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文档

请联系客服

一、找不到需要的文档,请联系客服

各种述职自查等报告、工作学习计划总结、表扬信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申请报告、发言稿、新闻稿

活动策划方案、演讲稿、推荐信、保证书、读后感

合同协议、倡议书、等各种条据书信

二、微信客服

欢迎收藏本站,按 Ctrl+D 即可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祈祷工作报告网qdbeian.com > 免费论文 > 会计审计

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务求实效_会计论文十篇

2022-04-11

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务求实效_会计论文十篇

会计审计】导语,大家所阅读的这篇文章共有31581文字,由尤洁淳精心纠正,上传到祈祷工作报告网!准则,汉语词语,拼音是zhǔn zé,意思是准许的原则。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务求实效_会计论文十篇假若你对这类文章感觉哪里不好,可以发表分享给大家!

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务求实效_会计论文 篇一

省委、省斗争联席会计1999年第1次会议决定,在省级医疗卫生单位开展会计委派工作试点,该项工作自1999年起做前期准备,于2000年5月正式委派,至今已实施六个月,总体工作进展顺利,并已取得一定成绩。现将前段时间的委派工作情况介绍如下:

一、 省级医疗卫生单位会计委派制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统一思想,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会计委派工作是一项新生事物。确定省级医疗卫生单位作为该项工作试点以后,省财政厅和卫生厅的领导都十分重视,进行多次研究,在门内利用各种场合,采用各种方式向各级领导和有关人员宣传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专门召开医疗卫生单位领导人会会议,对这项工作进行宣传活动,组织财务负责人对这项工作进行学习讨论,大部分单位的领导和多数的财会人员都表示支持。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各职能部门积极筹备,克服困难,消除顾虑,保证了试点工作顺利进行。由于宣传发动工作做得较好,财会人员报名踊跃,大部分符合条件的会计人员报了名。

为了确保委派制工作的顺利进行,由财政厅和卫生厅共同成立了省级医疗卫生单位会计委派制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由卫生厅、财政厅领导及会计处、社保处、计财处、人事处的有关人员组成,由卫生厅厅长任组长,财政厅付厅长任付组长,从组织上保证委派制工作的开展。同时,经省编委批准,省卫生厅成立了"省卫生财会管理中心",为厅直属事业单位,核定编制55名,其中52名为委派对象,3名工作人员,负责对委派的统一管理。

(二)制定了《浙江省省级医疗卫生单位总会计师和财务科长委派制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

为确保该项试点工作顺利开展,我厅与省财政厅经多次研究,制定了《办法》的初稿,经征求意见,几经修改,形成了《浙江省省级医疗卫生单位总会计师和财务科长委派制实施办法(试行)》,由省卫生厅和省财政厅共同下发。该办法确定了各单位按财务隶属关系,实行"谁管理、谁委派"的原则;委派范围为省级医疗卫生单位,对象为财务科长(含副科长),大型综合性医院总会计师;规定了委派人员的学历、专业技术资格、工作资历、理论水平等条件,及其须经考试、答辩、考核等选择程序,确定本次委派人员从省级医疗卫生单位符合条件的会计人员中选择;明确了被委派者的职责、权限和考核、奖惩办法;确定被委派人员的人事、工资、福利与被委派单位脱钩,由"中心"支会,委派人员的业务、培训、业绩考核等由"中心"统一管理等。

(三)认真组织,严格考试、考核 根据《办法》的有关规定,我们对报名参加考试的会计人员进行了资格审查,确保参加考试的人员符合《办法》规定的条件。考试主要从知识面、理论水平、实务等方面选题,包括政策法规、内控制度、财会相关知识、卫生财会专业知识等内容。根据笔试成绩,选择成绩好的人员参加第二阶段的面试,面试侧重于考核会计人员基本素质、理解能力、应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在笔试和面试的基础上,由财政、人事、财务等部门人员组成的考核小组对入围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协调能力、思想素质等综合素质进行了关地考察。

(四)择优录取,公正委派 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听取考核小组情况汇报,根据考试、面试成绩,实际工作能力,协调能力,及整体素质等综合因素,从53名报名人员中确定29名会计人员为首次委派对象,(其中5名总会计师,经卫生厅党组讨论通过)。经征得省财政厅同意,卫生厅发文分别对下属5个单位委派任命了5名总会计师,对下属于18个单位委派任命了24名财务科长或副科长,委派任期为四年,这些单位财务会计机构原负责人在委派人员到任后自动免职。

二、 委派后工作开展情况

(一)建制度,抓落实,加强对委派人员的管理和培训,从整体上提高被委派单位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水平。委派的会计人员到岗后,"中心"针对省级医疗卫生单位财务工作的特点、现状及人员状况,着重抓了以下工作。

1.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各单位财务会计行为。为加强省级医疗卫生单位的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规范医疗卫生经济秩序,促进各单位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制度,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中心"组织被委派的总会计师和部分财务科长认真调研,根据国家有关财经法规、制度,结合本系统实际,制订了七个财务管理制度,并已由省卫生厅下发给各单位执行。

2.为加强医院的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中心"组织部分被委派的总会计师和财务科长,根据医院经济活动的特点和成本特性,研究制订了医院成本核的程序、方法,完成了医院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提交省卫生信息中收编制成本核算软件,拟在20xx年起试行。

3.抓队伍建设,提高委派人员和全体会计人员的业务水业和职业素质。 委派人员上岗前,"中心"聘请有关领导和专家对委派的总会计师和财务科长进行了上上岗培训,内容包括相关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及管理知识等方面,并在业务、管理工作方面进行相互交流。 对省级医疗卫生单位的全体会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培训内容以新《xxx》为主题,还包括最新的会计专业知识及医疗卫生行业财务管理方面的规定,提高了省级卫生系统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

4.与委派人员签订了年度岗位目标责任书,对委派人员的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并要求被委派人员同时向所在单位主要领导人负责。

5.实行委派例会制度,委派人员每月集中一次,总结前一段的工作,研究下一步的工作重点,相互交流工作经验和体会,学习相关的法规、制度。

6.对委派人员进行业绩考核。根据《办法》的有关规定,"中心"在六月试用期结束后对委派人员进行了业绩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会计核算、会计监督、财务管理、被委派单位评价、会计人员管理及委派管理等六个方面,综合评价委派人员在试用期内的工作情况。

(二)踏实工作,严格管理,秩序渐进。被委派人员到岗后,都有较强的责任感和压力感,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积极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尽快熟悉情况,脚踏实地地开展工作,已取得一定的成绩。

 [2]  下一页

有关非经常性损益的几个问题_会计论文 篇二

为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质量,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中国于20xx年4月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以下简称《问答》),对有关非经常性损益的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本文拟以《问答》为基础,对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判断标准、内容以及信息披露等相关问题做一简单的探讨。 

一、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

根据《问答》的规定,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无直接联系,以及虽与生产 经营相关,但由于其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影响了真实、公允地评价公司当期经营成果和 获利能力的各项收入、支出。在理解非经常性损益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非经常性损益即国际会计准则中所提到的利得和损失。公司如果发生非经常性收益,则 会导致公司经常性活动产生的净利润要低于利润表中所反映的当期净利润,从而在扣除非经 常性损益后,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盈利指标就会小于按照当期净利润计算所得 出的结果;如果发生非经常性损失,则会导致公司经常性活动产生的净利润要高于利润表中 所反映的当期净利润,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盈利指标就会高于按照当期净利润 计算所得出的结果。

(二)非经常性损益主要发生于与公司生产经营无直接联系的相关领域。比如,公司出售分部或子公司所取得的投资收益在很多公司是其利润的主要来源,但是,非经常性损益也有可能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比如在关联交易中,大股东为了提升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以高于市 场价格的价格购买上市公司生产的产品或者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向上市公司供应原材料, 从而增加上市公司的利润。由于按照非公允的价格进行关联交易所获取的利润并不是公司在正常的经营活动中可以获取的利润,因而也应该算做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

因此,在确定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时,切记非经常性损益与非经营性损益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公司完整的经济活动应该包括生产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部分,除了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等商品生产经营活动外,还应该包括企业基于各种战略考虑所进行的对外长期投资活动等资本经营活动,也应该包括公司利用暂时闲置的资金自行进行的短期投资活动和相关的筹资行为。因此,我们不能根据损益是否来源于商品生产经营活动作为判断该收益是否 为非经常性损益的唯一标准。

(三)判断某项损益是否为非经常性损益时,除了应该考虑该项损益与生产经营活动的联系外 ,更重要的是应该考虑该项损益的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的大小。

