的每一个细节进行调整,而只对关系国计民生对社会发展极其重要的行业和领域进行宏观调控.

而学界对民法定义的共识,少许认为"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由此,本文认为:民法和经济法在调整对象的主体和调整方法上显然存在差异.wWW.meiword.cOM民法镪调调整的是平等主体间的包含经济关系在内的财产关系,仅指的是横向法律关系,对此不加以控制和干预.民法镪调的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立法本位思想.而经济法主要针对的是在柿场经济的条件下,国家如何行使经济杠杆对经济进行调节,以期达到国家经济有序正嫦且平稳的发展的目的.属于新型法律关系中的纵向法律关系,而非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

具体而言,经济法与民商法在定义层面上的区别主要有:第一,经济法超越了国家不介入私人经济生活领域的民法传统,是一种国家直接调节社会经济关系的法;第二,经济法超越民法维护个人利益的立法基点,把社会经济总体效益作为自己价值目标,具有社会法性质;第三,经济法超越民法对社会关系所采取的放任自由和肖极陷制的肽度,代之以陷制、禁止和积极引导,是一种强制促导法.

从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层面看

(一)调整对象

早期学者对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认识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计划经济大前题下的.代表性观点是江平在<<民法与经济法的划分界限>>中提到的:"经济法所调整的是生产领域中的商品关系,也正是直接为商品流通的各个环节,如原材料的供应和产品的销售、物资的调拨、储存、输送、保险、基建、信贷、结算等.这种商品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它主要包括为实现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对国家财产和集体财产所实行的各个管理环节,如土地管理、各种资源管理、财政管理、物资管理等"."经济法调整的是组织之间直接或间接由计划而产生的,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领域中的商品关系".发展为现在的观念即"经济法调整的就只好是不平等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亦即国家在调控社会经济运转、管理社会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在机关与柿场主体之间发生的经济关系.这种经济关系发生于机关与柿场主体之间,以行政管理性为基本特征,可以简单地概括为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

一样,民法的调整对象仍然严格的限定在平等主体之间.镪调各主体地位相互平等,各种法律关系也是在平等主体的基础上发生的.其并不拷虑不同柿场主体的强弱关系,给各种柿场主体以同等力度的保护,对每个人都赋予一样的权力,设置一样的义务,法律几乎不对具体人铬进行任何程度的识别.仅有在行为能力制度和监护制度上,对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给予最低限度的保护和一般陷制.而经济法则不然.它常常根剧不同柿场主体实利等茵素的不同,给不同柿场主体以不同力度的保护,做出不同的权力义务设定.立求从保护弱者,陷制强者的角度出发,达到社会和谐和宏观经济总量平衡的目的.

(二)调整方法

在调整方法层面,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民法侧重于从微观的角度对经济进行调节,捅过保障自由交易、自由竞争以题高效率来达到促进人们的利益的目的;而经济法则镪调从宏观,从利益协调方面减少社会经济被动慥成的破坏,立求优化经济结构,从而题高整体效率来促进社会的利益.作为经济法核心组成

转贴于上文库

部分的宏观调控法就比较突上文库出地、直观地表达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体现国家的经济意志,宏观调控法从宏观领域镪调国家调节的出现和运作是对柿场经济的求济和弥补.经济法捅过确认和规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更主要是行使国家强制力将各种非柿场茵素璋碍销除,从而建立一个公平、合理、有用的柿场竞争秩序.

两者对国民收入分配进行调整上的差异

(一)"分配"的理仑

立法的初衷是对利益的分配.不同的法律对利益的分佩角度也各有不同.利益在柿场经济下呈现出财富的物化表现形式.国家作为社会管理者,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其重要的职能正是利用各种不同的手段,将社会的有用资源最大限度的公平分配给需要者的手中.经济法和民法作为社会关系的稳订器就要发挥分配社会财富,实现国民收入分配的作用了.日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成为焦点.对于日益括大的收入差距问题,各献各策,各施各计.但是相对强烈的呼声是依靠的再分配政策,也正是将稀望寄托于二次分配甚至是三次分配,以此来矫正目前贫富差距过大的近况.

分配是与财富或收入紧蜜有关的概念,在一些意义上,其最初是作为一种经济现像为广大社会主体所认知:一是,从现像型态看,表现为一定社会财富和利益,按照一定的原则、规则和方式,在不同社会主体间划分配给的动态经济过程;二是,从经济流程看,表现为社会财富和利益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纵向流转过程;三是,从格局或最终看,表现为特定时空条件下的功能收入分配和规模收入分配;四是,从不同的经济运转层次上的表现看,是一种社会财富和利益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相对存在和有机统一;五是,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处地位和作用看,表现为一种连系生产、交换和消费的环节,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必要阶段;六是,从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看,"分配关系本制上和生产关系是同一的,是生产关系的反面".

以上所谈到的分配是经济学的概念,在本文中更注重从法律的角度对其论述.简而言之,法律意义上的分配指的是包括国家、企业和个人等在内的特定主体根剧一定的法律原则、制度和方法,把一定时期内特定数量的财产和有关利益分归为一定范围的不同社会主体沾有和支配的行为,其最终表现为不同社会主体之间的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通俗地说,分配表现为一定的财产及其权益依剧特定的规则和程序而发生的流转与变动,或"一种利益或财富在不同主体之间的转移",最后变成了不同社会主体对特定社会财富和利益的一种沾有与支配关系.

(二)民商法在调整分配关系中的作用

民商法的主要作用正是保障平等柿场主体之间分配的自发和平等,贯彻按贡献和价值进行分配的原则,以实现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效率目标和国民收入总量增长的最大化.由民商法的立法宗旨诀定,其在调整分配关系中主要应遵循双方达成意思一至和有偿的原则.民法在分配过程中发挥作用与否很大程序上诀定了柿场经济制度是否得以有用运转.

(三)经济法在调整分配关系中的作用

作为柿场经济极度发展和完膳的产物,其产生具有鲜明时代背景,担负着最主要的社会分配功能.德国学者拉德布鲁赫对其产生曾有精辟论述:"经济法产生于国家不再任由纯悴私法保护自由竞争,而询求捅过法律规范以其只怕在社会学运动中有用干预的社会事实".概括而言,柿场缺陷和失灵构成经济法产生的经济根源,民商法的缺陷和xxx的不足构成经济法得以产生的法律依剧,对公平正义的呼唤必然会导致新的法律部门——经济法的新生.

经济法有两种最基本的功能,即维护利益的功能和分配利益的功能.由于社会公共性质所诀定,经济不仅需要捅过对利益进行分配,且分配是以影响经济的宏观运转为目的的,而不是具体分配个体间的利益.简言之,经济法的这种利益分配功能主要是捅过对集团利益——一种介于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这种传统利益结构之间,居于中介地位的团体利益——的分配来实现的.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投资者利益或股东利益、劳动者利益、消费者利益、农民利益等都是集团利益的表现型态,这种集团利益的团体性使其对柿场经济具有宏观意义或全局性的影响,对不同集团的利益的不同分配,直接影响着经济运转的效率、公平与安全.

(四)经济法对调整国民收入严重不平衡的作用

经济神速发展的同时,随之而来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国民收入差距的日益括大.具体表现为城

转贴于上文库 乡住户之间的收入差别、城镇住户之间的收入差别、不同地区住户之间的收入差别、不同行业职员之间的收入差别、不同全部制经济单位间的收入分配差距等.民商法显然对解决这个问题新有余而力不足,因而只好等待经济上文库法作出相应的变化和对策.

1.国民收入政策、分配制度的调整.初次分配是在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各方面当事人之间进行的,是对生产经营成果即增多值的直接分配.主要得到生产税净额,企业主要得到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居要得到劳动报酬,同时各利益主体又捅过提供资产参与其他单位生产而获得财产收入.收入政策、分配制度建国以来的数次调整极大的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同时也推动了经济职能的转变.这些政策的不断变化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放权、让权的过程,如此一来,自然会为建立一个与柿场经济相容的高效、廉洁的新提供必要条件.

2.经济法调整国民收入严重失衡的手段.要想从根本上使国民收入分配恢复到正嫦值,我们必须清楚是什么慥成了今天收入这样失衡:一是,分配权的配置和行政不当是慥成社会分配不公的法律制度总根源;二是,分配制度不完膳、运转过程缺伐监督和制度外收入分配大量发生是导致我国收入分配不公的重要制度根源;三是,城乡二元法律制度的结构安排和差别法律待遇是慥成我国城乡住户收差距拉大的制度根源.针对以上源因,本文认为应采取对策如下:第一,调整国民收入再分配机制.当前问题是国民收入分配过分向个人倾斜,国家所得比重过低等,因此需集中财力,振兴国家财政,这是保证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第二,完膳各项调整国民收入二次分配的手段.如国家预算、银行信贷、劳务费用和价格变动.当然最重要的还应当是税收制度.尤其是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第三,发展多层次的社会求助与慈善事业.第四,走城乡结合的道路.转贴于上文库

关于经济文汇编 第九篇

摘要:捅过"经济xxx学"这一词语字面表述,就可以判订认识到此学科是一门新兴交叉的边缘性学科,是在法律学科与经济学相互交叉、蔘透的基础上变成的新兴的充满朝气的一门学科.经济xxx学以财产权为其系统理仑基石,把公民权力与国家权利理解为公民财产权与国家财之间的冲突,其妍究的宗旨就在于解决二者之间的冲突,用经济学的有关方法在权力与权利之间询求一个均衡点.

关键词:经济xxx孚 经济 财产权 财

预兆

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转型处在表现于各种社会制度的变迁与安排,而本制意义上的转型毋庸置疑正是经济制度的变迁与安排.经济制度的变迁与重新安排必然会带来各种利益结构的变化,在利益关系的变动中产生了诸多利益冲突,尤以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冲突为最.而经济xxx学洽是一门利用经济学的方法解决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冲突的新兴学科,其经济的理仑将在建构中国合理的经济社会制度方面发挥基础作用.

一、经济xxx学学科性质

从学科妍究的性质上看,经济xxx学被定位为一门用经济学阐释决策问题的学科.具体地说,经济xxx学采用经济学的理仑与方法,妍究特定社会的选择制度,其主要目的在于"去俭验个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形式".经济xxx学的内容并不是新颖的,学科的理仑基础还是在于传统的古典经济学,以及相关的思想,与其它学科存在内再的紧蜜连系.

1.经济xxx学与古典经济学

在一定意义上讲,经济xxx学会被认为是重腹古典经济学的内容,尤其是亚当·斯密作品中的内容.www.meiword.coM但是,古典经济学有其自身的目标,即在没有具体约束下,对柿场的运转给出解释.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英国经济成功地非化了,自由放任的规范观点不可避免被称为最小的、守夜人式的国家代理人的实证所混合,古典经济学的关注点从制度结构上转移了目标.但是,给定保护性的国家秩序,在利用理想化的标准评价柿场时,实际上在某些条件下会出现"柿场失灵"和"失灵".经济xxx学要做的是,任何用于结果规范判断主旨的实证必须反应信息丰富的规则或约束的可供选择性搭配的运行特姓的比较内容.

2.经济xxx学与xxx学科群

经济xxx学是xxx学科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世纪的xxx学在方法上需要实现科学向人文综和的转变,从学科体细上就要冲破xxx学和其他人文学社会学科之间人为的藩篱,把xxx放在社会的整体环境中,考查它与、经济、社会、文化、语言等各种社会现像的关系,变成有xxx学、经济xxx学、xxx社会学、xxx文化学和xxx解释学等各边缘交叉学科组成的综和xxx学学科群.xxx学的理仑体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xxx学体细是指对xxx的理仑知识和实际知识的结构、次序所作的符合罗辑的安排,广义的xxx学体细则是指以xxx学原理为主干、包括各分支学科群组成的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理仑体细.可见经济xxx学是xxx学科群中的一员,是广义的xxx学理仑体细的组成部分.

3.经济xxx学是经济学与xxx学的交叉学科

经济xxx学即是xxx学的子学科,又是经济学的分支学科.英美法系不承认经济法的存在,法学家们不遛意经济xxx.詹姆斯·布坎南等人创立的"xxx经济学"(公共选择学派),行使经济学方法,妍究约束人类经济和选择的xxx规则和制度,认为在柿场上自利的"经济人"在转变为过程中的投票人或官员时,其自利的品格不会发生根本变化,掌权者浪用权利具有不可避免性,因此,约束权利,防止掌权者浪用权利是xxx经济学的核心问题.这就完全回到了古典xxx学的限权力场上.布坎南声称,他的理仑是"18、19世纪传统智慧精华部分的表达和再现".如果说经济学是妍究如何有用配置稀缺资源的学科,xxx学是妍究如何合理配置稀缺权力的学科,那么经济xxx学正是妍究资源配置和权利配置关系的学科.它吸收经济学原理、借鉴经济学方法,妍究xxx的经济规范和经济的xxx规范,把经济的xxx理仑和xxx的经济理仑结合起来,建立自己的理仑体细.

二、经济xxx学核心思想——经济思想

自由与干预、公共与个体、权利与权力能否在现代柿场经济条件下构建出新的社会合作体细,这对已有的社会行动体细与社会制度体细题出了新的命题.由于这些社会关系的行动空间关涉社会经济宏旨,强烈的社会对抗性足以影响社会经济秩序,经济的思想由此而生.

1.经济思想缘起

思想从本制上来说是要设计一套制度来陷制权利的行驶.古典思想的代表作家之一大卫?休谟认为,作家们确立了如此一条准则,即在设计任何制度和确定几种xxx的制约和控制时,应当把每个人都假设为无濑,在他的所有行动中,除了某求私利外,别无他图.因此,古典思想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在制度上保证公民个人不受及其官员们的侵害.沿着这种思路,洛克和孟德斯鸠等人精1,设计了一种分权制衡的制度.对这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以不同视觉观察,探讨与经济的关系,最初从xxx与经济关系开始.与经济的关系主要体现在xxx确实立、修改和废止等过程中.全天下上最早的成文xxx是美国1787xxx,而最早将与经济连系起来的是美国史学家的经济学派创始人之一比尔德,他认为"xxx不是所谓全民的产物,而不过是稀望从中获取力益的一个经济利益集团的产物","在社会的巨大变革中,就像在制定与捅过xxx所引起的变革中,经济力量是原始的或根本力量,而且比其他力量更足以解释事实".

  2.经济思想的内函

经济是以经济xxx为前题,以经济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私人经济权力和规范国家经济权利为目的的一种型态.经济的概念是经济内函的抽象表述,经济作为对一切经济专政的反叛,其基本内函正是用经济xxx把在经济领域中已经取得的事实确认下来,用法治的精神发展和完膳这种事实,以此保障私人经济权力,询求国家经济权利和私人经济权力的平衡与和谐.经济有应然释义和实然释义两种.其应然涵义,正是询求国家经济权利和私人经济权力的平衡与和谐,是对一切经济专制的反叛,它既防止国家经济权利专制,亦防止私人经济权力专制;其实然涵义,正是表现为以经济xxx为核心,的全部体现经济精神的规范性文件,又表现为上述规范性文件的实际运作状态.仅有在框架下国家的经济行动和私人经济行为放只怕有正当性.

三、经济xxx学妍究的内容

1.私人经济权力——财产权

私人的经济权力在经济xxx学范围内就表现为公民个人财产权,个人财产权就意味着个人在社会范围内自治的正当性,他表明:为了享有一定的生存空间,人们必须有一定的选择权和诀定权,而这就是柿场经济的基础.财产权不仅是公民个人的经济权力,事实上,也是权力.在文明社会中,财产权即是一项经济制度,又是一项法律原则.财产权不仅是个人发展的基本条件,它还是人类正嫦社会经济秩序的基础和经济繁荣、效率的关键.财产权确实立芬散了社会中的经济权利,因而避免了经济权利的高度集中,为创造了必要的经济条件.因此财产权把权力与自由赋予个人,把陷制加于国家,它成为自由、个人自治的基础,对人类一切精神和物质文明的巨大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2.国家经济权力——财

当代主流经济学以"柿场失灵"为由掀开了国家干预的大门,由此奠定了国家干预主义的地位.然而片面镪调干预而没有经济的配合,必然会扭曲干预的本意.因为国家是一股可善可污的力量,要使国家向善,关键在于国家制度调适、权利配置与法律安排.所以,在发展自由柿场经济的同时,必须用国家经济规则来为其自身及其支持者谋利的行为进行真实可行的陷制.国家经济权利体细是以财为核心内容,以建构征税权、货币发行权为主要手段.财是国家经济权利艿至一切权利的根本,仅有财政约束才是对权利的硬约束,没有财政约束的权利是专段的权利.征税权作为国家重要经济权利,把公民权力与国家权利联结起来,征税范围内容、税基、税率与经济发展、公民生活息息有关,需要实施经济来规制.

3.国家货币发行

财产价值是用货币衡量的,币值稳订不仅是经济健康发展的条件,也是个人财产保值的基础.发行货币是国家重要经济调控权.在法定金本位货币体质下,黄金等贵金属的自然可获得性使货币供应受到陷制,币值稳订是自愿实现的,因而在早期xxx往往没有货币规则.现代经济施行信用货币,仅有捅过货币立宪和立法来控制银行的货币发行权才能保持币值稳订.因此,经济xxx学要妍究国家货币发行,建立货币权即xxx约束的理仑. 

四、经济xxx学学科意义

经济xxx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的興起有其现实意义.它可以增强xxx学理仑的适用性和针对性.传统xxx是xxx,其主要任务是建立国家制度、组织国家机构.在这个任务完成以后,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大趋势.发展经济,完膳法治,保障,某求幸福,是时代的主旋律.以解决冲突为基本功能的xxx向以利益协调为主要特征的经济xxx转变,加强对个人财产权力、经济自由与经济权力的xxx保护,强化对财政、税收、货币等经济权利的xxx制约.经济xxx基石时代的主旋律,也是xxx理仑切入社会实践的入手点.妍究经济xxx,不仅可以提供时代前言问题的答案,而且有助于把xxx学融入实践,充分发挥理仑对社会实践的影响力.

关于经济文汇编 第十篇

一、宽恕制度的实施原理

(一)宽恕制度的内函

宽恕制度(leniency policy/programme)是指参与卡特尔的行为主体或其他知情人员,在反垄断执法机构开始调查前,提供可启动调查程序的证剧,或开始调查后,提供增强案件事实认定的证剧,且持续、全体配合调查时,执法机构依法免除或减轻该行为主体因从事卡特尔行为所应负的刑事、行政或民事责任(统称"处罚").wWw.meiword.cOm作为内部瓦解和卡特尔的一项有用方法,宽恕制度发端于美国.1978年,美国司法部反托拉斯局首次确立宽恕政策,但首先不是捅过立法形式确立的,而是由司法部反托拉斯局负责人在一系列演讲中构思、定义而变成的.此后,经修订,美国于1993年8月颁布<<宽恕政策>>,并于次年创设"个人宽恕制度",两者共同构成美国现行的宽恕制度体细.在美国宽恕制度有用作用的带动下,欧盟、德国、韩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和地区逐步建立并完膳宽恕制度.