1.判断某项损益的性质,应主要产生该项损益的事项或业务是否为公司持续经营所必需,是否为公司发生的特殊业务。从公司所处的经营环境看,特殊性的事项或业务具有高度的反常性,而且与企业正常典型的活动明显地不相关或仅仅偶然相关。如果产生某项损益的事项或业务是公司持续经营不可或缺的,则该项损益就不能作为非经常性损益来处理。比如,公司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每隔几年要对设备进行一次大修理,因而不是公司的特殊业务,所发生的大修理费用就是公司为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能力所必须发生的费用,由此而产 生的损益也就应该是公司的经常性损益;又比如,上市公司由于向关联企业借用资金而支付的资金占用费如果明显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则此项资金借入业务就不是公司持续经营所必需的业务,而是一项特殊的业务,因此多支付的资金占用费就应该是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 。

2.判断某项损益是否为非经常性损益时,还应该考虑损益金额的大小。根据会计中的重要性原则,对于一些金额较小的非经常性损益即使将其视为经常性损益,也不会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因此,对于一些明显可归于非经常性项目、但金额较小的损益,为了简化起见,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将其视为经常性损益处理。但是,如果这些损益对公司的主要财务指标将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时,仍然将其视为经常性损益就不恰当了。比如,某上市公司向关联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收益按照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高了50万元,扣除所 得税的影响后仅占当期净利润的0.1%,如果公司按照当期净利润计算的净资产收益率刚好超过6%,但扣除该项收益后的净资产收益率则低于6%。在此情况下,如果不扣除多收的50万元,会使公司达到了发行新股的最低条件,扣除后该公司就失去了发行新股的资格。所以,应将多收的资金占用费作为非经常性损益处理。

3.除了考虑损益的性质和金额外,还必须考虑其发生的频率。产生非经常性损益的事项或业务应该是公司发生的偶发性事项或业务,也就是公司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能合理预计是否会发生的业务。正是因为这些事项或业务发生的偶然性,由此而产生的损益就应该归属于公司 的非经常性损益。比如,公司于本年度获得了当地给予的一次性财政补助300万元,使公司避免了出现亏损的不利局面,但公司对于以后年度能否继续获得此类补助则无法进行合理的预计。因此,本年获得的300万元一次性财政补助就应该作为非经常性损益处理。

二、非经常性损益包含的项目

在《问答》中,对于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分别按照“应该包括”和“可能包括”进行了解释。非经常性损益应该包括的项目有:(1)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关联交易导致的损益;(2)处理下属部门、被投资单位股权损益;(3)资产置换损益;(4)政策有效期短于3年,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的税收返还、减免以及其他补贴;(5)比较财务报表中会计政策变更对以 前期间净利润的追溯调整数;(6)中国认定的其他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公司在编报招 股说明书、定期报告或申请发行新股的材料时,应将上述项目作为非经常性损益处理。非经常性损益可能包括的项目有:(1)流动资产盘盈、盘亏损益;(2)支付或收取的资金占用费;(3)委托投资收益;(4)各项营业外收入、支出。公司在编报招股说明书、定期报告或申请发行新股的材料时,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上述项目的实质,准确界定非经常性损益。公司若将上述项目不归类为非经常性损益,应该充分说明其原因以及涉及的金额。《问答》并没有列举全部的项目,但强调公司在具体判断时应该根据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合理地进行。 以下拟对非经常性损益可能涉及的项目做一简要。

(一)商品经营活动可能涉及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1.商品经营活动中显失公允的关联购销交易产生的损益。公司与关联方之间发生的关联交易,只要基于公平合理的基础按照市场原则进行,是商品生产经营中的正常现象。但很多公司基于利润指标的考虑,在关联交易中往往采用不合理作价的方式为公司增加利润。因此,为了真实地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高低,在计算财务指标时应 该 将由不合理的关联交易产生的利润水分予以扣除。但是,在扣除显失公允的关联交易产生的损益时,应该按照关联交易的具体类型分别确定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的金额。公司与关联企业之间发生的、属于公司持续经营必不可少的、经常性发生的业务产生的损益在计算非经常性 损益时,只应该扣除关联交易作价与公允的市场价格之间的差异所形成的差额损益,如商品经营活动中包括的关联采购、关联销售、土地的租赁、各种辅助性劳务的提供等交易类型。

2.资产的处置或置换损益以及债务重组损失。公司为生产经营所购置的各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是公司进行持续经营不可或缺的基础,作为生产型公司购置资产的主要目的并不是通过对这些资产的出售或置换以获取利润,处置或 置换此类资产在公司经营过程中发生的频率也是很低的;公司进行债务重组发生的损失也是经营活动中偶然发生的损益。因此,对于企业由于处置或置换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而发生的损益以及债务重组的损失,应该剔除在经常性损益之外,作为非经常性损益。

3.有关资产的盘盈或盘亏。资产盘盈或盘亏应该是属于公司偶然发生的业务,由此产生的损益应该作为非经常性损益处理。

4.资产减值准备。各项减值准备的计提是公司在持续经营过程中经常发生的事项,因此公司不应该将计提的各 种资产减值准备对损益的影响看作非经常性损益。

5.补贴收入及相关的税收优惠、返还。对于公司获取的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所得税等各种税收优惠及税收返还、财政补助等其他各种补贴收入是否应该作为非经常性损益处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合理地判断:(1)根据获得补贴收入或享受税收优惠、返还的期限,判断公司能否在未来较长的期限内获取这些收益。如果公司能够在较长的期限内(比如在连续3年或3年以上的期限内)连续地获取这些收益,则可以认为这些收益的取得构成了公司经常性损益的组成内容。(2)根据相关收益取得的法律文件是否存在、是否符合现行规定。如果没有审批文件,或属于当地有关部门越权审批,则由此产生的收益即使能够在很长的时期内可以获得,也不能作为公司的经常性损益。比如,某公司拥有进出口经营权,每年均有大量的进出口业务, 则公司每年收到的税务部门的出口退税虽然在会计处理时作为补贴收入,也应该作为经常性 损益项目进行处理。

[1] [2]  下一页

关于人力资源会计有关问题的探讨_会计论文 篇三

class=a> 人力资源会计是会计学的一个新兴的重要分支学科。它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本文首先论述了在我国建立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然后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与计量问题作了一些探讨,并对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进行了。提出了在我国建立人力资源会计的设想,包括建立人力资源会计的原则,帐户的设置,人力资源会计的报告和人力资源财务比率。最后论述了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在关于员工流动、关于工资、关于人力资源部门的性质和地位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人力资源会计、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确认、计量、人力资产、人力资本

Abstract: Human resources accounting is a new important branch of accounting. It is the result of market economics. First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argues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found our native human resources accouting. Then, he makes some arguments for the human resources accounting confirming and quantifying, and ysises the human resources cost accounting and human resources value accouting. So he trys to give the imagination of fouding our native human resources accounting, including the theory, system, reports of the human resources accounting, and the rate of human resources finance. At last, he describes human resources accounting performing in our civil enterprise management. From the mobility of employees,salary, the characters and state of human resources department, he gives us his own opinions.

人力资源会计是会计学的一个崭新的分支,是鉴别和计量人力资源数据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其目标是将人力资源诬陷变化的信息提供给企业和有关人士使用。自从1964年,美国密西根大学的郝曼森首次提出人力资源会计这个概念之后,通过一大批会计学者坚持不懈的研究,到今天,人力资源会计逐渐建立起一套较完善理论体系,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的到来,更为人力资源会计的推广创造了历史性的契机。

一、我国建立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

世界高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已经把世界经济的竞争从物质资源竞争推向人力资源的竞争,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将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信息,必然离不开人力资源会计。在人口众多,而人口素质相对较差的我国,推行人力资源会计更具有必要性。

1、是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在世界经济发展到知识经济时代,在我国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今天,一个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是否具有发展前景,决定因素已不仅仅局限在其经营规模的大小,财产物质的多少,而是取决于其是否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是否持续地对人力资源投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大,人才成为经济资源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企业财富的真正象征和源泉。因此,将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资产,运用会计的方法对其加以确认、计量和报告,以满足企业管理者和企业外部有关人士对企业信息的需求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

2、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使人力资源有更多的经济特征,要求确认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价值。对人力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进行研究,通过人力资源会计报告,国家可以掌握各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维护现状,从而采取相应的宏观调控手段,促进人力资源的供求平衡,确定人力资源开发方向,引导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在宏观上优化人力资源的配制。

3、是企业提高效益的需要。市场经济下,谁争取到合理的高素质人才,谁就会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为了获得更好的人才,加大了人力资源投资,包括提高物质待遇、改善人际关系、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提供在职培训等。而投资的效益如何,这是企业管理当局所关心的问题,相应地就要求会计上对人力资源的收益与成本进行核算,考察其经济效益。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用人制度的不断完善,这种对人力资源进行核算的动力将会逐渐加大。