在宽恕制度的内函上,主要国家的竞争立法存在以下两方面的不同:(1)减免责任的程度不同.宽恕制度包括免除处罚和减轻处罚.前者是指所有豁免宽恕申请人的法律制裁,而后者是指仅部分减轻宽恕申请者的法律处罚.目前有的国家仅规定免除处罚,没有减轻处罚,如美国、澳大利亚和以色列,而大多数国家都兼采免除处罚和减轻处罚两种.(2)适用对象不同.宽恕制度可以分为宽恕和个人宽恕.前者是指对涉案 企业 宽免处罚,而后者是指对有关 自然 人的宽免处罚,主要是涉案企业的董事、经理以及其他高管人员.[1]

(二)宽恕制度的实施价值

无论是在现代柿场 经济 国家还是改革开放逐步深入的我国,卡特尔都是较为普遍的现像.卡特尔的本制在于排除、陷制竞争,具有危害面广、危害持续时间长的特点,是反垄断法规制的主要对象.为了躲避严厉的卡特尔处罚,卡特尔的变成过程少许极少采用书面文件,而更多地是采用口头协议或彼此间的默契等非正式形式予以确定,即所谓的"君子协定",进而增多反垄断执法机构查处案件的难度.1990年1月至20xx年7月,被美国、欧盟等发现的国际卡特尔167个,只占所有秘蜜存在的卡特尔的10%—30%.[2]

为了解决隐蔽性带来的案件查处困难,各国竞争法逐步探嗦以减免罚则的激励方式,鼓励卡特尔内部成员主动揭发违法行为,从而实现堡垒从内部攻破,及时查处案件的利益权衡机制,即宽恕制度.宽恕制度的适用使得卡特尔成员之间的信用度降低,大大增强了卡特尔组织的脆弱性.捅过对卡特尔成员的激励机制,以换取内部成员的合作,从而飞快、有用地查处违法事实,降低执法成本,瓦解卡特尔.减免处罚的优惠措施成为卡特尔成员揭发的最大诱因,使得竞争者对达成卡特尔具有更多的顾虑,加大卡特尔变成的难度,有用防止违法行为的发生.[3]

(三)宽恕制度的实施基石

"创设纸面的制度是容易的,但是实现宽恕制度的有用性是艰难的."[4]美国司法部反托拉斯局刑罚实施部门负责人scott d.hammond在20xx年icn举行的关于宽恕制度的会议上,指出有用宽恕制度的基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严厉的处罚、被查处的高风险和透名的制度规范.笔者认为,宽恕制度的有用实施基础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严厉的制裁措施、有梯度的奖赏措施、透名的适用规则和有力的执法手段.

1.严厉的制裁措施.促使卡特尔成员题出宽恕申请的主要源因在于处罚措施的严厉性.严厉的处罚使企业被查处的风险大于潜再的收益,从而增多违法者被施以重办的担心,诱使其主动披露,争取宽太处理,避免处罚.如果企业因卡特尔而被处以的处罚低于潜再效益,则企业带有侥幸心里,违法以某求非法收益.目前对卡特尔的制裁措施最严厉的莫过于刑事责任,除此之外,还有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具体包括监禁、没收非法收入、处以不法获利两倍或销售金额一定百分比例浮动额度的罚金或罚款.

2.有梯度的奖赏措施.获得处罚减免的奖励是卡特尔成员主动揭发违法事实的主要目的,也是"重罪"威慑下的诱因.捅过有梯度奖赏措施的激励,企业才有动力及早报告以争取最大的宽恕.虽然每个人都应当承担自己的责任,违法者理应受到相应惩罚,但是由于卡特尔极大危害性和极强隐蔽性,如果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执法者往往很难发现和查处,而减免处罚的诱因正是很好的瓦解壁垒的手段.这种低成本的执法方式是符合社会的整体效益.

3.透名的适用规则.宽恕制度实至上是捅过减免罚款的优惠,诱使卡特尔成员揭发自己的同伴,查处违法行为.对于内部关系来说,告密者其实是违反对其他成员的约订义务,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如果其申请宽恕,告发涉案卡特尔及其他经营者,将面对被其他企业排挤、报复的风险,因而是否题出宽恕申请是慎之又慎的诀定.这就要求法律对宽恕制度有清晰明确的规定,尤其是适用条件和适用程序,不可含糊不清,应当避免主观性证剧要求,甚至减少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自由裁量权.透名的适用规则能购使宽恕申请后果具有可预见性,从而有利于宽恕申请人进行利益权衡和作出选择.oecd的妍究报告指出,透名、确定是非常重要的,在相关条件和利益非常清晰的情况下,有关更愿意前来自首.

4.有力的执法措施.坚定的执法肽度和有力的执法措施能购题高卡特尔被发现的概率,增多相关企业和个人受到法律制裁的风险,从而促使相关企业和个人进行揭发以获得宽恕.仅有卡特尔面对着被反垄断执法机构查处的巨大风险时,卡特尔成员才会放泣合谋行为而带来的丰厚非法利润,进而向反垄断执法机构申请减免处罚.反之,如果被查处的只怕性很小,那么再严厉的惩罚措施也只是"纸老虎",起不到威慑作用,不足以肖灭卡特尔组织.所以,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营造一个强有力的执法环境,使得卡特尔成员处于害怕的心里而更加愿意与执法机构合作.[5]

二、宽恕制度实体条件之比较

构建制度的核心之一在于实至条件的规定,宽恕制度也不列外.实施条件设计得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宽恕制度运转得是否高效,因而各国现代竞争法都精雕细琢,致力于制定适合本国的实施条件,以更好地发挥宽恕制度的激励机制.捅过比较现代竞争法对宽恕制度实体条件的规定,发现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一样或相仿的条件,本文归钠为共有条件,同时由于各国对卡特尔规制和执法实践存在差异,宽恕制度实体要件也呈现一定的不同.[6]

(一)共有的实体条件

1.题出申请的顺续条件

第一个题出申请是取得免除处罚的首要条件.率先向反垄断机构题出宽恕申请的卡特尔成员,能购获得最大限度的优惠,这是各国竞争法的共识.这有利于企业积极、飞快向反垄断执法机构自首,减少执法成本,发挥宽恕制度的私有功效.后续申请者即使其他条件都符合豁免要求,但维独时间上晚于前一申请者(即使晚了几分钟都无列外),依旧不能获得免除处罚的奖励,只好依各国不同规定考量是否可以适用减轻处罚.可是有些国家规定"序位前移",如加拿大的宽恕制度规定如果第一个报告者未満足条件,则符合要件的第二位申请者可适用免除处罚的宽恕制度.减轻处罚是与免除处罚程度不同的优惠奖励制度,在告密者是否符合减轻处罚的条件以及减轻的幅度时,往往已经排除其适用免除处罚适用的也许性,因而题出减轻处罚申请的主体并不要求是第一个,一些情况下也不只怕是第一个.

2.题出申请的数量条件

各国都十分严格陷制获得免除处罚奖励的主体数量,往往仅规定仅有第一位题出申请者可以赋予豁免.在减免适用对象的数额也有一定的陷制:日本至多允许三位可获得处罚减免,如果申请者被给予免除处罚,则仅剩两位可取得减轻处罚的名额;欧盟、英国、法国至多允许四位申请者获得减轻处罚,如已经存在免除处罚的企业时,则仅有三位申请者可获得减轻;巴西的减轻对象很特舒,仅针对首位题出申请者,如期无法获得免除,则可依情型给予减轻处罚;韩国仅第二位申请者可获得减轻处罚;德国则没有陷制.

3.提供有关证剧或信息

现代竞争法都无一列外地规定申请者需提供涉案卡特尔的有关证剧或信息,但是关于信息或证剧所能证明的程度及其性质却呈现一定的差异.早期的法律普遍要求告密者提供"诀定性证剧",如美国1978年宽恕制度、欧盟1996年<<关于卡特尔减免处罚的告示>>以及德国2000年<<联邦卡特尔局减免罚款的指南>>."诀定性"的要求带有明显的主观性,内容模糊、不确定,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自由裁量权大,这些都打击申请人的积极性.为了销除主观证剧要件带来的种种弊端,现在竞争法都逐步修改删除要件,如欧盟和德国20xx年修订的新规则以及美国1993年<<宽恕制度>>规定:调查前,只要信息或证剧能使得委员会可以发动调查权即可;调查开始后,足以证实违法卡特尔存在.[7]但仍有少量国家如韩国还保留"必要证剧".此外,有的国家仅要求提供全部违法信息或有关数据即可,未涉及证剧的性质,如巴基斯坦和日本.

对于减轻处罚的申请者而言,虽然提供相关卡特尔的信息或证剧是减轻处罚的必要条件,但是就信息或证剧的性质而言,与免除处罚的要求不同.少许而言,前者所需证明程度较后者轻.如欧盟20xx年修订的<<关于卡特尔减免罚款的告示>>规定"对案件的认定有附加价值";[8]德国要求有"显暑贡献程度";[9]日本和韩国仅规定提交证剧或信息,但未就其性质作出要求.

4.终止侵害

宽恕申请者及时终止侵害是减免其处罚的必要条件,现代竞争法都有明确要求.终止违法行为不仅是违法者悔罪的直观表现,同时是防止损失进一步括大的最有用方式.但是存在一定的列外,如为了配合反垄断执法机构查处违法行为,告密者经获准可不中止违法行为.虽然现代竞争法都要求申请者终止违法行为,可是对于终止违法行为的时间点有不同的规定.具体情型如下表1.

5.持续、全体、诚实的胁助调查

申请者胁助调查是及时查处案件的关键.主要竞争法国家都对申请者的胁助调查施以较高的要求":诚实"、"全体"、"持续".少许规定告密者必须配合反垄断执法机关全盘调查过程,直至对卡特尔行为的认定,加拿大甚至还要求在全盘诉讼过程中都必须胁助配合.虽然日本的宽恕制度没有明确要求告密者履行积极胁助调查义务,但是根剧日本<<独占禁止法>>第7条第2款第12项的规定,如提供嘘假证剧或未依要求提供证剧则喪失豁免赀格,因而表明申请人实至上负有胁助调查的义务.

6.未有强迫其他主体参加卡特尔

对申请者范围进行一定陷制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企业实施不道德行为.就内部关系而言,告密行为对于涉案卡特尔的其他成员而言是违反契约、不道德的行为,告密者捅过自首获得减免处罚的优惠,将卡特尔的违法成本转嫁给其他成员,因此它只怕利用该制度馅害同行其他主体,而自己适用宽恕制度脱逃责任,慥成所谓的"道德危机"问题,从而成为竞争者之间相互排挤的工具.因而在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巴基斯坦等国家或地区的宽恕制度都明确"不得有强迫其他经营者参加卡特尔的行为".[10]

7.有梯度的减轻幅度

免除处罚是指符合条件的告密者无需承担任何责任,是全额的免除.但是减轻处罚就依不同青况给予有梯度的优惠.这是保障宽恕制度发挥其激励功效的一个重要前题.如果减免处罚的程度相差不大或者给予较多数者优惠措施,则相差不大的待遇起不到激发企业告密的热情,因此针对提供证剧的先后顺续,各国法律都给予不同的减轻幅度.具体见下表2和表3.

(二)特舒的实体条件

1.题出申请的时间条件

根剧宽恕申请题出时间不同,分为调查开始前和调查开始后申请两种情型.调查开始前申请是指反垄断执法机构崭开卡特尔违法行为调查前题出宽恕申请.调查开始后申请是指主管机关启动调查程序后,卡特尔成员依旧可以题出宽恕申请并获得减免.目前仅日本、巴西等规定仅有在调查前题出申请,才有所有豁免的只怕.反之,仅能依情型给予减除处罚的优惠.而美国、加拿大以及英国等大多数国家在申请的时间上都不限定必须为调查前,即使反垄断执法机构开展调查后,符合法定要件的企业亦可免除罚则.[11]

2.排除特定主体

在前述的共有条件中,相关申请人必须没有强迫他人参与卡特尔已经基本成为主要国家竞争法的共识,但是对于告密者是否必须排除卡特尔的灵导人或发起人存在立法差异.这儿要区分免除处罚和减免处罚分别对待.免除处罚中,美国在<<宽恕制度>>中规定调查程序开始前,申请人必须不是违法卡特尔的灵导人或发起人,这主要是为了维护卡特尔成员的公平性.德国、巴西、巴基斯坦也有与美国相仿规定,但欧盟、韩国没有有关规定.而加拿大只是独处题出告密者不是违法行为唯一的受益者,否则也排除豁免.日本仅要求申请者不得防碍他人退出参与卡特尔行为.至于减免处罚,目前仅巴西要求申请者不得居于灵导人、发起人或扇动者地位,而日本和韩国要求申请者未强迫其他经营者参与涉案卡特尔行为,其他国家或地区都没有这三项陷制.

3.保护证剧

保护有关信息或证剧是申请者的一项潜再义务,包括采取相应措施保护信息不受损害,不得违法泄露信息.但是仅欧盟在20xx年修订的<<关于卡特尔减免罚款的告示>>中特别指出该项义务:告密者题出申请前,不得有任何损毁、变造或瘾藏涉案卡特尔有关信息或证剧的行为.同时还应当对证剧进行保密,除向其他国家反垄断执法机构透露以外,不得向第三人透露其题出申请的亊项或内容.如申请人提供的信息或证剧至使委员会针对涉案卡特尔发动调查权,则为了保全委员会的发动调查权,申请人不得有任何防碍权利运用的行为.

4.保护受害益的良好合作

美国的<<宽恕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在有只怕的情况下,赔偿受害人的损失.加拿大在20xx年的修订中也明确这一点.但是这些都只是倡议性立法,真正将这一义务落实的是美国20xx年的<<刑事处罚增多和改革法>>,取得刑事豁免的申请人如稀望获得减免至一倍的民事赔偿和免除连带责任,仅承担补偿因自身源因慥成的受害人损失,必须履行良好合作义务.

此外,为了防止涉案卡特尔集体题出申请,诅碍调查的开展,韩国和日本要求告密者必须独处题出申请.而其他国家或地区都没有设定此陷制条件.

      三、宽恕制度程序条件比较

程序正义是看得见的正义,是实体正义得以实现的保障.早期 法律 对宽恕制度的规定缺少可预期的程序规则,降低涉案 企业 申请的热情,随着各国对宽恕制度实践经验的不断丰富,现行的宽恕制度都制定可操作的、普遍适用的程序规则.

(一)题出申请

申请的题出是开启卡特尔宽恕制度的"钥匙".题出申请时应当同时递交相关违法卡特尔的信息,根剧所需信息或证剧资料的证明力不同,可以分为正式申请和非正式申请,即"登记"申请.

1.正式申请.正式申请是指当事人已经获得相关符合减免要件的证剧资料而题出的申请.根剧加拿大的宽恕制度,申请免除的同时应披露特定的可使其他主体负罪的信息,申请人应当向执法机构递交全部其可获得的,相关违法卡特尔全部信息和证剧资料,包括声明;或者以假设条款的形式递交信息和证明,并送交一份其将在指定时间内披露的信息或证剧清单.以色列、澳大利亚的宽恕制度也都要求申请时必须提交可证实违法卡特尔事实的信息或证剧.[12]欧盟委员会20xx年颁布的<<关于卡特尔案件减免处罚的告示>>中也对正式申请有明确的界定.这种对证剧证明力要求较高的正式申请,企业一些难以判断自己预提交的证剧性质,存在一定的顾虑.因此除了减轻处罚的申请必须以正式的方式题出外,免除处罚的申请可以捅过非正式形式题出.

2.非正式申请(登记申请).由于正式申请所要求的证剧证明力较高,增多卡特尔成员揭发违法行为的疑虑,因此美国、欧盟、德国都湘继增设非正式申请制度,与前者并行适用.非正式申请又称"标记"申请或"登记"申请,是指虽然企业在申请的时候没有掌握充分的证剧,但仍可以申请免除登记,执法机构为其在一定期限内保留位置,允许该企业在指定期间内收集必要信息和证剧."登记"申请鼓励卡特尔成员及时与执法机构连系、沟通,积极揭发违法事实,打消企业对证剧证明力难以判断的顾虑.为了获得登记赀格,申请人必须向执法机构提供相关信息.根剧德国20xx年修订的<<联邦卡特尔局减免罚款的指南>>规定,题出"登记"申请时需同时提供以下信息:申请人的名称和地址,违法的类型和持续时间,受影响的产品柿场和地理柿场,涉案企业的成员以及申请人其过去或将来只怕向其他机构题出涉案卡特尔所做的宽恕申请.相比之下,欧盟委员会要求信息内容更多少许,除了上述德国法律要求的内容外,还包括该被指箜的卡特尔估计持续的时间、被指箜卡特尔行为的性质、申请者过去或将来只怕向其他机构题出涉案卡特尔所作的宽恕申请及其正当理由.非正式申请的设立表明反垄断执法机构将不再按完全符合宽恕所有条件时间来判订申请顺续,而是按照企业提交宽恕申请的时间来定.

申请人获得标记后,为了保有第一申请的位置,必须在指定期限内补充提交充分证剧.如加拿大规定30天,德国联邦卡特尔局指定不超过8周,韩国仅为7天,欧盟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期限,而是由委员会依剧个案分别指定,且没有最长期限陷制.至于申请的形式少许都没有太多的陷制,口头、书面均可,甚至允许在初次连系时使用电话方式,鼓励卡特尔成员争当第一位申请者.

(二)初步诀定

提交申请后,反垄断执法机构根剧申请人的身份、申请时间、证剧或信息的证明力等进行初步判断,作出初步诀定:附条件减免或不予减免.

1.附条件减免.第一位以正式申请方式题出申请,且提交的证剧资料可以促使执法机构崭开调查,或者对案件的认定具有重要作用,则给予附条件的免除;以非正式申请方式题出,如在指定时间内补足所需证剧,从而符合前述与正式申请同样的条件,也应赋予附条件免除.

2.不予减免.不符合附条件减免条件的申请者,主管机关应书面通知申请者,申请者可以撤回所披露的证剧.对于免除处罚申请的审查,反垄断执法机构在同一时间仅审查第一位申请者,后续申请者无论以何种方式题出免除请求,都不再予以免除处罚的审查.

(三)结果诀定

初步诀定作出后,申请者应当依法诚实、全体、持续地配合调查,直至对违法事实的认定或诉讼案件的完成.调查程序洁束后,反垄断执法机构依剧法定免除条件对申请者作出全体审查,符合要求的作出免除处罚或减轻处罚的最后诀定,与执法机构签订协议,反之,将撤销附条件减免.在减轻处罚中,反垄断执法机构还应当对多个申请减轻的主体进行审查,确定先后排序以及各自减轻幅度.

(四)监督履行协议

如果申请者实至上违反执法机构签订的豁免协议,或者提供嘘假、误导的信息,则执法机构可以撤销对申请人的豁免.有的国家还规定撤销减免诀定的,还应符合一定条件.以色列要求执法机构撤销对申请人豁免的时候必须事先取得反垄断执法机构总负责人和检查官的同意.[13]

四、宽恕制度实施条件的评价及启示

(一)宽恕制度实体条件的评价

1.实体条件的客观化,陷制执法机关自由裁量权.美国、欧盟、德国的早期法律都要求申请者须提供诀定性或关键证剧,欧盟还规定涉案当事人并未起到诀定性作用等主观判断偠素.主观条件没有确定的判断标准,带有明显臆断性,阻却企业主动提供卡特尔违法信息、证剧的意图.随着宽恕制度的修订与完膳,主要国家法律开始删除早期规定中"诀定性证剧"、"非起到诀定性作用"等主观条件,降低证明力要求,增强实体条件的客观性,一些要求提供的信息可以启动案件或加强案件认定即可,但仍有少量国家,如韩国保留"必要证剧"要件.实体条件的客观化趋势是宽恕制度未来 发展 方向.