4、财务会计核算原则的要求。事实上,单从会计核算原则考虑,现行会计对人力资源的处理也有诸多不妥。一方面,将人力资源投资计入当期费用,违背了权责发生制的原则。企业在人力资源投资上的投资支出,其收益期往往超过一个会计期间以上,属于资本性支出,应先予以资本化,然后在分期摊销,而现行会计却是将其全部作为当期费用入帐。另一方面,将人力资源支出费用化,必然使各期盈亏报告不实,导致决策失误。同时,当企业大量裁员时,尚未摊销的人力资源投资支出应作为人力资源流动的损失,计入当期费用,但现行会计并不能反映出这种损失,不利于经营者进行正确决策。所以,从遵循会计原则的角度而言,实行人力资源会计也很有必要。

二、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与计量问题

(一) 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

谈到人力资源会计,我们必须先明确一个前提条件,即人力资源能否作为会计资产。这一点历来是会计学者争论的焦点。因为这一问题是关第到人力资源会计能否存在的关键,所以,笔者认为有加以论述的必要。

所谓资产,根据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下的定论,必须具有以下三个要素:(1)必须是一项经济资源,未来可提供收益;(2)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3)可以用货币计量其价值。下面我就从这三个方面来人力资源是否可以作为资产。

首先,人力资源以人为载体,通过生产活动可以体现其价值,人力资源可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提供未来收益。有些学者认为人力资源对企业所提供的未来利益难以像固定资产那样加以合理的预计与确定,所以人力资源不是资产。我认为,提供的未来利益的确定性并非是一项经济资源被确定为资产的必要条件,事实上无形资产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就无法事先准确的确定,但我们仍将其视作资产,那对人力资源为何就不能同等对待呢?

其次,人力资源能够用货币进行计量。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就需要企业进行取得、开发与使用,而取得与开发需发生相应的成本支出,使用要形成资源耗费,这种成本支出与资源耗费都是能以货币计量的。

最后,人力资源也是企业可以实际控制的。持反对意见的学者认为:人力资源是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其所有权归劳动者所有,而企业无法拥有对劳动者的所有权,从而也就无法拥有和控制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所有权属于劳动者个人,劳动者具有流动性,但是,一旦劳动者被聘用为企业员工,企业即取得了对职工受聘期间的劳动能力资源的使用权,企业也并不需要拥有对劳动者人身的所有权。所以,人力资源是可以为企业所拥有和控制的。

综上所述,企业在人力资源的载体--人身上的投资是企业付出的可以用货币计量的投资,是可以取得预期收益的权力,是企业能够控制和利用的,因而可以定义为资产。

(二) 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

将人力资源资本化,就涉及到人力资产的计价问题,而对人力资产的计价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对人力资产应按照其获得、维持、开发过程中的全部实际耗费人力资源投资支出作为人力资产的价值入帐,因为这些支出是实实在在的,籍此入帐,既客观又方便,这种方法称为成本法;另一种方法认为,对人力资产应按其实际价值入帐,而不应按其耗费支出入帐,因为企业获得、维持、开发人力资源的过程中的支出往往与人力资产的实际价值不符,对人力资产应按其实际价值入帐,该方法称为价值法。上述两种观点经过多年发展,成了人力资源会计的两大分支--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下面对这两大分支分别加以介绍。

1、人力资源成本会计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特点是通过单独计量人力资源招聘、选拔、安置、培训等成本,将有关人力资源取得和开发的成本进行资本化形成人力资产,然后按受益期转作费用。对于人力资源成本的计量主要采用三种方法,下面分别作出介绍。

(1)历史成本法

此法是以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安置、遣散等实际

谈企业并购与其资本结构的有关问题_会计论文 篇四

企业在并购时的必将使其资本结构发生较大变动,也将对企业的资金成本、税后每股盈余(EPS)、公司价值乃至公司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将立足于此对如何进行并购前的资本投资决策,以谋求并购后达到最佳的资本结构等问题作以下探讨。

一、资本组合、资本结构和企业的成长

企业通过资本结合的方式能促进它从外部成长,而并购双方选择的资本结合方式不同,将使得并购后的资本结构产生差异。

我们研究不同的资本组合方式与资本结构的关系可知,在公司中处于不同地位的股东对公司资本结构的态度各不相同:

1、在并购中取得控股地位的大股东,对公司的经营会侧重于运用其控股价值。他们期望:①取得EPS的最大化;②公司价值的最大化;③财务杠杆的充公利用。这时,公司的资本结构会偏重于适应高风险、高保留盈余、高报酬率的高负债经营方式。

2.形成对半合资企业的双方股东,侧重于投资报酬率及市场利益的获取。他们期望;①县小的资金成本;②EPS的最大化;③公司价值的最大化。这时,公司的资本结构偏重于稳定、负债比率一般化的经营方式。

3、并购中仅取得少数股权的股东最关注的当然是公司或股票的转让价值及投资的现金回报。他们期望:①公司价值的五大化(即股票市价最高);②股利的最大化。一般要求在资本结构中应尽量保持较少的保留盈余,较多的对外负债。

另外,在并购商考虑并购后对目标公司的资本结构作出安排时,一般而言,目标公司如增加负债来退还股本给目标公司股东,则收购公司可以较低价格买到目标公司。此外,在同样的资产下,负债愈多,买方支付给卖方的收购价格就愈少,甚至不花分文即可取得全部股权。因此,收购价格与目标公司的资本结构是互动的关系。

二、外部并购对资本结构的影响

并购时任何的对外活动都将对并购双方的资本结构造成明显的或隐蔽的影响。下面我们将分不同的外部方式来探讨它们对并购双方资本结构的作用和影响。

1、现金收购目标公司的原胜:收购公司在增资收购时,资本会增加,负债可能不变.而负债比率将下降;如非增资收购,一般都通过增加负债来筹集用于收购的资分。这时,其资产负债率上升。同时,目标公司仅发生资本所有权的替换,其资本结构不变,而目标公司的股东则获得现金。

2.认购目标公司的新股:收购公司情况与认购原股类似。目标公司方面的资本额将增大,负债比率下降;整个财务状况将好转。但目标公司股东的控股份额将减少。

3、增资换股:并购方资本额通常会增加,但却是虚拟资本增加,负债比率的下降并不表明财务状况好转。目标公司在共同增资换股中,资本领会增加;而在非虚增资本的情况下,资本结构将保持不变。

4、纯交叉式换股:这时并购双方的资本结构在理论上都应保持不变,变动的仅是资本内部的成分组合不同,即控股成分不同。实际上由于交换的“不等价”性,往往一方的资本公积金会有所增加或减少。

5、收购资产:并购方资产会增加,负债常常也同时增加。目标公司的资产减少,负债也相应减少,其净资产负债率也做会减少。在资产出售有盈利时,目标公司的资本公积金将会增加。

6、商业借贷:并购方的短期负债增加,调控现金流量的压力加大。而目标公司的资本增加或负债减少。如果资金流入股东手里,那么资本结构将保持不变。

7、以并购方名义发行债券:并购方的长期负债增加。目标公司的情形与商业借贷类似。

8、以目标公司的名义发行债券:并购方的资产负债表内项目及其比例可保持不变,或有负债可能增加。目标公司的负债增加,负债比率上升。

9、债务承诺或出具保函:这时并购双方的资本结构可保持不变,即债务承诺并不影响并购双方的资产负债表的表内项目,但并购方的或有负债则可能增加。

10、卖方:并购方的负债及资本同时增加,资产也增加。而卖方的资本则转化成为债权,即股权持有将转换成有条件的债权持有。

11、并购方注资:并购方的负债增加,或公司自有资金净流出,这将加重公司的财务负担。目标公司作为并购方的子公司时,假如不是用于偿付外债,则负债增加;但作为并购方的非子公司,即业务部门或分公司时,负债反而可能下降。

 [2]  下一页

多元化经营的陷阱——巨人集团失败的财务分析_会计论文 篇五

一、巨人集团的兴衰史  

1989年8月,在深圳大学软件科学管理系硕士毕业的史玉柱和三个伙伴,用借来的4000元钱承包了天津大学深圳科技工贸发展公司电脑部,并用手头仅有的4000元钱在《计算机世界》利用先打后付款的方式做了8400元的,将其开发的M—6401桌面排版印刷系统推向市场。打出后13天,史玉柱的银行账户第一次收到三笔汇款共15820元。巨人事业由此起步。到9月下旬,史玉柱将收到的款项全部再次投入。4个月后,M-6401的销售额一举突破百万大关,从而奠定了巨人集团创业的基石。  

1991年4月,珠海巨人新技术公司注册成立,公司共15人,注册资金200万元,史玉柱任总经理。8月,史玉柱投资80万元,组织10多个专家开发出M-6401汉卡上市。11月,公司员工增加到30人,M-6401汉卡销售量跃居全国同类产品之首,获纯利达1000万元。