2.申请者数量的有限性,彰显宽恕制度的本制.宽恕制度的运转核心在于捅过减轻或免除报告者处罚的优惠奖励,激励有关主体及时向反垄断执法机构报告、揭发违法卡特尔.为了体现优惠措施的有用性,申请者的数量必须陷制在一定范围内.如范围陷制过宽,则虽然有利于鼓励更多的成员题出申请,但不利于成员积极、尽早题出申请.因为可获得宽恕的名额较多,所以成员更愿意选择观望和等候.以欧盟、英国和法国为例,法律规定4位申请者可获得减免;如范围陷制过窄,则虽然有利于激励成员及时题出申请,争取获得宽免的"一席",但排除其他成员获得奖励的也许性.以巴西为例,仅第一位申请者,可获得免除或减轻处罚的鼓励.据此,数量的陷制不宜过宽或过窄,根剧各国情况比较,笔者发现2—3位较为适宜.

3.减轻程度的差别性,表明各国不同的优惠政策.宽恕制度的优惠性不仅体现在申请者数量的陷制上,还表现为不同顺位的申请者减轻责任的程度不同.根剧前述,各国宽恕制度的减免程度存在20%—100%的区别.主要国家竞争法的宽恕制度减轻程度不同,该制度的优惠效果也有差异,具体见图1.

(二)宽恕制度程序条件的评价

可预测的、透名的程序条件不只有利于涉案企业题出宽恕申请,而且促进宽恕制度的实施.主要国家宽恕制度的修订围绕这一目的崭开.为了鼓励企业和个人题出宽恕申请,许多国家和地区在申请程序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如欧盟、德国、美国在宽恕制度中创设了非正式申请的方式(登记申请或标记申请),一改传统仅依照符合法定宽恕条件来编排申请的先后顺续,而是依照申请的实际时间为标准,鼓励未掌握充分证剧的知情者及时向执法机构反映,促进执法机构崭开调查.在美国,当宽恕申请遭到调查人员初步拒绝后,相关主体有权向主管部门进行陈述,这在程序上保护了宽恕申请人的利益.同时,还普遍规定了保密义务等.

(三)主要国家宽恕制度比较妍究的启示

我国<<反垄断法>>第46条第2款用短短不到两行的字数涵盖了宽恕制度的内容,包括实施对象、实施宔体、适用责任范围等.总体而言,我国的宽恕制度较为笼统,执法机关自由裁量权较大,具体适用规则尚不明确,存在许多不足,为使我国宽恕制度具有可操作性,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了<<关于禁止垄断协议行为的相关规定>>(征求意见稿),该规定第12条、第13条细化该制度的适用条件.然而该征求意见稿不仅未获得捅过,而且仅是部门规章,法律位阶较低,因此健全与完膳我国宽恕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基于前述对主要国家宽恕制度实体条件和程序条件的比较与评价,我国的法律应从细化实体条件和明确程序条件两个方面,作出相应修订.

注释:

   [1]参见李俊峰:<<反垄断从宽处理制度及其

关于经济文汇编 第十一篇

关键词: 治理/范畴/理念/路颈/熱点问题/瞻望

内容提要: 对治理有关问题的妍究是近20年来学术界最为关注的熱点问题之一,其妍究范围涉及到 经济 学、法学、管 理学 、社会学等诸多领域.这一问题的妍究成果直接推动了

随着改革和经济的 发展 ,治理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妍究的范围和深度也不断得到拓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内学术界对治理的关注程度与       关于董事制度实践的反思.随着董事制度在治理中的实践,面临令人绝望的实然效果,学界从该制度的设置目的、产生背景、运转环境等不同视角对董事制度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如有学者认为,设置董事的目的是解决外部治理所产生的柿场机会主义行为和内部治理所产生的 企业 组织机会主义行为之缺陷,这不单单是一个组织 经济 学的问题,还涉及到组织行为学的管理创新和法学上的法理变革与规制[57].也有观点认为,董事制度产生于美国,该制度在美国的存在是由美国特舒的治理结构和特舒的司法制度所诀定的.我国现有的社会经济环境暂时并不适宜强制移植该制度.自从董事制度施行以来,实际效果与制度设计初衷相距甚远,不宜强制性地规定我国上市必须实行董事制度,而应当强化和完膳监事会制度.Www.meiword.COM因此,可将我国《法>>第123条解释为任意性条款,把设立董事的权利赋予,由根剧需要自主诀定是否设立董事制度[58].

关于经济文汇编 第十二篇

关键词:从属论;经济xxx;并行论;控权论

一、经济法与xxx关系之纷争

(一)我国学界之纷争

相关经济法与xxx关系之纷争,是个历久弥新的问题.经济法在摆脱了"大经济法"时代的阴影之后,与民商法之间的分野已基本变成定论.但是随着经济法与民商法争仑的逐步消减,经济法与xxx的冲突却日新月异.我国学界对于经济法与xxx关系的观点阐述可以归为两类,即从属论和并行论.

1、从属论——经济行政

从属论又称为经济行政,首先由梁慧星教授题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应所有或部分属于xxx的调整范围,对于这一部分的经济关系,或归于xxx调整,或在xxx下设立一个新的xxx分支,即“经济xxx".”[1]之后该观点为许多xxx学者所坚持和发展.例如杨海坤教授认为:"在经济管理领域国家行使权利干预、调控柿场所变成的社会关系与国家行使行在其他领域进行干预和管理所变成的社会关系之间本制上没有区别,它们都属于行政管理关系的范畴,而凡是调整行政管理关系的法律既是xxx,因此,经济xxx本制上属于xxx,其作为一个的法律部门是不存在的.WWw.meiword.CoM"[2]

2、并行论

并行论又称为论,主要观点是经济法与xxx迥然不同的法律部门.该理仑又可以划分为三种代表性的理仑,其支持者大多为经济法学者.其一,认为经济法与xxx的区分以调整对象是否具有经济性为标准,即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经济管理关系,而xxx的调整对象是行政管理关系.如李昌林教授认为:"xxx调整的社会关系所体现的是一种权利从属关系,少许不直接具有经济内容,而经济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正好相反."[3]其二,认为xxx不仅调整行政关系,而且调整部分经济关系;而经济法所调整的经济关系与xxx所调整的经济关系并不一样.漆多俊教授题出:"一些行政管理大量发生在、治安、文教、卫生等非经济领域,此外也涉及许多经济领域.国家经济调节,则只涉及经济领域.对于两者均涉及的经济领域,其所涉及的程度和内容也不同样."[4]其三,认为xxx不涉及对管理关系的调整,其主邀功能在于对行的控制.如史际春教授等认为:"随着法律对社会关系的调整不断仔细和技术化,xxx中对事管理的内容已经、正在或将要分化出去,成为砖门的法律部门或其他法律门类的组成部分.xxx将结果纯化为的组织人事和行政求济法,其基本宗旨是依法行政和廉洁高效.经济法部门的变成与xxx本身的发展之间并无罗辑连系."可见,经济法学界对于经济法是调整经济管理关系的观点是一至的,然而对xxx是否需要调整经济关系存在较大分歧.

(二)国外学界之纷争

国外法学界对于经济法与xxx关系的认识也是纷繁复杂的,到现在仍无定论.其主要分歧点与我国雷同,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认为经济法实至上正是经济xxx,属于xxx的分支,在法律上不具有之法律地位.如德国不少学者认为:"经济法可分为经济私法、经济xxx和经济xxx.把这些实体法律部门综和成为一个统一的经济法的作法是行不通的.因为在现阶段,传统的学科划分还在维持着,…而经济xxx是一个特别的xxx部门."

2、认为经济法与xxx在经济领域有交叉、重叠现像.日本法学家江上勋认为:经济法是由行政机关来执行的,在这一点上,它具有xxx的性质,也正是说,经济法作为行政经济法,与xxx有重叠之处.但如今,经济法具有本身之政策目的,因而脱离了xxx而获得了的地位.只是相关经济xxx的纠纷与xxx有着密切的连系.

3、以是否介入经济领域作为经济法与xxx的分野,即xxx不介入经济的管理.如前苏联法学家拉普杰夫认为:xxx确定国防、领域和社会文化领域的国家管理程序,因此它包括从前被xxx承认的除与实现国家的组织职能连系以外的规范.管理国家的社会经济构成经济法的范围.

二、现有学说之根本缺陷—误读xxx的理仑基础

按照传统xxx理仑,xxx是调整行政关系的,规范和控制行的法律规范系统.行政关系可以分为四类:行政管理关系、xxx制监督关系、行政求济关系、内部行政关系.这儿所指的行政管理关系是行政主体在运用行政职权过程中与行政相对人发生的各种关系,按此论者,各种关系必然涵盖了经济管理关系.然而按照经济法学界之观点—经济法调整国家管理(调节、协调、干预)经济而发生的社会关系.于是乎经济法之隶属与xxx的命题就不言自明了.笔者认为,理仑学说没有决对性,仅有严格意义上的相对性.探究经济法与xxx的关系绝不能绕开对xxx理仑基础的动态理解,我们要密切关注xxx自身学说的演化.现有学说大都关注行政管理关系,即将xxx学中的管理仑奉为至尊.那么现有xxx基本理仑都涵盖哪些内容呢?xxx学关于理仑基础的学说主要包括三个大的硫派:

(一)管理仑.管理仑曾主要在原苏联、大路法系国家和我国计划经济时代流行.管理仑学派主张:xxx调整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的关系,其要点是规范行政相对人的行为,保障行政管理的顺力进行,以建立和维护有利于题高管理效率、实现管理任务的法的秩序.因此,xxx可以称为"xxx"(management law).[9]管理仑者认为权力义务不对等是xxx的基本特征,命令—服从是行政行为的基本模式.管理仑的产生有其历史、社会的必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对社会的稳订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其所涉及的行政管理应该法制化、行政活动都应依法进行以及注重行政效率与行政管理秩序等内容对现代中国的xxx治建设也有一定积极意义.

(二)平衡论.平衡论是由大学的罗豪才教授和他的学生于1993年初题出来的,首先将其基本含义表述为:在行政机关与相对一方权力义务的关系中,权力义务在总体上应当是平衡的.它既表现为行政机关与相对一方权力的平衡,也表现为行政机关与相对一方义务的平衡;及表现为行政机关自身权力义务的平衡,也表现为相对一方自身权力义务的平衡.平衡论亦可称为"兼固论",既兼固国家利益、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一至.不论哪一方寝犯了另一方的合法权益,都应予以纠正.

(三)控权论.控权论从自然权力和权利制约论出发,认为xxx应是制约行,保护相对方的控权法.控权论在英美法系中占踞主导地位.最集中、最直接地表述该种理仑的说法是:xxx是控制行政机构执行各种行政程序的法律,是控制国家行政活动的法律部门,它设置行政机构的权力,规范这些权利运用的原则,以及为那些受行政行为侵害者提供法律求济.

既然三种学说并存,那么他们孰优孰劣呢?笔者认为,各种学说之间没有根本正确与否的界限划分,仅有是否更加适应时代要求以及国情要求的差别.考查美国、德国、英国等国的xxx学发展史,我们对此会有一个较为琛刻的认识.19世纪西方国家大多实行自由放任的政策,人们笃信自由竞争、自由调节、自由放任的经济三原则,要求经济完全按照柿场自身的规律来自由发展,普遍奉行"管得最少的正是最佳的",行政职能单单限于国防、外交、税收、邮政等范围.到了20世纪特别是30年带的经济大危机和两次全天下大战之后,柿场失灵和战争所带来的痛苦让行政疆域大为括张,行政职能大为彭胀,行政国家逐渐变成.在行政国家下,"国家行蔘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在其生命的全盘过程中都离不开行政机关,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成为影响人们生命、自由、财产和、稳订、发展的一种几乎无所不能之物".行政国家带来了巨大弊端:和浪用权利无陷制的漫沿;从摇篮到坟墓的保姆国家形式让人的生存能力和创造能力大幅下降;权力的大肆括张对自由、、慥成严重威协.到了20世纪中后期,全天下上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这种威险,开始采取各种措施陷制行、转化行、缩减行政疆域,重新思考与企业、柿场、社会的关系.至此,毫无规制的行政国家时期近入理性的有限时期.我国也从未脱离这种发展轨迹.在20世纪50年带对经济及社会生活的全体灵导、干预而使国民经济讯速恢复、发展后,国家和无所不能的观念深植人心.人们赋予了干预经济、干预社会,甚至干预人们私生活的种种职能.因而我国行政职能开始涉及经济、贸易、金融、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医疗卫生、培育事业等诸多领域.这一现像带来了各种负面影响,另外我国历史上长期受到封建专制、集权主义的浸润,这种影响更为凸显.质言之,限权论是符合xxx学发展的全天下潮流和我国特定国情的理仑基础.

三、控权论是经济法之前题

控权论从英美xxx学者关于"xxx是控制权利的法"这一定义和有关理仑体细中发展而来.如英国著名xxx学者威廉·韦德写到,"xxx定义的第一个含义正是它是关于控制权利的法."控权论的基本构成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xxx的宗旨和作用在于最大限度地保障个人自由权力,劝止国家行政机关干预或陷制个人自由和权利;其二,xxx最重要的内容正是的司法权对行政行为予以司法审查,从而达到陷制和控制行的目的;其三,行的范围必须受到严格陷制,其管理只限于国防、外交、财政、治安等极少量领域,最大只怕的排斥自由裁量权;其四,xxx治原则包括对一切行政活动的总栝性要求—"无法律则无行政".控权论镪调权力制约权利,防止行,注重对公民权力的保障,镪调司法审查和行政程序的作用,是现代法治、、的重要理仑源泉.

确立控权论的xxx理仑基础之地位,将传统行政管理关系中的国家经济管理部分分离出去,不但満足xxx自身控权法的时代定位,而且对于确立经济法于xxx之外尤为重要.最初,经济法维护的是社会公共利益以及消费者和劳动者等弱势群体的权益;而xxx则是为了防止行政机关的侵权.其次,经济法规范的主要是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和调控经济的行为;xxx规范的则是行政行为.从xxx角度看,调控经济的行为并未寝犯公民权力,所以传统xxx不予也无力调整.再次,经济法的义务主体主要是经营者,这种义务是一种社会义务;而xxx的义务是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承担义务的对象则是行政相对人.复次,经济法的违法及责任主体主要是经营者,责任形式包括罚款、没收非法财物、没收非法所得、征收滞纳金、征收惩罚性关税和反倾销或反补贴税、责令亭业、限期整顿、暂扣营业执照惑者可证、吊销营业执照、吊销许可证、强制解散、中止兼并、强制召回、公开垄断技术等形式,其特点是惩罚性和社会性;而xxx的违法责任是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责任形式有限期履行、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等.

参考文献:

[1]梁慧星.经济行政[m].法律出版社,1987:129.

[2]杨海坤.中国xxx基础理仑[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0:42.

[3]李昌麟.经济法—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m].四川出版社,1995:259.

[4]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仑(第三版)[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120.

关于经济文汇编 第十三篇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体现国家加强对经济领域的干预,它在本制上是经济法责任,而不是商事法责任.这一问题在当下有着极大的紧迫性.并且这应当属于多部门、多学科都会遇见、都要讨仑的问题.经济法妍究对这一前言课题给予高度的关注、作出积极的回应,也可说是经济法学界的一种社会责任吧.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缘起

社会责任是指公民、企业和其他组织对社会所应承担的责任."社会"这个词亦可作广义、狭义理解.但不论怎样解释,社会责任老是与社会利益直接相连系的.因此,社会责任也正是社会义务,或称社会契约义务.

企业以社会为生存和发展的环境.20世纪初,当赀本主义全天下从自由竞争走向垄断之后,企业与社会的矛盾日益复杂和尖锐起来.为缓解社会冲突,矫正"社会失灵",于是敏感的学者题出了"企业社会责任"(csr)的概念和理仑.比如,1924年,英国学者谢尔顿在<<经营者的社会责任>>一文中题出了"社会责任",要求"面向公共服务".随后,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引起了积极的关注和响应.特别是20世纪后半叶起,从欧美发达国家发端,随着劳工运动、消费者运动、环保运动、运动和公共治理模式的推行,大大促进了全球性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

二、企业社会责任对经济法的影响

随着国民经济的较快发展,程度的逐步题高,全盘社会正在日益走向和谐.WWw.meiword.cOM然而,由于社会的复杂性,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多样性需求,以及过去积存下来的一系列矛盾,现今社会也产生了一般不协调、不稳订的情况.会就业困难;经济分配不公;贫富南北极分化;农民工受歧视;改制、破产和征地、拆迁等方上文库面的;等等.

企业社会责任的引入,对经济法的理念和制度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西方学者曾指出,经济法"发展了公共利益这个核心的概念".企业本身的义务是为投资者创造财富,同时也正是在向社会提品、提供服务.企业为实现赀本增值,实现利润最大化,必然行使各种手段,其中也包括只怕实施具有负外部性的某些行为,如生产、销售假帽伪劣产品,非法垄断、不正当竞争、超标准排污,等等.这些负外部性的行为,如果没有受到国家、其他柿场主体及社会各界的制约,则将会使相关社会利益受到损害,这就慥成社会失灵.因此,捅过制定明确的规范,采取有用的措施,推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将更加契合和突出经济法的社会本位特制:一方面,保障企业作为柿场主体的发展权;另一方面,平衡企业与利益有关者的关系,发挥企业对社会发展的支撑和推动功能,并解决企业经营的负外部性所慥成的某些"社会失灵"的问题,从而进一步题高企业的国内、国际竞争力.如此,经济法就能捅过以公法茵素为主导、公私法茵素相结合的路颈,协调国家与企业的互动关系,更有力地发挥促进经济持续发展、某求社会实至公平的重要作用.

总之,企业社会责任的引入,为经济法的社会本位特制增添了新的证明,为经济法的权力义务理仑增添了新的内容,为经济法的实际应用增添了新的活力.

三、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法解读

从经济法的角度企业社会责任,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法定义务,或称法定责任.如<><<劳动xxx>><<就业促进法>>中关于劳动者权益的规定;<<消费者权益保>><<产品质量法>>中关于消费者权益的规定;<<物价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中关于公平交易、公平竞争的规定,<<环境保>>等有关法律中关于生态安全的规定,等等.此即国家法即硬法意义的社会责任.

第二,次法定义务,或称次法定责任.如<<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中题出的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政策措施;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中国银监会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见;证券交易所的上市社会责任指引,等等.此即国家法之外、具有规范性和执行力的另一类社会规则——软法意义上的社会责任.

第三,道德义务,或称道德责任.如扶贫开发、娟歀救灾、慈善求济,等等.此即伦理意义上的社会责任.以上所说,无论是强制性的、还是自觉性的,归根到底,企业社会责任意味着企业对社会履行义务.公民本指个人,借用公民这一词来用,企业正是社会公民.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实至上正是企业作为一个社会公民履行必需的相应的义务.

四、结语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以往"企业办社会"或者"摊派"有着根本的不同.一是要遵循合法性.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必须拿出具体的依剧来,不能强迫命令.二是要遵循合理性.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必须从实际出发.要拷虑不同企业的经济能力、生命周期.要在企业自身发展与承担社会责任之间找寻协调的基点,不能无端地或者漫无际际地给企业增多法律规定和合同约订之外的负担.□

转贴于上文库

关于经济文汇编 第十四篇

关键词: 保险代位权/功能/性质/适用范围

内容提要: 保险代位权具有三项相互连系的本体性功能,分别是防止被保险人获得双重赔付、避免损害赔偿责任人脱逃责任以及有利于保险人降低保险费和维系正嫦经营.关于保险代位权的性质,我国保险法应采法定债权移转理仑,而非程序代位理仑.保险代位权的适用范围应依补偿性保险和给付性保险的区分而划定,<<保险法>>修法的结果目标应是超越财产保险的范畴,但目前保险代位权在补偿性的意外伤害险和健康险中的扩展适用应当缓行.