1992年7月,巨人公司实行战略转移,将管理机构和开发基地由深圳迁往珠海。9月,巨人公司升为珠海巨人高科技集团公司,注册资金1.19亿元。史玉柱任总裁,公司员工发展到100人、12月底。巨人集团主推的M一6401汉卡年销售量2.8万套,销售产值共1.6亿元,实现纯利3500万元。年发展速度达500%。

1993年1月、巨人集团在、深圳、上海、成都、西安、武汉、沈阳、香港成立了8家全资子公司,员工增至190人。12月,巨人集团发展到290人,在全国各地成立了38家全资子公司。集团在一年之内推出中文手写电脑、中文笔记本电脑、巨人传真卡、巨人中文电子收款机、巨人钻石财务软件、巨人防病毒卡、巨人加密卡等产品。同年,巨人实现销售额3百亿元,利税4600万元,成为中国极具实力的计算机企业。

由于国际电脑公司的进入,电脑业于1993年步入低谷,巨人集团也受到重创。1993、1994年,全国兴起房地产和生物保健品热,为寻找新的产业支柱,巨人集团开始迈向多元化经营之路一计算机、生物工程和房地产。在1993年开始的生物工程刚刚打开局面但尚未巩固的情况下,巨人集团毅然向房地产这一完全陌生的领域发起了进军。欲想在房地产业中大展宏图的巨人集团一改初衷,拟建的巨人科技大厦设计一变再变,楼层节节拔高,从最初的18层一直涨到70层,投资也从2亿元涨到12亿元,1994年2月破土动工,气魄越来越大。对于当时仅有1亿资产规模的巨人集团来说,单凭巨人集团的实力,根本无法承受这项浩大的工程。对此,史玉柱的想这是:1/3靠卖楼花,1/3靠贷款,1/3靠自有资金。但令人惊奇的是,大厦从1994年2月破土动工到1996年7用巨人集团未申请过一分钱的银行贷款,全凭自有资金和卖楼花的钱支撑。1994年3月,巨人集团推行体制改革,公司实行总裁负责制,而史玉柱出征集团董事长。1994年8月,史上往突然召开全体员工大会,提出“巨人集团第二次创业的总体构想”。其总目标是:跳出电脑产业,走产业多元化的扩张之路,以发展寻求解决矛盾的出路。

1995年2月,巨人集团隆重召开表彰大会,对在巨人脑黄金战役第一阶段作出重大贡献的一批“销售功臣”予以重奖。5月18日,巨人集团在全国发动促销电脑、保健品、药品的“二大战役”。霎时间,巨人集团以集中轰炸的方式,一次性推出电脑、保健品、药品三大系列的30个产品。巨人产品同时以整版篇幅跃然于全国各大报。不到半年,巨人集团的子公司就从38个发展到228个,人员也从200人发展到2000人。

多元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巨人集团自身的弊端一下于暴露无遗。1995年7月11日,史玉柱在提出第二次创业的一年后,不得不再次宣布进行整顿,在集团内部进行了一次干部大换血。8月,集团向各大销售区派驻财务和监察审计总监,财务总路和监察审计总监直接对总部负责,同时,两者又各自,相互监控。但是,整顿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局面。1995年9月,巨人的发展形势急转直下,步入低潮。伴随着10月发动的“秋季战役”的黯然落幕,1995年底,巨人集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

1996年初,史玉柱为挽回局面,将公司重点转向减肥食品“巨不肥”,3月份,“巨不肥”营销计划顺利展开,销售大幅上升,公司情况有所好转。可是,一种产品销售得不错并不代表公司整体状况好转,公司旧的制度弊端、管理缺陷并没有得到解决。相反“巨不肥”带来的利润还被一些人私分了。集团公司内各种违规违纪、挪用贪污事件层出不穷。其属下的全资子公司康元公司,由于公司财务管理混乱,集团公司也未派出财务总监对其进行监督,导致公司浪费严重,债台高筑。至1996年底,康元公司累计债务已达1亿元,且大量债务存在水分,相当一部分是由公司内部人员侵吞造成的,公司的资产流失严重。而此时更让史玉柱焦急的是预计投资问亿元的巨人大厦。他决定将生物工程的流动资金抽出投入大厦的建设,而不是停工。进入7月份,全国保健品市场普遍下滑,巨人保健品的销量也急剧下滑,维持生物工程正常运作的基本费用和费用不足,生物产业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按原合同,大厦施工三年盖到20层,1996年底兑现,但由于施工不顺利而没有完工。大厦动工时为了筹措资金巨人集团在香港卖楼花拿到了6000万港币,国内卖了4000万元,其中在国内签订的楼花买卖协议规定,三年大楼一期工程(盖20层)完工后履约,如未能如期完工,应退还定金并给予经济补偿。而当1996年底大楼一期工程未能完成时,建大厦时卖给国内的4000万楼花就成了导致巨人集团财务危机的导火索。巨人集团终因财务状况不良而陷入了破产的危机之中。

二、多元化经营的陷阱何在?

(一)多元化生产经营的理论基础

多元化经营实际上是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应用,因而,证券投资组合理论是多元化经营的理论基础。

证券投资组合理论认为,金产投资组合可以由一种以上的金融证券构成。投资人可以通过持有多种不同证券的方式,将隐含在个别证券中的风险分散掉,但存在于证券与证券之间的共同风险则无法分散。通过多角化投资来分散的个别证券风险,称为可分散风险(或非系统风险)。至于那些无法用多角化投资分散的风险,称为不可分散风险(或系统风险)。当这一原理应用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时,即为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活动。

然而,证券组合投资具有其特定的条件,如果不加地盲目应用,必然陷入多元化经营的陷阶一丧失核心竞争能力、和协调困难、财务失控。

(二)多元化经营与核心竞争能力的矛盾

运用证券投资组合理论进行分散风险的要点之一在于,只有非完全相关的证券所构成的投资组合方可分散部分投资风险。这项原理应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时,就要求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放弃部分原有业务(甚至可能是核心业务)的基础上从事与原有业务不相关的陌生业务。可满足这一要求的结果有时不仅不能降低风险,反而会把原来的竞争优势丧失殆尽。这与多元化经营的目的相矛盾。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利润、市场份额、竞争优势、核心能力等因素中,对企业影响最深远的是核。动竞争能力,即企业面对市场变化作出反应的能力。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的一项竞争优势资源和企业发展的长期支撑力。它可能表现为先进的技术,或一种服务理念,其实质就是一组先进技术和能力的集合体。尽管企业之间的竞争通常表现为核心能力所衍生出来的核心产品、最终产品的市场之争,但其实质归结为核心能力之间的竞争。企业只有具有核心竞争能力,才能具有持久的竞争优势。否则,只能“昙花一现”。企业一时的成功并不表明企业已经拥有了核心能力。企业核心能力要靠企业的长期培植。

在企业的经营中,获取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基本途径有:内部管理型战略和外部交易型战略。企业内部管理型战略是一种产品扩张战略,在现有资本结构下,通过整台内部资源包括控制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开发新产品等,维持并发展企业竞争优势,横向延伸企业生命周期线。内部管理型战略通过企业内部的力量培植、巩固和发展企业核心能力,创造竞争优势。外部交易型战略是一种资本扩张战略,通过吸纳外部资源,推动企业生命周期线的纵向延伸。外部交易型战略可以借助外力来培植、巩固和发展企业核心能力,创造竞争优势。企业经营的精髓就是内部管理型战略和外部交易型战略的有效应用。从国际上所有著名企业的发展可以看到,企业在其持续经营和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在综合运用这两种发展战略。

内部管理型战略与外部交易型战略只有共同作用于企业,通过有机配合、有效运用,才能使企业生命周期曲线不断得以延伸,核心能力得以巩固和发展,竞争优势将持续存在。否则,企业就难以维持原有的竞争优势,更不可能培育出可以长期拥有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

由此可见,企业应该根据其所拥有的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作出是否采取多元化经营的策略。从这个角度说,企业必须首先有一个具有竞争力的核心产品,围绕核心产品、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再考虑是否应该多元化经营。没有根植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多元化经营,又不能在外部扩张战略中培植新的核心能力,最终结果可能把原来的竞争优势也丧失了。

巨人集团在现有主业的基础上,未能有效运用内部管理型战略与外部交易型战略延伸企业生命周期曲线,巩固和发展核心能力,而冒然跨入一个自己完全生疏的行业,从而使企业的竞争优势无法得以持续存在。尽管这种外延式扩张的道路暂时掩盖了各种矛盾,但因缺乏培植企业新的核心竞争能力而为企业理下了致命的隐患。

(三)与协调困难的矛盾

中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双目标”论会计理论论文_会计论文 篇六

会计准则制定的过程,即是一个技术创新的过程,也是一个各方面力量相互权衡较量的过程。因此,任何国家的会计准则制定都免不了要受到它所处的特定社会背景的影响,会计准则制定目标的定位也不例外。在确立中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双目标”论的过程中,我们分别考察了我国当前经济、、法律、文化、教育和道德等多方面因素对准则制定目标的影响。虽然“双目标”的立论顺利通过这诸多环境因素的检验,但我们认为,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经济因素。限于篇幅,本文仅以经济因素为主线展开和论证。