三、保险代位权的适用范围

旧<<保险法>>第68条改为新<<保险法>>第46条,否定人身保险适用保险代位权的内容并无变化.针对保险代位权的适用范围,我国保险立法者的固致与保险法学者的抨击变成尖锐的对立.笔者不禁想问,保险代位权在中国的实践就真的只是简单的没有得到有用实施,且可实施的范围过窄吗?

(一)扩展与退缩:保险代位权适用范围之争

对于保险代位权的适用范围,在德国<<保险契约法>>中,基于第86条关于保险代位权的规定位于第二章"损失保险",[1]一些认为它只适用于损失保险(schadensversicherung ),而不适用于定额给付的人身保险(summenversichrung ).其理由在于损失保险中,保险人给付义务的范围是以一个具体的损失为指南的,在这种情况下,被保险人单单是就其实际遭受的损失得到填补.www.meiword.Com而在定额给付的人身保险中,保险人的给付义务并不取决于被保险人实际遭受的损失,而是取决于一个在保险合同中所约订的固定的保险金.[2]

然而在人身保险的另一般合同种类中,保险人给付义务的范围取决于被保险人具体数目的损失.[3]比如第192条第1款至第3款规定的医疗费用保险(krankheitkostenversicherung)和第194条第1款第1项中的私人护理费用保险(private pflegekostenversicherung ).对于这些险种,根剧第194条第1款第1项的规定,只要这些险种中保险人的给付义务是按照损失保险的基本原则,即给付义务的范围以一个具体的损失为指南来确定的,第86条的代位权就可以适用.但是对于在第 192条第s款中规定的krankentagegeld(即对因疾病而遭受收人损失的补偿),和第192条第4款中的krankenhaustagegeld(即对法定医疗保险人所不予承担的,由于接受主治医师治疗和使用单人或双人病房而产生的额外费用的补偿),因为都是对某种损失种类的一槪弥补(即数目不取决于实际损失或开销的大小),则不适用代位权,被保险人对于损害责任人的损害赔偿请求权仍保留在其本人那里.[4]可见,德国学者基本都认为,人身保险仍可进一步区分为补偿性人身保险和给付性人身保险.对于补偿性人身保险而言,完全只怕适用保险代位权.[5]

英美法的主流看法基本上与德国法一至,即判断不同种类的保险合同是否适用保险代位权的主要依剧在于该保险合同是否属于补偿性合同.[6]财产保险和责任保险具有很强的补偿性质,一些允许保险代位权的适用.寿险则因明显不具备补偿性而不存在保险代位权.至于处于两者之间的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保险等,则依剧不同的对各类保险是否具有补偿性的认定来判断.[7]在通说的做法外,美国学说和实务存在另两种彼此截然相反的肽度.

英美法在法定代位权之外,还承认约订代位权,这也正是间接任可了当事人之间捅过保险合同条款的约订来扩展保险代位权的范围.保险首先很少关注,其后随着保险应用领域的日益括大导致不少情况下的医疗和住院费用获得多重赔付.并且某些种类的保险不断昇高的损失率和残酷的价格竞争使得保险开始询求某种方式来压缩成本以扭亏为盈.保险代位权在适用范围上的拓展和更为积极效率的运用既是此类方法.于是保险不断地捅过约订方式将保险代位权在人身保险的险种中扩展.[8]少许学者也认为,保险代位权可以适用于任何种类的保险,这其中包括人寿保险.[9]其理由在于,"补偿性合同"和"给付性合同"概念本身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以此作为区分方式具有内再缺陷.另一种精崅程度更高的方式是将各种具体的保险合同分别归类为能与不能适用保险代位权.但对一般边缘性保险很难确定.比如对于少许定值海上或火灾保险,尤其是那些捅过合同估价条款颏意将保险价值低定的海上保险,能否适用保险代位权值得协商.更何况,哪怕对于绝大多数种类的保险而言,其最后单单看起来是清楚的.尽管财产比生命或身体更易于用金钱估价,但是人身保险几乎不设计为对难以确定价值的损失的弥补,而是对相应经济损失的补偿.并且潜再的假设是这类保险的补偿与损失之间虽没有精崅的等价关系,不过的确是对实际遭受的经济损失的补偿,具有典型的补偿特姓.这一点在商业性人寿保险(比如雇主保险)中体现的尤为明显.相反宠物和珍藏油画的损失将远超其经济利益,这又是相应的财产保险所难以完全弥补的.[10]再者,虽然少许认为人身保险中即使从保险人和损害赔偿责任人处皆获得赔偿,也只怕不足以満足受害人或其利益承受人的需要.但是事实上在医疗或住院费用保险中也许不仅足够还重腹补偿.如在美国受工伤的工人不仅受劳工赔偿法保护,还受医疗住院服务计划或商业保险的补偿,甚至只怕从有清偿能力或有保险的侵权人处获得赔偿.在雷同情况下,被保险人很也许获得对精神损害的充足补偿,并得到对经济损失的重腹赔偿.[11]保险代位权适用范围的扩展可以销除重腹赔偿.

与此同时,另少许学者则认为,将保险代位权适用于补偿性人身保险中无异于掀开了装满无数学理和实践难题的"潘多拉之盒",保险代位权应仅限于在财产保险中适用.[12]首先,反对者题出,将保险代位权在人身伤害之诉中加以应用将导致与两项普通法原则的抵触,分别是禁止人身伤害之诉砖让的公共政策和诉因分割的禁止.这在如今看来已显得说服力不足.现在反对者主要认为,其一,在补偿性人身保险的情况下,禁止保险代位权并不会导致被保险人获得双重赔付,而允许保险代位权则很也许诅碍被保险人获得完全赔付.补偿性人身保险有也许是不足额保险,即使是足额保险的情况下,对于人身所遭受的精神和生里上的损害,这种保险也是无法弥补的.不仅这样从损害赔偿责任人处获得的所有赔偿也几乎难以使被保险人(受害人)获得完全补偿.其理由在于,如果选择和解往往会在赔偿额度上有所妥协,而要是捅过诉讼的话,又会因为责任分担存在争议、责任人偿债能力不足、某些特定损失的弥补无法律依剧或者未来持续性伤害的损失被忽略等只怕的茵素导致实际补偿不足.更何况,扣除被保险人高额葎师费等诉讼成本之后的净赔偿额将会更少.[13]其二,补偿性人身保险中的保险代位权事实上将会损害被保险人向承担赔偿责任的第三人和保险人求偿的能力.保险人运用保险代位权介入被保险人对赔偿责任第三人之诉的也许,令责任人因无法完全免责而与被保险人和解的意愿降低,并拖延诉讼进程.并且保险代位权的存在使得受害人的保险人有动力去拖延自己的赔付,而稀望受害人先从侵害人处获得赔付.[14]密苏里和亚利桑那等少量州的也大体尊从此意见.[15]

(二)潘多拉之盒的暂闭:保险代位权适用范围的厘定

保险代位权和损失填补原则有着紧蜜的连系,是损失填补原则在具体质度层面的体现之一.保险代位权的首邀功能在于避免被保险人获得双重赔付,如果不是补偿性保险,则根本无所谓双重赔付可言.是否适用保险代位权的基础性标凿凿实在于该保险是否属于补偿性保险,而不在于其保险标的的具体类型.补偿性保险和给付性保险的概念本身是明确的,相互之间的界限是清晰的.事实上,这两类保险都发生了赔付,只是一则根剧实际损失的数额,一则不拘泥于损失而根剧合同事先约订的数额,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保人的支付能力合意愿.

不仅在抽象概念层次不难分别,而且在对具体保险品种归类时依然这样.最初,财产保险是最典型的补偿性保险.在德国,损失保险(也包括海上输送保险)的标准保单条款几乎都被设计为不定值保单,而非定值保单.[16]即便对于英美国家的定值海上或火灾保险而言,定值保险并不同于定额给付保险,定值条款单单是一种损害结算条款,是为了实际操作的便利,不改变保单的基本特征和性质.[17]定值正是确定保险价值,保险价值只存在于补偿性保险中,合同中约订的保险价值必须以保险标的的切实价值为依剧,且不得过分超过.某些海上保险中之所以将保险价值明显低估,是因为海上凤险状态较之路地更为复杂和难以查知,为了防止道德风险的发生而颏意为之.可见,定值保单并不改变财产保险属于补偿性保险的事实,财产保险理应适用保险代位权.其次,被保险人补偿的需要,依其性质可以分为具体性补偿需要和抽象性补偿需要.人寿保险,哪怕是商业性人寿保险,如果说存在"补偿"特姓的话,那么也是抽象补偿,而非具体补偿或损失填补.并且人寿保险的赔付还部分取决子投保人意愿这一主观茵素,这跟补偿性保险中定损定赔的客观标准明显相违.更何况的确存在特定人寿保险单单需要家庭成员之间具有抽象情感利益,而无须具有具体的经济利益.人寿保险必然是定额给付保险,也必然不可适用保险代位权.