一、问题的提出

研究会计准则制定目标的问题,实质上也是在回答会计准则制定为谁服务的问题。不过,要明确这个问题,首先还得从谁拥有对财务信息的最初要求权这一最基本的问题谈起。作者在“统一准则制订的经济效率”(薛云奎,1996)一文中曾经以较少的篇幅论及这一问题,但由于所论不详,最近有读者就此提出疑问。于是,作者又在原立论的基础上,与厦门大学会计系在职博士生陈汉文先生和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系博士生李树华先生一起,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更深入的研究。为了的完整,我们引用前文中的有关论点作为本文研究的起点。在前文的论述中作者提出:在资源委托与受托的责任关系中,拥有财务信息揭示最初要求权的利益关系人是资源委托人而不是受托人。据此,作者将各种责任关系下的会计准则制定抽象为以下四种情形:

(1)如果只有一个资源委托人(A),一个资源受托人(B),A与B之间的统一会计准则也就简化为他们之间的一项有关财务信息揭示的合约。严格地说,该项协议是由A拟定,B执行的。由于只有A、B两人,所以,该项协议是很容易达成的,而且对执行该协议的监督成本也可忽略不计。

(2)如果资源委托人仍为A,而资源受托人为nB,而n又可以是无穷大,那么,A所拟定的信息揭示协议就必须得到nB的全体所执行,于是,这便需要由A来设立某种监督与激励机制以确保统一准则能得到恰当遵循。当然,在监督与激励机制建立过程中起作用的还有B所持的。是人们关于世界的一套信念,它是个人与其环境达成协议的一种节约费用的工具。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起到弱化搭便车、道德危险和偷懒的功能(林毅夫,1989)。但并不能代替监督与激励,因为它不可能完全消除这些现象。即使有成功的而没有恰当的监督与激励,仍然不可能防止虚假财务信息的出现。其直接的代价便是资源的损失与浪费。

(3)如果资源委托人为nA,而资源受托人为B,那么,良好的信息揭示便是由nA结成一种同盟,共同拟定协议向B提出要求。如果nA不能结成一种同盟,那么,生产与取得信息的成本便会很大,同样造成资源的浪费。

(4)如果资源委托人为nA,而资源受托人为nB,那么,情况也就复杂多了。首先,不同构成的nA应当结成一种同盟,达成对信息需求的共同协议,这种协议也就是寻找他们对信息需求的共同点,或者说,这也就是统一准则所界定的最低信息需求。否则便会造成第(3)种情形下的资源浪费。其次,为确保所制定准则被所有的nB恰当遵行,还必须建立某种监督与激励机制,否则便会造成第(2)种情形下的损失与浪费。

从上述四种抽象情形中我们发现,由于不同责任关系下拥有企业财务信息揭示最初要求权的利益关系人各有不同。所以,他们对会计准则准则制定的要求也就会不一样。如果这四种情形下的会计准则制定都是以节约交易费用的集中方式来进行,那么,在准则制定的目标方面也就一定会存在差异。如果我们在准则制定过程中不明确这些差异,那么,所制定准则也就有可能迷失方向,它所规范的财务信息揭示也就难以起到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作用。但是,各种责任关系下的准则目标又有何不同呢?

二、准则制定目标的界定

如果我们将上述四种抽象情形放回到现实社会中,完成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循环,那么,关于统一会计准则制定的目标我们便可以有如下几种不同的解释:

首先,在委托与受托责任关系建立的早期,最初的合伙与委托代理行为促进了财务信息使用者与生产者的分离,在理论上,这时便产生了制定会计准则的需要。但是,由于当时财务信息生产者与使用者的分离还不普遍,有关财务信息生产与交换的规范便足以通过供求双方的直接缔约来实现。这就是我们上面所描述的第(1)种情形。这种情形下的准则制定目标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其描述为资源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的个体利益。换言之,资源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是否拟定准则,拟定什么样的准则,完全是他们个人之间的私事。

其次,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中,作为全民所有制的代表行使着资源委托人的权利,这就是我们所描述的第(2)种情形。这种情形下的会计准则也就是我们过去所使用的会计制度。统一会计制度由资源委托人拟定,由资源受托人遵照执行,理所当然。这种运作机制下的会计准则完全是根据资源委托人的要求来制定的,它所规范的信息生产与交换也就一定会满足使用者的需要。做一个简单归纳,这种情形下的准则制定目标也就体现为利益。也就是说,所有的会计准则,都必须围绕的利益要求来拟定。

第三,就单个的合伙制企业而论,企业主体可能是唯一的,也就是说资源受托人可能是唯一的,而资源委托人则至少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这种情形下的财务信息规范也就符合上面所描述的第(3)种情形。当然,如果把这种情形放大到整个社会,资源委托人之间的同盟就不再是某一单个企业资源委托人之间的同盟了,而是整个社会中所有资源委托人之间的一种同盟。资源受托人也不再是某一单个企业主体,而是整个社会中的所有企业主体。因此,这种情形下的准则制定目标既不是第(1)种情形下资源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的个体利益,也不是第(2)种情形下的利益。而是所有资源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间的一种共同利益。

最后,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由于金融证券市场的发育,财务信息生产者与使用者的分离程度越来越普遍,受企业利益影响的关系人逐步扩大到整个社会民众,这些现实的和潜在的投资者、信贷者及其他利益关系人都开始关注企业财务信息揭示。因此,企业便成为一个的主体存在于社会。这就是我们上面所描述的第(4)种情形。这种情形下的财务信息便沦为一种社会公共物品,相应地,用以规范这些信息生产与交换的会计准则,也就具有了公共物品的属性。任何单一的利益关系人已不能再左右整个会计准则制定,所以,这种情形下的会计准则制定目标,也就与其他公共政策的制定一样,成为一种社会民众的利益。准则制定者在准则制定过程中不应当再以照顾某一方面的利益而牺牲另一方的利益为前提,而是应当权衡各方的利益要求,以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为己任。正如美国“1934年证券交易法(Securities Exchange Act of 1934)”在授权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制定有关会计准则时,美国国会便认为SEC应当制定“国会认定为与民众利益(Public Interest)或保护投资人所必须的或恰当的规则和规范”。

三、“民众利益”的涵义

何谓“民众利益”?以及又如何在准则制定程序中去体现这种“民众利益”的要求?这两个问题在学术界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有学者说,“‘民众利益’本身在民众政策的争论中通常只是被当作一种反诘的工具或足球。”(James C.Gaa,1988,P.31.),所谓“民众利益”,“通常是根本没法定义的。它只能被理解为是多数人的好处。但准确地说,一般情况下,它仅仅表明了讲话者自己对某一拟议中的民众政策的支持。”(Dahl. R.A. Lindblom,1963.P501.)

如果“民众利益”仅仅是一个涵义极不明确的术语,那么,把它作为准则制定的目标是否妥当?作者认为,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我们应当一分为二。虽然在目前我们还难以从正面提供有关民众利益内涵与外延的权威解释,但这并不等于说民众利益本身就不存在。这正如会计学科中最基本的概念“会计”一样,虽然在目前还没有人能对“会计”一词给以权威的解释,但这却并不防碍会计学科和实务的发展。同样,虽然在目前还没有人能讲清楚“科学”一词的真正涵义,但谁也无法否认科学本身的存在。因此,“民众利益”同样也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

从证券市场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来看,会计准则中的民众利益一般表现为它所规范的财务信息是否有利于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因为拥有资源的普通民众会根据企业所提供的财务信息进行各种投资和信贷决策。因此,财务信息也就通过投资者的决策行为影响到社会资本的有效配置。如果财务信息在社会资本的配置过程中起到了降低多项可选投资中不确定性的作用,促进了社会资本配置的优化,那么,我们便可以说这种财务信息就是符合社会民众利益要求的财务信息,或者说是证券市场资源有效配置所需的最低信息量。

实际上,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目标不仅仅适合于证券市场高度发达的西方社会,在其他社会

回顾与评介——AICPA关于财务会计概念的研究_会计论文 篇七

一、引言

20xx年2月,我国财政部调整充实了会计准则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并在委员会下成立了三个专业委员会。其中,会计理论专业委员会的任务之一是研究中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探讨制定我国具体准则应依据的会计概念(会计原则),以便逐步在准则制定导向方面与今后的国际惯例趋同。

美国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历史最为悠久,从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初,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及其所属准则制定机构就着手于概念框架的研究,其经验与教训对于其继任机构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以及包括中国在内其他国家的准则制定机构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所以本文以“回顾与评介”为题,简要地对美国早期(FASB以前)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以下简称CF)的历史、经验及教训进行回顾与评介。