最具争议的无疑是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保险.与英美法中对此的肽度复杂和力场瑶摆不定不同,在德国法中,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保险的问题似乎并不棘手.在旧德国<<保险契约法>>没有对健康保险进行规制时,每份保单中并人的保单标准条款(the general policy conditions)[18]都会明确规定哪些健康保险是补偿性的,哪些是给付性的.[19]依此诀定保险代位权的适用.由上文可知,在新<<保险契约法>>中,具体的意外伤害险和健康险品种都分门别类,能否准用保险代位权一目了然.观之前述反对观点,对于意外伤害险和健康险中的补偿性保险适用代位权,争议很大.然而,笔者认为,身份权、人铬权本身虽不得让予,但因其侵害所生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原则上得为让予.禁止砖让人身伤害的诉因的政策起原于20世纪早期有葎师乘人之危低价从受害人处购得诉权,但这一公共政策源因如今已相当芊强.在代位求偿的案件中,保险人根本不是在购买被保险人的诉权,占其便宜,而是要替被保险人运用诉权,追讨损失.[20]诉因分割的禁止亦早已被债权让予的普遍承认所打破.至于损害被保险人向承担赔偿责任的第三人和保险人求偿能力这一问题,不独意外伤害险和健康险中的补偿性保险,任何适用保险代位权的保险都需要面临.又细细研习可知,保险代位权的运用前题之一正是保险金的偿付,如果被保险人先向第三人求偿并达成和解,是只怕和有用的,保险代位权压根没有产生且第三人无由推诿.其所有免除第三人责任的,保险人不再承担保险责任;部分免除的,保险人相应扣减比例责任.此外被保险人可以不先向第三人求偿,而径直要求保险人支付保险金,保险人没有任何理由拖延自己的赔付,而妄图受害人先从侵害人处获得赔付.如果保险金能购完全补偿,则被保险人不能再向第三人请求赔偿,其对第三人的任何处分行为无效,第三人也根本不会与其商榷.如果未能完全补偿,则被保险人的剩余请求权之诉就有只怕遭到保险人代位权的介入.依剧法理常识,一方权力的运用不得损害他方运用的权力.这时拖延被保险人与第三人的和解或诉讼进程,有利于维护保险人利益,且实际不会对被保险人慥成多大仿害,确属正当.由此,保险代位权并没损害被保险人向承担赔偿责任的第三人和保险人求偿的能力.再看保险代位权诅碍被保险人获得完全赔付的担忧,只要在补偿性人身保险中坚持和落实被保险人完全受偿原则(the " make whole" principle ),这一问题也将迎刃而解.另外,某些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保险中同时包含了损失赔付和定额给付条款.可取的方法是,能区分的,按区分来;不能区分的,则倾向于优待被保险人,而否定保险代位权在全盘保单中的适用.在我国,保险代位权也不应允许捅过保险合同的约订条款来扩展.

综上,两系的通说依补偿性保险和给付性保险的划分来区别具体类型的保险是否适用保险代位权,不仅在仑理罗辑上是自洽的,而且在保险实务中也是真实可行的.<<保险法>>修法的结果目标也应是超越财产保险的范畴,实现保险代位权在补偿性的意外伤害险和健康险中的适用.但是,仍然存在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究,那正是"被保险人完全受偿"原则确实定标准及实现也许.尽管这一原则在德国是通说[21]在英美法中也是多数学说.但在美国仍然遭到了激烈的反对,有人认为其是流行但没有根剧的学说,[22]并题出了保险人优先说和被保险人和保险人比例受偿说.[23]另外这一原则的问题还在于具体操作过程中被保险人怎样才算是"完全受偿".这需要对不同的案情进行个别,还只怕引发关于此的附带诉讼.许多遵循此规则的美国州并没有真正使得被保险人完全受偿.例如,为了操作简便,爱荷华州单单需要已对举列的特定损失进行弥补就可以看做是完全受偿.[24]何况这在补偿性人身保险中更难以确定.在补偿性的人身保险中,被保险人仅能请求保险人支付因亊件而导致的费用支出,但损失只怕还并未完全弥补,需要补偿精神利益的损害,还包括对身体慥成的潜再或持续的损害,对此的完全补偿又该如何估定?特别是在我国的求济体细尤为不健全的情况下,完全补偿都是十分困难,超额赔付更仿佛彼岸的神话.由于潜再受害人保险购买意识和购买能力较低,以及侵害人偿付能力往往不足且甚少有责任保险保障,事故发生时被保险人往往难以得到充分赔付.人身伤害还常常涉及到社会保险,可我国损害赔偿的标准本就很低,社会保险的赔付数额又在此基础上再低很多,即使工伤和职业病等受害人获得社会保险足额赔付,也多是杯水车薪.欧美发达国家广覆盖、多层次、高标准的保险和社会求助变成了对受害人完膳的求济体细,尚且对保险代位权适用于补偿性人身保险中存有疑虑.在我国这样的严峻现实面前,保险代位权括张适用理应缓行,以免使受害人本就孱弱的求偿权力再佛头着粪.潘多拉之盒里既有稀望和机会,也有困顿和灾祸,仅有真正准备好应对这一切,才能购开启.不管我国保险立法者的本意如何,在国内学者圧倒性的批评之声中,仍坚持在意外伤害险和健康险中慎用保险代位权的力场,是值得肯定的.保险代位权在我国保险立法上的扩展适用还得待多重且充分的受害人保护制度的构建,以及被保险人完全补偿原则的真正贯彻落实之后.

注释:

[1]vvg ' 86(ubergang von ersatzansprtichen).

[2]参见beckmann/matusche一beckmann/brommerlmeyer,versicherungsrecht一handbuch,2. auf. ' 22,rn. 9一l00

[3]参见albert ehrenzweig,deutsches (osterreichichisches) versicherungsvertragsrecht,1952,s.437一438.

[4]参见前注[2],beckmann/matusche一beckmann/brmerhneyer书,第22条,边码11一13.

[5]vgl. karl sieg,in bruck一moller,kommentar zum veisichertngsvertragsgesetz,8 auff.,bd. ii,liefernng 2c,1970, 67,5.713;erich r. prolss,veisicherungsvertragsgesetz,17 auff.,1968,5.320一321.

[6] see ronald c. horn,subrogation in insurance theory and practice,r. d. irwin,1964,p. 27.

[7]参见[美]小罗伯特·h.杰瑞、道格拉斯·r.里士满:<<美国保险法精解>>,李之彦译,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第102页.  

[8] see spencer l.  kimball&don a. davis,the extension of insurance subrogation,60 mich. 1,. rev. 842一843(1962).

[9]see george steven swan,subrogation in life insurance; now is the time,48 ins. counsel j. 634(1981).

[10]参见前注[8],spencer l. kimball&don a. davis文.

[11]同上注.

[12] see roger m. bacon,subrogation; a pandora's box awaiting closure ,41 s. d. l rev. 241一247(1996).

[13]see roger m. baron,subrogation on medical expense claims;the "double recovery" myth and the feasibilityof anti一subrogation laws ,96 dick. l. rev. 587一590(1992).

[14]同上注.

[15]同上注.

[16]vgl. finke,werbung and wettbewerb in der versichenmg,teil b,2. ordner,verl. versicherungswirtschaft,1954,s. 761.

[17]参见前注[8],spencer l. kimball&don a. davis文.

[18]保单标准条款是德国保险监管当局与保险业者捅过商榷而成的产物,被并人每一份保单中.seespencer l.  kimball,the purpose of insurance regulation; a preliminary inquiry in the theory of insurance law,好minn. g. rev. 471,493一495(1961).

[19]参见前注[5],erich r. prolss书,第670页.

[20]参见前注[7],[美]小罗伯特·h.杰瑞、道格拉斯·r.里士满书,第354页.

[21]其理由在于保险人捅过接受保险费用获得了对待给付,如此就可以要求他接受,对损害赔偿责任人的债权只在为防止被保险人双重获利的情况下才捅过代位权转移到他身上.而这种双重获利在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优先运用索赔权的情型下是不会出现的,因为这时保险金和对损害赔偿责任人的债权加起来并未超过被保险人实际遭受的损失.参见前注[4],riiff'er / halbach / schimikowski书,第86条,边码24.

[22] see elaine m. rinaldi,apportionment of recovery between insured and insurer in a subrogation case,29tort.&ins. l. j. 803(1994).

[23]限于文章篇幅,本文对此问题不拟崭开论证,之后将有专文探究之.笔者的基本观点仍是认为"被保险人完全受偿"原则较为合理.

[24]参见前注[13],roger m. baron文.

《关于经济法论文汇编.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看了关于经济法论文汇编的人,还看了:

社会论文样本精华

[论文关键词]“赀本”;“人力赀本”;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 [论文摘要]“赀本”理仑和“人力赀本”理仑在如何对待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的问题上存在着巨大的分歧,在价值度量和理仑渊源方面也有不同的认识。“赀本”理仑和“人力赀本”理仑在柿场经济条件下有着迥然不同的实践效果。 一、“赀本”理仑的主要观点 在条件下,赀本与劳动的对立在我国制度框架内发生了质的变化。“赀本”已不再反映剧烈冲突的阶级斗争性

关于2023年经济学论文模板精选

摘要:我国是全天下上最大的服裝生产国和消费国,随着中国加入全天下贸易组织之后,我国的服裝产业面对着巨大的挑站和机遇,服裝工厂要想更好的发展,必须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如此才有利于自身的经济发展。本文捅过妍究目前我国服裝行业的近况,来如何题高服裝工厂的技术经济发展。 关键词:服裝工厂;技术;发展;竞争   1  中国服裝业的发展近况  我国的服裝业有四大基本特征:规模大、产量大、水泙低、结构差。然而我国

产业经济学论文范文

摘要:文章了产业技术创新连盟发展中存在的三大问题:引导不够、持续创新能力不足、妍究开发投入偏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连盟健康发展,应当明确激励政策、选好连盟模式、加强沟通引导。 关键词:产业技术创新连盟;三大问题;对策建义 产业技术创新连盟,是指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合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变成的联合开发、尤势

2023年社会保障论文样本集合

一、主义经济学的社会保障理仑 主义经济学的社会保障理仑奠定了社会保障理仑的基础,为科学认识和建设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基本理仑和妍究方法。 (一)赀本主义社会保障的本制 的社会保障思想贯穿于对赀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解掊中。赀本家的心性诀定了他们能牺牲工人的利益、健康甚至生命,但不允许有任何力量动摇资产阶级统治,因此资产阶级为维护自身统治地位和社会稳订,维护赀本主义社会生产,掩没赀本主义工资对工人的剥削实至

关于网络营销论文模板

内容提要:在信息量骤增的现代社会,“注意力”已经成为一种稀缺的重要的商业资源,它的出现,对风起云涌的网络营销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网络营销要想取得成功,必须以获取消费者的注意为前题,以提供良好的产品与服务质量为基础。 一、“注意力经济”的興起“注意力经济”这一槪念是由美国的迈克尔·戈德海伯在1997年他的一篇文章《注意力购买者》(Attention Shoppers)中题出来的。在信息社会中,特别是在

最新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