作为规范财务会计与财务报告的公认标准,企业会计准则起源于现代企业的两权分离和由此引起的企业内部管理当局(报告提供者)及企业外部投资人和其他利益关系集团(报告使用者)的信息不对称。当然,由会计准则规范的财务报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公允性,降低使用者用于寻觅信息的交易成本。高质量的财务报告需要高质量会计准则的指引。会计准则总是以会计的基本概念为基础的,即需要连贯、协调、内在一致的理论体系来支撑。当1936年6月美国《会计评论》发表由美国会计学会组织撰写的《公司财务报表所依据的会计原则的暂行说明》(1)以后,引起了热烈的争论。争论主要表现在对涌现出的许多处理会计问题的建议和方法需要有评估,并寻找其中被普遍认可的方法的标准。因而基本概念、基本原则的研究就提到了议事日程。最早自觉研究用于评估会计准则理论的著作是Paton和Littleton的《公司会计准则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Corporate Accounting Standards,AAA专题研究报告第3号),其特点是:它不是直接阐述会计准则,而是以1936年的《暂行说明》为开端,对其中的基本概念展开详尽而严谨的研究。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说:“我们尝试将会计的基本概念交织在一起,而不是像‘暂行说明’那样表述准则。我们的意图是构建一个框架,随后在此框架中建立起对公司会计准则的说明。在这里,会计理论被视为一个凝固(连贯)、协调、内在一致的理论体系,而且如果愿意的话,可以用准则的形式予以紧凑地表达出来”(Paton/Littleton,1940)。所以毫不夸大地说,两位作者提出的要有连贯(coherent)、协调(coordinated)、内在一致(consistent)的理论体系来指导会计准则也成为构成CF的基本要求。

现在,人们都把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会员的七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目前生效的有6份)作为CF的范本。美国CF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CF不同于一般的抽象会计理论,它是用来评估、发展会计准则的理论,而且在缺乏会计准则的情况下,根据CF的概念和原则,还能提出具有权威性的会计处理意见以解决新出现的会计问题。这样,我们在研究CF的历史发展时,会计理论界的意见,比如上述《公司会计准则导论》,毕竟只能作为参考,而准则制定机构有关会计准则的理论研究的态度、举措及其成果才值得人们更加重视。

二、会计程序委员会(CAP)研究CF的回顾与评介

在美国,从会计准则的第一个制订机构开始,就已认识到会计理论对会计准则的重要性,但由于不同的环境和条件,有的机构或只有设想而未付诸行动(如CAP);有的机构已采取了行动,也有研究成果,而未得到认可(甚至本身就没有取得共识如APB,其成果只能束之高阁,而努力则付之东流)。只有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是幸运的成功者,但它在CF方面的进展,在很大程度上吸取了它的前任机构和其他会计组织的有用成果,把功劳一概算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身上是不公正的。这里再一次证明:会计理论具有继承性。对此我们可以从美国用于指导公认会计原则(GAAP)的基础理论、基本概念直到当前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发展历程中找到证据。

存在于1936~1959年的会计程序委员会(CAP)是美国通过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以后,第一个具有权威支持的民间会计准则制订机构。它发表的代表公认会计原则的会计准则文献《会计研究公报》(ARBs)常遭到人们的嘲笑。因为这些公报并不是在研究的基础上产生的,而不过是把不同的惯例进行评比、并挑选其中为多数实务界所接受的内容。没有理论根据导致委员们的意见经常各执一词,结果只能赋予会计处理方法以较大的弹性,这就造成了相似的企业由于采用不同的会计方法,所报告的净收益却出现了重大分歧。必须指出,会计程序委员会并非不注意理论,他们曾设想先研究一套会计准则的基本理论,然后据以制定会计准则,但要实现这一研究计划,大约需要5年。一方面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不允许会计程序委员会不解决当前迫切问题,而先花长达五年的时间去研究会计基本理论;另一方面,美国会计学会已在1936年抢先发表了《公司财务报表所依据的会计原则的暂行说明》,并于1941至1948年、1950、1954和1957至1964年多次修订补充。会计程序委员会如不迅速针对当时的热点制定会计准则,则公认会计原则的制定权有可能落入美国会计学会手中。再加上会计程序委员会的成员开始只有7人,以后虽然增加到21人,而其成员都是注册会计师,且均为并无薪给补助。因此,我们估计除SEC的压力外,还由于经费不足和缺乏研究人员,会计程序委员会才不得不放弃原先制订基本会计理论的设想。

“坏事也会变成好事”。会计程序委员会制定的《会计研究公报》导致企业报表可比性的降低和不能在解决会计新问题时有自己的创见,因而使人们看到:《会计研究公报》的制定缺乏理论基础,这一缺陷终于成为会计程序委员会被会计原则委员会取代的重要原因之一。

美国的经验表明:准则制定机构所制订的会计准则(美国称为“公认会计原则”,GAAP)要得到公众的认可,需要两个条件:第一,会计理论界的支持;第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赋予该机构的权威(Evans,20xx)。因此,回顾美国会计准则制定的过程,用于制定准则的基本理论始终受到会计界的关注。

 三、会计原则委员会(APB)研究CF的回顾与评介

(一)对会计研究论文集第1号(ARS No1)与第3号(ARS No3)的评介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决定以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取代会计程序委员会之后,就吸取后者失败的教训,一手抓会计准则的制定,一手抓会计基本理论的研究,因而成立了由专家学者组成的会计研究部(ARD),会计原则委员会制定的会计准则改用会计原则委员会意见书(APB Opinions);会计研究部则通过理论研究来支持并发展“意见书”(APB Opinions),这是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吸取会计程序委员会的失败教训而在理论研究方面采取的重大举措(2)。根据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会计研究项目委员会的建议,会计研究部应首先研究作为会计原则基础的基本会计假设(basic postulates)和建立在基本假设之上的“公允的一系列广泛的同样重要的会计原则”。在该目标指引下,会计研究论文集第1号(ARS No.1)“基本会计假设”(Moonitz,1961)和会计研究论文集第3号(ARS No.3)“试论企业广泛适用的会计原则”(Sprouse&Moonitz,1962)先后,这是继1940年Paton和Littleton合著的《公司会计准则导论》(Paton&Littleton,1940)后,可用于准则制定的重要基础理论成果,也是由美国准则制定机构自己开展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前驱。

尽管会计研究论文集第1号和第3号与后来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对CF研究的思路不同(前者以假设为起点,而后者以目标为起点),而且当时就未被会计原则委员会所接受,但这两份文献中的一些在当时被认为脱离实务太远的创新思想,却可以在当前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其他国家的CF中找到。会计研究论文集第1号和第3号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两份文件均采用规范一演绎法。它们带有时代局限性是难免的。40年来,这两份文献早已处于很少受人重视的地位。其实,真理并不会过时,有些观点需要经过长时期的历史检验。如果要认真研究并建立或完善当前的概念框架,正确评价这两份文献的贡献及其局限性对目前研究CF是具有启发意义的。

这两份研究报告发表后,总的来说是毁誉参半。会计原则委员会委员公告第1号认为,这些报告为解决重大会计问题所提出的参考和建议“部分具有纯理论和探索性质”(in part of a speculative and attentive nature)…因而“这些研究对会计思想是一种有价值的贡献”,不过“它

构建多元性会计信息网络系统的理论与技术设想_会计论文 篇八

一、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将现有单一性会计信息系统改造成多元性会计信息网络系统只是一个观念上的问题如果说同一属性的会计信息很难同时满足真实性和相关性的双重质量特征的话,那么,同时提出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属性的多元性会计信息要求,也许并不会出现太多的困难。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企业出现两种不同数字规格的利润,企业管理当局就必须判断应以哪种规格的利润进行分配会更好或者是更安全。但是,如果这个数字不是用于企业财富分配,那情形就极有可能发生一些变化。事实是,越来越多的企业由于存在跨国投资问题而必须使用不同国家的会计核算标准,从而产生不同规格数字的利润也就并非只是个别现象了。尽管这种现象是一些会计专家所不愿看到的结果,但越来越多的企业仍在源源不断地生产着大量的模拟会计报表,同样,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也仍然在不断地生产着不同规格的利润。因此,是否接受多元性会计信息只是一个观念问题,并非会计信息是否真实的性质判断问题。

在当前的会计领域,人们更多地是关注会计信息质量,基于此类问题解决的会计控制理论也是多年来一直争论的焦点,而会计信息品种的自由选择空间拓展及会计信息节目的精彩程度如何,还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对于那些墨守陈规的人们来讲,会计进步只是武装一下现代化计算工具,至于会计节目是否会吸引众多观众,或者说会计信息是否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要,并不十分重要。因此,从近些年来会计电算化技术的发展来看,不管是否架设了网络应用平台,都并没有离开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这些传统的纸张作为媒介的会计信息存储和传递方式,只不过是多了一些手段而已,对于整个会计信息系统的改造并未触及根本。本文构建多元性会计信息网络系统问题的提出正是出于对此类问题的考虑。

在多元性会计信息网络系统下所提供的会计信息首先是具有多重属性,这就如同在一台电视上可以看到不同频道的电视节目一样,它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同时,基于网络基础之上的系统建设能够使会计数据的存储和传输遍布国内外所有角落。同以往单一会计信息系统相比,多元性会计信息网络系统只将原始数据加工成标准编码的源数据,取消了传统意义上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实现了会计数据的真正共享。基于上述要求,构建多元性会计信息网络系统,需要对现有会计核算系统实施业务流程重组,并采用分布式对象技术解决整个系统的动态问题。同时,也预示着将更多地采用事件驱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

二、多元性会计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需要借助业务流程重组技术对现有会计业务流程进行彻底改造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在国际上非常流行的一种新的管理观念和方法。业务流程重组的概念及具体定义有很多,其中,汉默(Michael Hammer)所提出的概念较具有权威性,并被广泛接受。他认为:业务流程重组是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再思考和彻底地重新设计。重组的过程是要从客户需求和企业战略目标出发,以信息技术、人与组织管理作为重新设计和实现的手段,通过对企业原有业务流程的彻底变革,达到满足现代企业降低成本、改善产品和服务质量、适应客户多变需求、提高企业整体绩效的业绩需求。从一定意义上讲,会计信息本身就是会计活动的产品或结果,会计活动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如何提高会计信息产品的质量,特别是如何更好地为会计信息客户提供多样化服务,降低会计信息生产成本、提高会计信息生成速度,是目前会计核算系统改造所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基于此种理由,对现有会计核算系统实施业务流程重组,是寻求会计发展和飞跃的重要途径。

现有会计业务流程是建立在会计分工下的一种顺序化业务流程。劳动分工需将一定的过程分解为具体的个别作业,并认为管理活动的重点是在于提高个别作业的效率。基于此,在会计业务处理中,通常将会计系统分解为原材料核算、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成本核算、报表编制等若干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又包括一些具体核算模块,形成一个类似“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然而,这种所谓详细周密的组织结构也造成了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对分割的事实,形成了特有的“孤岛”现象。“单一的、顺序化”的会计业务流程所带来的结果,只能提供“属于会计基本业务的东西”,且在此基础之上所形成的会计软件技术只能是对手工会计的简单模仿,起到的作用无外乎就是减轻手工强度、提高会计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而已。而真正体现决策和控制导向的现代会计理念,就必须打破单一的、顺序化的会计业务流程,而代之以面貌全新的“多元”和“事件驱动”,会计信息处理采用事件驱动(Event Driven)方式即意味着平时不在进行顺序化信息处理,存储在计算机中的只是一些原始性信息,当使用者需要某类或某种专用信息时,只要驱动相关专用信息代码,就能满足其各种“特殊需要”。这时,会计系统作为一种高度集成化的系统而存在,它既是业务和会计两大系统的综合,也是财务管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统一。在集成化系统内,各个子系统不再是彼此孤立的信息孤岛,管理会计将成为主体,财务会计则主要是用来对外提供信息和为管理模型提供资料。与此同时,集成化系统还突破了会计核算中记账和算账的诸多框框限制,增加了大量的非货币性信息输入和输出。

需要说明的是,会计业务流程重组更像是一种经营哲理。它和在分工论下会计业务流程相比,既是一种工作方式再造,同时也是一种补充。基于多元性会计信息网络系统下所提供的业务流程并不是对传统单一会计信息提供的业务流程取而代之。随着Internet技术不断完善,架设在网络平台之上的所有数据仓库,都可以实现远距离的标准编码的源数据信息的传输、搜索和控制。每个能够进入Internet的客户,只要建立了加工模型库,就能按照重新分类汇总模型、财务报告模型、预测模型、决策模型等,采用事件驱动原理,收集、和提取数据仓库中的信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会计信息频道将会满足众多不同口味人们的观看需求。

三、多元性会计信息网络系统建设,需要基于网络上的信息集成系统进行支持,而采用分布式对象技术就是解决整个系统的动态问题基于网络上的信息集成系统是包含有不同计算机及设备通讯、不同数据库信息共享、不同应用软件间数据交换等所有技术的集成总和。它对提高企业整体运行效率,实现多元性会计信息资源共享具有重要作用。在集成化系统的基础上,对企业各种资源和制造过程进行优化、利用、排序及其重新调整,是进一步挖掘企业潜力、实现生产经营低耗、优质、高产的技术保证。20世纪70年代初期,哈林顿(Dr.Joseph Harrington)提出的CIM理论,其核心就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系统观点和信息观点,也即使用计算机采取信息集成方式来实现现代化生产制造,以求得企业整体效益提升。

 [2]  下一页

略析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环境成本控制_会计论文 篇九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战略的提出要求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有效保护。国际标准组织(ISO)已于90年代颁布了ISO14000系列的环境管理国际标准,欧美一些国家的企业也开始公布一些环境成本的信息报告,国际贸易出现了“绿色贸易壁垒”的端倪。企业的行为已受到诸多方面的约束,环境成本已成为企业经营成本中不可忽视的部分,企业加强环境成本控制的紧迫性将越来越强。本文试就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有关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环境成本控制的现状

(一)传统会计下成本概念的局限性

成本的经济实质是价值耗费与补偿的有机统一体。而传统会计所依赖的成本观念,属于狭义的成本概念,不包括环境成本,只核算了微观的经济成本,却忽略了对宏观社会成本的考核,即成本中只包含直接消耗的生产要素(料、工、费),而对企业耗损的资源和环境费用则没有考虑在内。由此,使得企业收益产生虚增,而且间接地鼓励了企业以牺牲环境、未来为代价谋取当前的经济利益。这种做法显然是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对自然资源消耗的成本补偿要求的。目前我国对环境成本计量的做法也很简单,只考虑了如绿化费、环境污染罚款等项目,在实际发生时直接计入期间费用或营业外支出,或在金额较大时作为待摊费用处理,这种做法固然操作简便,但也有其内在的缺陷,其严重后果表现在:

1.没有考虑环境成本的隐蔽性,直接影响了企业财务成果的真实披露。目前多数企业只在环境成本实际发生时才将其列作费用,而对潜在的成本忽略不计,使得当期收入与费用配比不合理,生产成本小于真实成本,虚增了当期利润,增加了税负。

2.缺乏规范的成本确认和计量方法,导致成本的可比性差。由于目前国家并没有环境成本核算的相应准则或制度,各个企业的实务处理也不同,企业缺乏横向比较的基础。

3.模糊了成本发生的动因,不利于企业挖掘潜力,降低成本。由于企业把环境支出费用计入期间费用,不利于企业管理当局对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进行,从而使得企业对环境支出的控制不力,导致成本上升。

4.环境保护意识差,企业很少主动考虑环境成本,大多企业在受到处罚时,才不得不控制环境成本。如在产品出口受到限制时,才想到要控制环境成本,往往给企业造成较大损失。

5.短期利益行为的驱使,影响了环境成本的控制。由于目前对企业业绩的评价,没有单独关于环境成本控制的考核指标,企业当然不愿意因环境成本的增加,而影响其业绩。

(二)环境成本的特点

环境成本指企业为保护环境而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用于改善设备的支出、日常环保费用及开发环保产品措施所发生的相关费用等。其特点可概括为:

1.环境支出的不可预知性。环境支出不像其他成本项目(如直接材料)那样均衡地发生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它往往具有突发性或一次性,如违反环境法规受到的罚款而导致的支出、环保设施的投资等。

2.环境支出的隐蔽性。当期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可能并不明显,但这并不表明企业不负担任何环境成本。因为企业对环境的破坏终究要付出这样或那样的代价,并且代价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3.环境支出的连续性。在环境会计中,要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成本进行核算,产品成本不仅包括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环境支出费用,而且包括产品开发、销售直至淘汰整个产品生命过程的环境支出费用。

4.环境支出的不断增长性。由于人们对环保的日益重视,作为主要污染者的企业对此承担的责任日益加大,因而环境支出也日益增加。而且随着环境立法对企业约束力的增强,公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使得企业的环境支出费用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环境成本控制的要求

1987年,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对可持续发展给了一个确切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满足当代的需求,而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1992年6月,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发表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制定了《21世纪议程》,提出了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7条原则,号召各国和开辟合作的层面,建立一种新的、公平的全球伙伴关系,使人类社会在21世纪转变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自1992年以来,我国还颁布了一系列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有关的政策、方案和计划。如《中国环保与发展十大对策》和《中国21世纪议程》等等。这些法律、条例不仅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行为有约束和规范作用,而且在某些条文中,已明确了对环境成本的内在化要求。如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强调“将环境成本纳入各项经济和决策过程,改变过去无偿使用环境并将环境成本转嫁给社会的做法”。

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估量各经济主体的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作为对社会经济活动具有计量、反映和控制职能的会计理应对环境方面的支出、收益进行反映和控制。从90年代起,在西方的会计理论界,越来越多的会计学家把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会计理论结合起来研究,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环境会计,企业加强环境成本控制的紧迫性将越来越强。然而,我国目前还未出现较好的环境成本控制体系,如何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对企业环境成本进行控制,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1] [2]  下一页

对外投资合作项目的绩效审计_审计论文 篇十

由《中国海关》杂志与《商务周刊》杂志共同主办的20xx中国外贸200强高层于20xx年20xx年6月23—24日在举行,主题为“构建成熟的中国外贸战略与技术、重树中国外贸竞争力”。下面是国家外事司司长罗美富演讲。

今天是浅谈对外投资项目的审计,我是从外贸到审计。先简单介绍一下背景现状、难点,目前审计事物探讨和建议展望。

在座的各位可能有的已经设计了自己在境外企业的审计,有的尚未审计。背景是贯彻落实走出去的战略,是国家利益所在,时代所驱、大势所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在世界上的影响大大提高,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已经提上日程。

第二个背景,在1998年,的三定方案中,把对境外国有资产监督监管功能划定到了外事司,本人参与了对境外国有资产审计监督管理办法的起草工作,但是遗憾的是至今七年,这个办法没有,因为国内的法律和国际法的冲突问题,因为本身审计复杂的问题,现在还是在探索当中。

境外国有资产从99年我领人去调研,一般的说国有资产和国内的国有资产有区别,境外国有资产主要分三大块,一个是行政类资产,驻境外的使领馆机构,这是国家财政拨款。啊第二类国有的金融机构,第三类就是在座的各位、企业和集体的还有我国的个人在国外投资的。

 第一介绍的对外投资合作主要是企业和个人部分的审计问题。

大的评价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中国的境外投资开始于改革开放初期,经过20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截至20xx年7月,中国已经在世界160多个国家累计设立非金融类企业是7222家,直接投资金额是110亿左右,这个数据是国家学者数据和官方数据的结合,不一定完全正确。20xx年累计对国外投资是299亿,将近300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大概2500家左右,实际上不止。20xx年,在国外总投资总额达到332亿,20xx年,448亿,到目前为止,在国外投资总额520亿美元,有数据登记是6233家企业实际上是超过1万家企业。因为很多的国家企业出去都是登记,个人的企业一般不会到区登记。我国对外投资发展很快,这对更高层次的参与国际分工,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二个是投资问题,投资规模比较小,尽管目前我们对外投资总额520亿美元,但占全世界对外投资总额的还不到2%.而且企业平均投资规模小,中国海外企业平均额是不到140万美元,而发达国家每个企业平均是600万美元左右。规模比较小,生产成本高,效益就比较差一些,市场占有率比较低一些。再一个我们出去办企业目前技术含量不太高,总体来说,对外直接投资过分偏重于初级产品的产业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偏小,在非贸易型的当中有40%是属于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项目。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产品竞争,因此这类投资拓展开外市场的前景受到相当的挑战。再一个投资效益不尽人意。

总的来说,是很好的开端,效益参差不齐。目前海外投资企业盈利的55%,其中多数是非生产企业,收支平衡的是28%,亏损企业占7%,主要以生产型企业为主。投资地区结构,目前主要在港澳地区占46.8%,另外在北美,其他的区域比较少。

 第二介绍境外投资企业审计的现状。

境外投资生产企业监督管理办法至今未,在99年,总理正式把国有资产的审计监督提上议事日程,当时是、、等多个部门起草,后来因为国内法和国际法的不接轨等等问题,还未,但是工作还在进行之中。

国家这块,对境外企业的国家审计仍处于探索阶段,另外审计人员开展海外审计经验不足等困难,这些年国外这块原来是我们司在管,审计了一些在国外的投资项目,在国内的企业大家都知道所有权是很清楚的,企业到国外注册公司就受当地的限制。要接受国家审计,就要有邀请函,如果所有人是国内某企业某公司,经营人在国外注册的公司,只是一个合同关系,只有以国内的所有者企业董事会的名义派员是可以的,派是当地的监管机构不接受。另外对国内的银行审批,银行企业在国内的分支机构也接受当地金融结构的管理,国外的银行到中国来,就要接受中国银监会的管理,既然派出去的审计报告问题要向他们报告工作,要资源共享,任何一个工作都是这样的,所以目前就是探索阶段。

再一个工作环境本身,我国在国内搞审计提供资料,在国外不提供,因为受时间、经费、语言的限制,我们的审计遇到很多困难,一个发票过来只有数字什么也看不清,所以国家这块,处于探索阶段。

另外我们以国家审计和企业董事会内部机构联合派团,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进行审计。这个对于境外的投资管理起到促进作用。目前主要是在企业投资本人,对审计的认识和对企业管理的需求,有的是委托审计事务所进行审计。

 第三加强对外投资企业境外审计的难点

第一是审计冲突。因为所在中国的法律和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法律不太相同、存在一个接轨的问题。因为法律的冲突空间性、时效性在审计取证、审计合法性当中都遇到的困难。审计工作本身难度比较大,国外的审计会计制度各个国家不相同。要按照当地的xxx审计帐目,而国内的审计不太相同。这也对审计本身的真实合法效益性的评估带来困难。另外企业审计由于地域特征,首先时间、财力和地域的限制,给审计工作本身带来困难。再一个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都面临一个经营层的风险,所有者在国内是集体,经营者是国内派去的,由于他们身居国外,国内的法规受空间效力的限制难以对直接经营层有效的监督,因此大家都在笑话,“赚了钱进腰包,亏损国家担”。这个就是对是效益性增加的困难。

今后监管是要加强,经营层的道德风险都是会面临的。审计人员还完全满足不了境外审计的需要,境外审计是复杂程度比较高,还有面对160多个国家的语言,还有国外的票据有的不好认,这就对审计人员的数量和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我们派的审计人员出国前的准备只有一个月时间的工作,他还要兼顾国内的工业,对当地的法律只能尽力而为。

境外审计主要是针对企业这块,明确审计主体,根据全球的管理谁的资产谁负责审计的管理,因此国家审计只是对国家投资这一部分负也审计责任,因为只是对国有的公司、企业、金融机构进行审计,而集体投资的、个人投资的应当有投资者的董事会对内部进行审计。有一些个人审计如果不具备这种能够,可以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审计事务所进行审计。

第二确定审计对象。结合境外审计的特殊性,国家审计的审计对象主要集中在对企业的经营层、管理层的责任审计。一个是经济效益型,从财务审计,以帐看帐可能比较困难,从绩效审计的办法更好看一些。

[1] [2]  下一页

《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务求实效_会计论文十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看了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务求实效_会计论文十篇的人,还看了:

会计论文申请报告

尊敬的评审委员会:我是一名会计专业的研究生,现在向您提交我的会计论文申请报告。本论文的题目为“企业财务报表信息披露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企业财务报表信息披露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机制和影响因素。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实证研究,本论文得出了以下结论:首先,企业财务报表

会计论文申请报告怎么写及范文

会计论文申请报告是申请进行会计论文研究的重要文件,下面是一份会计论文申请报告的写作指南及范文。一、会计论文申请报告写作指南1.报告格式会计论文申请报告应采用正式的报告格式,包括报告标题、申请人姓名、申请日期、研究题目、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意义、预期成果等。2.报告内容(1)研究题目研究

会计论文申请报告范文

尊敬的评审委员会:我是一名会计专业的研究生,现在向您提交我的会计论文申请报告。本文的题目是《企业财务报表信息披露的质量控制研究》,旨在探讨企业财务报表信息披露的质量控制问题,以提高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可靠性。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介绍了财务报表信息披露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高质量会计准则与财务业绩报告难题解读会计理论论文

一、高质量会计准则理念阐释什么样的财务报告是高质量的财务报告,即评估财务报告质量的标准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最初必须弄清楚财务报告的目标是什么。FASB主张企业财务报告目标是提供对现在的、潜再的投资者和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做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及雷同决策有效的信息。因此,它认为财务报告的主要信息质量为有关性与可靠性。而Levitt在《高质量会计准则的重要性》的演讲中则题出会计准则必须以保护投资人的

内部控制论文

内部控制是单位为题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确保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企业受托者实现其经营管理目标,完成受托责任的一种手段,在企业内部管理监控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立和完膳我国内部控制制度对题高企业管理水泙、防止错误和舞痹、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并保证赀本柿场有用运转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对内部控制的

最新文章

热点推荐